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2.1 巴黎和会(共23张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2.1 巴黎和会(共23张PPT)优质课件
1914年,奥匈帝国正是在这一天得到德黎和会的召开
二. 主要与会国的意图 三. 巴黎和会上的争夺与勾结
四. 巴黎和会的内容
1.《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 2.对奥、保、匈、土 和约
凡尔赛体系
3.建立国际联盟
五. 巴黎和会的性质
分赃会议
战前列强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继续
【问题探究】
中国作为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不能收回 山东主权的原因?
(1)日本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夺取的德国 在山东的权益,在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 中得以承认。 (2)英法方面,与日本缔结秘密协定,支持日 本。 (3)美国方面,虽不愿日本独占中国,但是没 有坚定地支持中国。 (4)中国方面,由于国力较弱,中国代表发言 未引起重视,体现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美国总统威尔逊。博学多才,工 于辞令,手拿十四点原则,人称 “百灵鸟”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老谋深 算,能言善辩。被称为“狡猾 的狐狸”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78岁高龄, 政治手段狠毒,发言咄咄逼人, 曾以18次倒阁成功而著称。外 号“老虎总理”
意大利首相奥兰 多,对意大利利 益有关的问题谈 起来滔滔不绝, 对其他问题少开
尊口.(“无足 轻重的伙伴”)
1
中 国 代 表 顾 维 钧 —— 中 国 近 现 代 历史上最年轻的使节,据理力争, 态度坚决。
日本代表牧野——对涉及东 亚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 对欧洲事务漠不关心。 (“沉默的小伙伴”)
11
二、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大国的意图
国家 美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战后实力
②英美:支持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
给 日本 。 3.影响:引发 五四运动 ,参加和会的中国
代表拒绝签字。
四. 巴黎和会的内容
《凡尔赛和约》 1.背景
(1)帝国主义列强经过激烈争吵,拟
定了 对德和约 草案。
(2)列强以重新发动进攻相威胁,迫 使德国于 1919年6月签约。
内容
罪责 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争夺表现:
1.焦点问题:如何处理 德国 。
2.表现:
①法国:严厉制裁和肢解德国,收回阿尔 萨斯—洛林;
②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并得到
美国 支持;
③英美:反对法国肢解德国的计划,但
表示一旦法国遭德国进攻,将援助 法国。
▲勾结
1.焦点问题: 山东 问题
2.表现:
①日本:企图攫取中国山东;
②中国:坚决要求收回山东;
1.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 和会之外的原因
(1)苏俄被看作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最大 政治敌人,是帝国主义封锁和准备加以颠覆 的对象,所以不允许它参加这次会议。
(2)德、奥等战败国是被宰割的对象,对它 们的宰割过程由于大国之间的争夺而变得十 分复杂,而让战败国参加会议,会使战败国 从中添乱,所以要将其排斥在外。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1919 ----- 1939)
第一课 巴 黎 和 会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凡尔赛会议构建帝国主 义和平体系的史实。 2.剖析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和不 稳定性。
1.重点:列强出席会议的图谋、 《凡尔赛和约》的核心内容及 评价。 2.难点:对《凡尔赛和约》若 干内容的理解及评价。
(3)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和会的 性质。
名义上是一次和平会议,实质上是帝国主义战胜 国按照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1919年的德意志共和国
归还丹麦
但泽
“波兰走廊”
13 10 减少 归还波%兰领的地土区和 %人口 !
德国
波兰
莱茵地区
萨尔区
阿尔萨斯 和洛林
1914年德意志帝国
【问题探究】
① 帝国主义 国家之间的矛盾暂时得 到解决;②新的 国际关系 体系逐步建
立,世界暂时得到和平。
(2)局限性:
由于对德国的严厉制裁,也使和约在
国际关系 的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
恶的种子。
【问题探究】——《凡尔赛和约》的 性质及矛盾
史料一
史料二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 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 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 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 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 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 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 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五四运动》
思考并回答
(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从深层次反映了 什么矛盾?
《凡尔赛和约》因给德国带来极大危害和屈辱, 激起了德国复仇主义情绪。凡尔赛体系下战胜的 协约国与战败的同盟国之间的矛盾。
(2)史料二中事件由何问题引发?该问题从深 层次反映了什么矛盾?
中国山东问题(或中国代表要求收回山东的权益 遭拒绝)。凡尔赛体系下半殖民地国家与战胜的协 约国之间的矛盾。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召开。
巴黎和会上的“巧合”
◇举办和会的地点——凡尔赛宫 1871年,德国人正是在此地举行了德意志帝国统一的仪式。
◇《凡尔赛和约》签字的地点——凡尔赛宫镜厅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正是在此地加冕成为德意志
帝国皇帝。 ◇会议正式召开的时间——1月18日
1871年,德国人正是在这一时间举行了德意志帝国统一的 仪式。 ◇会议结束和签字的时间——6月28日
大发战争横财; 最大债权国
经济衰退; 仍为第一军事强国
经济衰退; 陆军强国
经济危机
参加会议的目标
称霸世界
维持殖民优势,削弱德海军; 保持“势力均衡”(欧洲霸主)
获取割地赔款,彻底削弱德国 (欧陆霸主) 扩大领土
日本
实力上升; 尚难抗衡
把从德手中夺取的利益合法化
三、巴黎和会上的争夺和勾结
在_处__理__德__国__问题上激烈争夺 在_中__国__山__东__问题上相互勾结
重新划定德国的疆界,通过割地、军事占领、 领土 承认独立等形式改变了德国的领土现状
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军队人数、 军事 武器装备都受到限制
当时未制定赔款总数,德国先偿付价值200 赔款 亿金马克的物资,并承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
殖民地 由几个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
3.评价
(1)进步性:
本课小结:
一、巴黎和会召开
(1)背景:在列强之间矛盾重重的背景下召开 的,
(2)目的:清算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 力范围,按新的力量对比建立战后资本主义国际 经济、政治新秩序。
(3)召开: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 凡尔赛宫 正
式开幕。
(4)参加国:27个国家,德、奥等战败国和苏 俄无资格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