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8.3《明治维新》课时作业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8.3《明治维新》课时作业及答案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3·杭州高二检测)19世纪70年代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 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
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2.(2013·济宁高二检测)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这一措施主要是针对()
A.幕府将军
B.大名
C.新兴地主
D.武士
3.“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4.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
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

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5.(2013·潍坊高二检测)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教育
C.实行征兵制
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
6.明治政府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A.废除身份制度实行形式上的平等
B.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
C.殖产兴业
D.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7.(2013·上海高二检测)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

”这最能说明()
A.日本实行义务兵役制
B.日本以武士道精神来教育熏染军队
C.日本实行募兵制
D.日本积极准备对外扩张
8.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二、非选择题
9.(2012·昆明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初期“连年不收,上下饥弊”“不种多年,内外俱窘”。

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颁布了诏令,“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

——《魏书·食货志》材料二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北魏太和九年颁布法令的内容及影响。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土地改革措施及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赫尔岑是俄国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由于政见的原因,他多次被政府逮捕,被流放。

1847年,他又被沙皇尼古拉一世放逐国外,在伦敦,他创办了俄国历史上最具影响的民主主义报纸。

据说亚历山大二世就是该报忠实的读者。

因为他可以从中获知很多官方报告中无从得知的消息。

材料二明治维新时代的报纸,大多与统治阶层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是不同派别政论交锋的舞台。

原日本《朝日新闻》总编中马清福曾经说过:“日本任何报社都有一个共同点:在编辑部门里以政治部为顶点
建立等级结构。

”换言之,政治部是日本各报社的核心部分。

日本报界一直保持着对国内政局变动和政治斗争异乎寻常的兴趣和敏感,许多专职记者毕生奉行着对政治家“紧密跟随”“早晚坚守”的采访手段。

请回答:
(1)赫尔岑的政治主张是什么?报纸对亚历山大二世有哪些影响?他又是如何利用报纸推进改革的?
(2)结合材料二说明明治维新对日本报纸有什么影响。

这一时期日本报纸有何特点?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19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2.【解析】选B。

幕府时代各藩的实际控制者为大名阶层,废藩针对的是大名,故答案为B。

【规律方法】选择题的首选——排除法
(1)方法简介:排除法就是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去掉,进而得出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

(2)基本技巧:①排“误”法。

有的选项明显错误或不准确,或是不符合史实,或是以偏概全甚至过于绝对,这样的选项可以直接排除,
以缩小思考范围。

②排“正”法。

有些选择题要求选出错误、不正确、不准确和不符合史实的选项,此类选择题用排“正”法,把说法正确的排除即可。

③排“异”法。

有的选项虽然说法正确,但明显和题干规定的要求相异,甚至毫无关系,要准确理解题干要求,把相异的选项排除掉。

④混“排”法。

对比较复杂的选择题,有时候用一种方法很难确定答案,这就需要混合运用以上三种方法。

3.【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可知,反映的是有关工业方面的政策,故A、
C、D都与材料内容不符。

4.【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各国土地政策。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日本明治维新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废除土地私有制的只能是十月革命。

5.【解析】选B。

科技进步与人才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而这都依赖教育才能实现,故选B。

6.【解析】选D。

“文明开化”政策的实质即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来改造日本的封建文化。

7.【解析】选A。

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阅读分析材料,抓住关键信息“有国则有兵备”和“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可作出判断。

8.【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
较分析能力。

俄国只废除了农奴制,沙皇的专制统治依然存在,所以B、C错误;改革前两国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通过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所以D错误;其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故选A。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第(1)题,由材料一“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其民调”可知是关于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内容。

至于影响,要结合第一问,从农民拥有土地后的积极影响回答。

第(2)题,由材料信息“改正地税”“地契”“地税”等,并结合明治维新关于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内容回答。

至于影响,要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回答。

答案:(1)内容:实行均田制,政府把荒地、无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调。

影响: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增加了国家税收,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措施: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改革地税。

影响:开始确立近代土地制度,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解题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第(1)题中第一问,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分析回答;第二问根据材料“亚历山大二世就是该报忠实的读者”回答;第三问依据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即可回答。

第(2)题,第一问结合日本明治维新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根据资本主义制度民主自由原则和报刊业发展组织回答;第二问根据材料内容“明治维新时代的报纸,大多与统治阶层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回答。

答案:(1)主张:反对沙皇专制统治,要求废除农奴制度,无条件地给予农民土地,鼓吹农民的解放。

影响:通过报纸使亚历山大二世了解很多信息,促使亚历山大二世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行改革。

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吸取经验教训,利用报纸公开讨论,借助舆论力
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

(2)影响:日本明治维新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解放了新闻界,言论自由也为各种不同的政治力量找到了阵地,各种政治力量纷纷插手报业。

特点:明治维新时代的报纸,大多与统治阶层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关注政治,是不同派别政论交锋的舞台。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