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开课单位:金融系授课对象:金融本科使用教材:陈学彬,《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时与学分:54学时,3学分课时具体分配内容课时内容课时第一篇?金融体系 22 第七章?时间价值与现金流贴现分析 6 第一章?金融体系概述 2 第三篇?宏观金融运行 22 第二章?金融资产(包含实验教学?货币市场票据贴现业务?实验操作等练习内容) 6 第八章?货币需求 4 第三章?金融机构(包含实践教学?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实验操作等练习内容) 6 第九章?货币供给 4 第四章?金融市场(包含实践教学?证券投资业务和国际结算业务??等练习内容) 6 第十章?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 6 第五章?金融制度 2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包含实践教学?同业拆借业务、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运作等练习内容) 4 第二篇?微观金融运行 10 第十二章?通货膨胀与紧缩 4 第六章?利息与理论4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作为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了解基本金融理论,理解现实金融现象,为金融专业课及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便于各门课程的融会贯通。

教学要求:1、学生要具有基本的经济学知识,本课程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为铺垫。

2、教师要讲清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学生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3、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具有理解和解决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

4、本课程分金融体系、微观金融运行、宏观金融运行三个部分展开内容,金融体系是重点,微观金融运行是难点。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金融体系概述学时:第1周,共2学时教学目的:金融体系是金融运行的基础,完善的金融体系是其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

因此,我们在学习金融课程之初,分析金融运行之前,首先应该讨论金融体系。

从而为第二、三篇分析金融运行奠定必要的金融体系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了解金融体系的涵义,功能,分析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金融体系功能的有效发挥的制约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金融体系是由各构成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不同的要素组合构成不同的金融体系,各构成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每一要素功能的有效发挥都以相关要素的协调一致为前提. 教学内容第一节金融体系及其功能一、金融体系二、金融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四、金融体系的功能第二节金融体系的构成一、融体系的构成要素二、金融资产与金融工具:交易对象三、金融机构:交易中介四、金融市场:交易场所五、金融制度:交易规则第三节金融体系的演变一、金融创新的背景二、金融创新的主要理论三、金融创新的作用(双刃剑)四、金融创新的种类五、金融国际化趋势思考题:1、金融制度创新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作用有哪些?2、直接融资有哪些优、缺点?3、金融体系有哪些基本功能?4、简述"约束引致创新假说" 的主要观点:5、简述"规避创新假说:" 的主要观点:6、简述"交易费用创新假说:" 的主要观点:7、试述金融创新的种类8、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本章参考文献 1.陈野华,《西方货币金融学新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张亦春:《现代金融市场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3.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二章金融资产学时:2~3周,共6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金融资产的种类及其创新金融资产形态的演进、金融资产的特性等总体上有所了解,使学生掌握各种金融资产的种类、特性与功能等教学重点:货币资产;信用资产;权益资产;衍生工具种类、特性与功能等教学难点:衍生工具的功能教学内容第一节金融资产概述一、金融资产二、金融资产的特性三、金融资产的基本种类及创新种类第二节货币资产一、货币的三大基本职能二、货币的种类三、货币的计量第三节信用资产一、信用与信用资产二、商业票据三、银行票据四、贷款五、债券第四节权益资产一、股票的基本特性二、股票的种类第五节金融衍生资产一、金融期货二、金融期权三、金融互换思考题:1、债券主要有哪些类型?2、与其它方式相比,商业票据融资有何特点?3、简述股票的种类及各种股票的特征4、简述金融期货、金融期权、货币互换的基本类型5、法博齐和莫迪利亚尼(1998)认为,金融资产具有哪些特殊性质?6、简述金融资产的创新种类7、货币逐步演变、形成了哪些种类?本章参考文献 1. Amram M,Kulatilaka N.Real Options:Managing Strategic Investmentin an Uncertain World.Boston,Mas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9 2. 叶永刚:《国际金融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 曹凤岐、贾春新:《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王松奇:《金融学》(第二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第三章金融机构学时:4~5周,共6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具体了解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金融机构的特征和金融机构的分类。

