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浅析毕业论文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浅析毕业论文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浅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浅析*名:**学号:***********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班级:思想政治教育2008级本科班指导教师:左秀柒(副教授)完成时间:2012年05月15日毕节学院教务处制毕节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注:本表一式四份,两份用于装订完整文本,两份装入学生资料袋。

毕节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学生诚信声明书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浅析》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论文中所引用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加以说明;对本文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如果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情况,本人愿承担全部责任。

论文(设计)作者:穆俊(签字)时间: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字)时间:年月日毕节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本毕业论文(设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浅析》是本人在校期间所完成学业的组成部分,是在毕节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设计)工作的知识产权属于毕节学院。

本人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毕节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网页制作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无论做何种处理,必须尊重本人的著作权,署明本人姓名。

未经指导教师和毕节学院同意,本人不擅自发表毕业论文(设计)相关研究内容或利用毕业论文(设计)从事开发和盈利性活动。

毕业后若发表毕业论文(设计)中的研究成果,需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作者第一单位署名应为“毕节学院”,成果发表时本人工作(学习)单位可以在备注中注明。

论文(设计)作者:穆俊(签字)时间: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字)时间:年月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浅析作者姓名:穆俊专业班级:08思政学号:01110801015 指导教师:左秀柒摘要: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长期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国民都能享受包括养老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制度发展的主要体现。

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全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环节。

如何在农村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也是关键和核心。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经济;文化;思想观念The rural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construction analysedCandidate: Mu Jun Maj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level 2008 Student No.: 01110801015 Advisor: ZUO Xiu-QiAbstract:Endowment insurance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et up perfect and long-term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let people can enjoy including endowment insuranc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t is a country the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democratic system development mainly. In all the social scope set up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s a long term project; Build system of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as a major part of the project. How to establish long-term effective in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and is in all the social scope to build system of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premise, also is the key and core.Key words:System of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Building; Economy; Culture; ideas目录引言 (1)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困难 (1)(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管理体制不健全 (1)(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太小且覆盖对象有缺陷,有的地方甚至根本没有相应的养老措施 (2)(三)农村养老难于完全依赖土地保障,但是土地对于有的农民来说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2)(四)资金筹集与基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农保资金现有的保值增值渠道亟待拓宽 (2)(五)部门设立不齐全、工作方式不规范和宣传力度不够 (3)(六)贫富差距过大 (3)(七)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没有转变过来 (3)二、部分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 (4)(一)德国 (4)(二)日本 (4)(三)法国 (4)三、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 (4)(一)从立法和政策上加强制度建设 (4)(二)增加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和覆盖对象 (5)(三)转变传统的养老方式、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5)(四)创造性地开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资管道 (5)(五)加大政策宣传、规范政府部门建制和工作方式 (5)(六)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农民收入 (6)(七)提高农民素质、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6)四、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6)(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6)(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运行发展 (6)(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7)(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具体体现 (7)参考文献 (8)致谢 (9)引言2009年6月2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为贯彻此次会议精神,从2009年至今,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先后开始推行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工程,需要政府的大力的扶持,社会的鼎力支持,也需要农民自身的努力。

我国在多年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探索过程中已经积累出了许多可取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这主要体现在政府近年来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尝试和相关政策中。

但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众多、农村面积广阔等现实状况,社会养老保险的进程受到了制约。

就中国目前形势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惠及全国人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势在必行了。

它不仅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的体现。

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目前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困难。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困难(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管理体制不健全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了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1】。

由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涵义可以看出,其行为是由政府主导的,这就需要法律在相关方面有依据作为保障;但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多数是以政策、通知和会议的方式确立的,但缺少法律上的规定。

尤其是在管理和运行方面,缺少规范化的法律措施,以至于实施起来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是一项操作难度性大、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需要财务、会计、计算机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专业的人才队伍,从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部门和人员队伍就更加的不健全【2】。

在习水县2011年“新农保”的实施过程中,各乡镇仅仅依靠几个临时的“劳保员”来完成这项工作量大、难度高的工作,人员上远远不够,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操作不规范,出现大量的返工现象。

而负责“新农保”的乡劳保所则把登记工作交由村委会具体操作,自己坐等数据。

村委会只能组织村民队长完成工作,这样既不规范,数据也严重失真。

而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一个乡镇中,而是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太小且覆盖对象有缺陷,有的地方甚至根本没有相应的养老措施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居住在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3】,而这其中并不包括常年在城市务工但又无法定居城市农民工;我所在的习水县所属乡镇的农村,以前全都没有相关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措施。

直到2011年10月才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开始在全县推行。

在此之前,各地区大多是以试点的方式在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样,不仅覆盖的范围很有限,而且现在农村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对于这样的一大部分人来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没有覆盖的。

而迟早有一天,他们会结束打工的日子回到农村。

从而不得不考虑到这一部分人的养老问题。

但现在要把他们纳入这一体系中难度较大。

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使得农村社会保险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老年人口规模大,养老负担过重。

加之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不能维持普通家庭成员养老所需的要求。

(三)农村养老难于完全依赖土地保障,但是土地对于有的农民来说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有资料反映,从1978年到1998年,全国农民从第一产业收入比重由91.5%下降到57.2%,其中纯农业收入仅占42.9%[4]。

可见,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在逐渐降低。

土地也不能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农村土地问题出现了两个方面的极端:一方面,农村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大量土地变为荒地,无人经管;土地由于各种因素被流失;另一方面,留守老人在家中“啃土地”,尽管已经无力经营了,但仍旧不舍得放下土地。

还在那一亩三分地上脸朝黄土背朝天。

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以后农民养老保险完全依赖于土地已经是不可能了。

而土地又是农民仅有的生产资料。

大量外出务工的失地农民将成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过程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5】。

(四)资金筹集与基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农保资金现有的保值增值渠道亟待拓宽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管理养老基金的部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于2011年12月份表示:“由地方管理的基本养老基金,由于只能存入财政专户,存在银行,扣除通货膨胀率,十年年均收益率为负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