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代码:02793一, 名词解释题1.中位数: 将资料所有观测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处于最中间的数.2.I型错误:是拒绝H0时犯下的错误,其错误是把真实差异错叛为非真实差异3.总体: 是由研究目的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个体总和.4.参数: 是指由总体计算的特征数.5.相关分析: 即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共同受到另外因素的影响.6.回归分析: 即一个变量的变化受到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影响.7.精确性: 是重复观测值之间彼此接近的程度.8.显著水平: 是检验无效假设的水准. 但另一方面它也是进行检验时犯错误概率大小.9.随机单位组设计: 它的原理与配对设计类似, 抽每一头试验动物具有相等的机会, 接受任一处理而不受人为影响.10.统计量: 由样本计算的特征数.11.准确性: 是观察值与真实值间的接近程度.12.随机误差: 是由试验中许多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试验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产生的误差, 是不可避免的.13.系统误差: 是由于试验处理以外的其它条件明显不一致所产生的带有倾向性的偏差.14.样本: 是在总体中进行抽样, 从中抽取的部分个体.15.众数: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观测值或次数最多的一组中值.16.样本标准差:统计学中样本平方差S A2的平方根17.试验处理: 在一项试验中, 同一条件下所做的试验称为一个处理.18.几何平均数: 几个观测值相乘之积开n 次方所得的方根称为几何平均数.19.顺序抽样法:是将有限总体内所有个体编号,然后按照一定顺序每隔一定的数目,均匀抽出一个个体,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20.试验指标: 用来平衡量试验效果的量.21.随机抽样法:是将总体内所有的个体编号,然后采取抽签,拈阄或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部分个体取出而做为样本进行调查.22.小概率原理: 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实际不可能发生的原理.23.重复:在试验中,同一处理内设置的动物数量,称为重复.24.局部控制:在试验设计时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控制和减少非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25.算术平均数: 资料中各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个数所得的商.26.变异系数:是标准差相对平均数的百分数,用CV表示.27.11型错误:在接受H0时犯下的错误,其错误是把真实差异错判为非真实差异.28.因素水平: 每个试验因素的不同状态(处理的某种特定状态或数量上的差别)称为因素水平.29.配对设计: 是指将条件一致的两头动物酿成对子, 然后采取随机的方法在同一对子内两头动物进行分配处理.30.试验处理: 指对受试对象给予的某种外部干预或措施, 是试验中实施的因子水平的一个组合.31.调和平均数: 资料中各观测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称调和平均数.32.效应: 是指因素对某试验指标所起的增进或减退的作用.33.顺序抽样: 它是按某种既定顺序从总体(有限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构成样本.34.独立性检验: 判断二项, 多项分部计数资料两类因子相关性或独立性的显著性检验方法.35.适合性检验: 是判断实际观察的属性分配是否符合已知属性分配的理论或学说的一种检验方法.36.单因素试验: 在试验中所考虑的因素只有一个时, 称为单因素试验.37.局部控制: 在试验时采取一定的技术, 措施或方法来控制或降低试验因在各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38.分等按比例随机抽样: 先按某些特征或变异原因将抽样总体分成基于等次在各等次内按其占总体的的比例随机投篮各等次的样本, 然后将各等次抽取的样本合并在一起即为整个调查样本.39、随机群组抽样: 是把总体划分成若干个群组, 然后以群组为单位随机抽样.40、完全随机设计: 根据试验处理数将全部供试验动物随机的分成若干组然后再按组实施不同处理的设计.二、单项选择题1、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是(1 )。
①X ij = a + a i+ e ij ②X ij =卩+ a i ③X i =卩+ a i + P j + e ij ④X j = a i + e j2、.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一定有(1 )①SS T=SS t +SSe②SS t > SSe ③SS t =SSe ④SS t<SSe3、一元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3)。