使学生掌握金融机构脆弱性的内在和外在根源,分析我国金融机构脆弱性的表现,并能运用相关原理分析防范我国金融机构脆弱性的建议。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难点:金融机构的功能和分类三、教学内容:第一节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一、缺少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和成本二、存在金融机构带来的收益三、金融机构的收益及效应第二节金融机构的功能一、金融机构的特殊功能二、金融机构功能的变化第三节金融机构的组织体系一、家管理性金融机构二、政策性金融机构三、商业性金融机构四、国际金融机构复习思考题 1 金融机构体系有哪些模式? 2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3 金融机构的出现如何减少了借贷双方的交易成本 4 论述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5 金融机构有那些特殊职能 6 金融机构有那些基本职能 7 简述存款型金融机构 8 简述投资型金融机构 9 简述我国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10 论述金融机构脆弱性产生的内在和外在原因第四章金融市场学时:5~6周,共6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具体了解金融市场的组织,功能,结构和效率。

使学生能运用相关原理分析金融市场运行效率的关键是降低交易成本,市场发育程度,市场组织,市场结构,交易成本和信息是影响金融市场效率的重要因素。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金融市场的功能与组织结构难点:金融市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三、教学内容:第一节金融市场组织和功能一、金融市场的组织二、金融市场的功能第二节金融市场的结构一、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二、内市场、场外市场和影子市场三、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四、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五、其他金融市场第二节金融市场效率一、市场效率的含义和分类二、影响市场效率的因素复习思考题 1、简述金融市场的分类 2、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3、试述我国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的重要意义 4、简述货币市场的种类 5、简述证券交易的四种方式 6、简述证券交易所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7、什么叫二板市场,有何功能 8、如何发挥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第五章金融制度学时:7周,共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讨论金融制度的概念功能及其在维护金融体系的良性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货币制度汇率制度的介绍,让学生们加深对特殊金融制度的了解,明白二者的重要性;通过讨论金融管制与自由化,帮助学生们对金融管制的必要性与适度原则及金融深化方向的了解。

教学重点:1、金融制度的概念功能及其作用 2、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演变教学难点:1、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演变 2、汇率制度的演变教学内容:第一节金融制度及其特征一、制度与次序(一)次序与经济活动(二)制度的构成二、金融制度及其功能(一)金融制度的含义(二)现代金融制度的一般结构(三)金融制度的功能第二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定义及其主要内容(一)货币制度定义(二)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二、货币制度的演变(一)银本位制度(二)复本位制度(三)金本位制度三、货币制度的稳定条件第三节国际货币制度与汇率制度一、国际货币制度二、汇率制度(一)汇率制度的分类(二)汇率制度的演变(三)浮动汇率制度与固定汇率制度的比较第四节金融管制与金融自由化一、金融管制二、金融自由化(一)金融深化与金融自由化(二)金融自由化内容(三)金融自由化次序思考题: 1、金融制度的功能是什么?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其稳定基础是什么? 3、如何评价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 4、金融监管是金融抑制吗? 5、如何理解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系统资源配置的关系?本章参考文献: 1、安妮克鲁埃格《汇率决定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0 2、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中国香港三联书社 1997 3、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4、陈野华《西方货币金融学的新发展》西南财大出版社 2001 5、黄达《货币流通银行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6、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第六章利率及利率学时:8~9周,共 4学时教学目的:通过讨论与货币时间价值相关的利息与利率概念,以及学习西方利率理论的演变,让学生们在掌握了基础概念之上西方利率理论的产生构成及其演变过程。

教学重点:1、利率和利息概念及计算 2、西方利率理论的演变教学难点:1、名义利落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2、利息的计算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利息与利率一、利息与利率的定义(一)利息(二)利率二、利率的种类(一)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二)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三)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第二节利率理论一、古典利率理论(一)庞巴维克的迂回生产决定说(二)马歇尔的等待与资本收益说(三)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学说(四)费雪的时间偏好与投资机会说二、可贷资金理论(一)可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的构成(二)债券的需求与供给曲线(三)债券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四)供求分析(五)影响均衡利率变化的因素分析三、凯恩斯的利率理论(一)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二)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三)均衡利率的变化(四)流动性陷阱对利率的影响(五)弗里徳曼"三效应"学说四、IS-LM模型分析的利率理论思考题: 1、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 3、简述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 4、为什么说IS-LM分析的利率理论是一种一般均衡的利率理论? 5、利率变动对一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利率变动影响经济主要渠道有哪些? 6、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看法本章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2、陈野华《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西南财大出版社 2001 3、戴国强《货币银行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黄达《货币银行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第七章货币时间价值与现金流贴现分析学时:第9~10周,共6学时教学目的:货币时间价值是微观金融分析和决策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现金流贴现分析微观金融分析和决策的基本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