①只能用t检验②只能用F检验③两者均可④两者均不可4、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一定有(1 )①df T =df t +dfe ② df T ^df t +dfe③df T =df t ④df t= df e5、简单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2 )① -1<r<+1 ②-1 w r w +1③OW r < +16、相关系数( 2 )可能有单位可能无单位7、.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 , 一定有( 2 )① MS t >MSe ②MS T ^MS t + MSe③MS T = MS t + MSe④MS t <MSe8、生物统计学创始人的是( 4 )① K.Pearson② W.S.Gosset③ R.A.Fisher ④ F.Galton9、提出了F 分布并创立了方差分析理论的是(3)① K.Pearson② W.S.Gosset③ R.A.Fisher ④ F.Galton 10、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1 )① dfe=N —k ②dfe = k — 1 =N 11、在一元线性回归关系的检验中,回归平方和的计算式是( 2)① b 2SSy ② b 2SSx ③ bSSx t 检验中,设每组有 15 个观测值,则 df =14、 在非配对试验两样本均数的 t 检验中,设每组有n 个观测值,则df =( 4)④-1 w r w 0①有单位②无单位 ③有时有单位有时无单位 ④③dfe=N — 1 ④ d f e④ S Pxy12 、在非配对试验两样本均数的 ①14②29③2813、离均差平方和为 ( 2)①大于 0 ②最小 ③0④30④小于 0 3)①n—1 ②2n—1 ③n ④2n—215、在计算标准差时,在各变数上同时减去一个常数a,则标准差(1 )①不变②扩大a倍③缩小a倍④减去a16、在计算标准差时,在各变数上同时加上一个常数a,则标准差(1 )①不变②扩大a 倍③缩小a 倍④加上a17、在计算标准差时,在各变数上同时乘以一个不为0的常数a,则标准差(2 )。
①不变②扩大a 倍③缩小a 倍④加上a18、在计算标准差时,在各变数上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常数a,则标准差( 3 )。
①不变②扩大a 倍③缩小a 倍④减去a19、复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2 )©( -1,+1) 笑(0,+1) ③(-1,0) ④任何实数20、在随机单位组设计中一定有( 3 )①处理数=重复数②处理数工重复数③处理数=区组容量④处理数工区组容量21、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3 )①df t =N-k②df t =N- 1③df t = k- 1 ④df t = k22、在适合性X2检验中,设质性分类数为k,样本含量为N,则df= (1 )①k-1 ②N-1③(k-1)(n-1) ④ k23、在非配对试验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设每组有12个观测值,则df =( 1 )①22 ②11 ③23 ④2424、随机分组三样本均数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是( 2)①t检验②F检验③t检验或F检验④X2检验25、样本回归系数b 的总体参数是( 1 )① B ②卩③P ④b26、对同一样本,分别取以下显著水平,犯I 型错误概率最小的是( 3 )®a= 0.05@a= 0.01 @a= 0.001 @a = 0.1027、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 3 )①距直线的纵间距离相等②距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③距直线的纵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④距直线的纵间距离的平方和最大28、下列可取负值的是( 1 )①SP xy ② SSx ③S Sy ④SS R29、在适合性X2检验中,设质性分类数为k,样本含量为N,则df= ( 1 )① k-1 ② N-1 ③(k-1)(n-1) ④ k30、表示抽样误差大小用( 2 )①平均数②标准误③变异系数④标准差31、在配对试验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设每组有n个观测值,则df = ( 1 )①n—1②2n—1③n④2n—232、离均差之和为( 1 )① 0 ②最小③大于0 ④小于033、在两因素无重复的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2 )①MS A =MS B②MS T HMS A +MS B+MS C③MS T =MS A +MS B+MSe ④MS A^MS B34、下列恒取正值的是( 1 )①SSx ②b ③SPxy ④r35、观测值与( )之间的接近程度,叫准确性。
( 2 )①观测值②真值③算术平均数④标准差36、在独立性x2检验中,设有R行C列,则df= ( )o ( 2 )©( R-l)-(C-l) S R—l) (C-l)3( R-l) + (C-l) R-l)37、下列可取负值的是( 2 )①SS y ② SPxy③SSx ④SS38、在两因素无重复的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1 )① df T=df A+df B+dfe ②df A=df B③ df A >df B④df A ^df B39、随机单位组设计要求( 1 )①单位组内试验单位同质②单位组间试验单位同质③单位组内和单位组间试验单位均同质④单位组内和单位组间试验单位均不同质40、调和平均数H=( 2 )①1/(1/X 1 + 1/X2 +…+1/X n)②n/(1/x 1+I/X2+…+1/X n)③(1/x 1+1/X2+…+1/X n)/n④(x1+x2+ … +x n)/n41、某样本均数为6.0 ,标准差为0.3 ,则变异系数为(2 )①5 0%②5%③10%④40%42、提出x $检验的是(1 )① K.Pearson ② W.S.Gosset③ R.A.Fisher ④ F.Galton43、. 下列四种抽样法中,抽样误差最小的是( 3 )①随机抽样法②顺序抽样法③分等按比例抽样法④群组抽样法44、决定相关系数方向的是(3 )①SSx ②SSy③SPxy ④S45、对同一样本,分别取以下显著水平,犯II 型错误概率最小的是(4)®a= 0.001@a= 0.01 @a= 0.05 @a = 0.1046 、提出t 检验的是(2 )① K . Pearson ② W. S . Gosset③ R.A.Fisher ④ F.Galton47、在进行一个有5个处理的对比试验,若采用拉丁方设计,则用(3)安排试验。
①3 X 3拉丁方② 4X4拉丁方③5X 5拉丁方④6 X 6拉丁方48、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b的计算式是(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