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 高考生物知识真题汇总之选择题专练

2020 高考生物知识真题汇总之选择题专练

选择题专练A组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C)A.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有些脂质可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B.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可维持细胞渗透压C.生物膜上的蛋白质与物质交换有关,而与生物催化作用无关D.胡萝卜韧皮部细胞无叶绿体,但韧皮部细胞可培养出含叶绿体的个体[解析]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有些脂质(如胆固醇)可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可以调节细胞内的环境,维持细胞渗透压;生物膜上的蛋白质也可能与生物催化有关,如线粒体内膜上的有氧呼吸酶;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具有全能性,经培养可发育为含叶绿体的个体。

2.下列与生物学实验或调查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A.配制斐林试剂时加入氢氧化钠是为硫酸铜与还原糖反应提供碱性环境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再换高倍镜C.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最好选择白化病等单基因遗传病D.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要设置空白对照[解析]配制斐林试剂时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得到氢氧化铜溶液;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只用低倍镜;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白化病等;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不一定要设置空白对照,但要做重复实验。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B)A.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B.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C.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D.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有多种,但是每一种生物只能位于一个营养级[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如太阳能)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同一种生物也可以位于多个营养级。

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因生物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的下降而减小D.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中一定有生殖隔离,而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解析]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决定于生物所处的具体环境;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进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的下降而增大;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

5.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D)A.一对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夫妇,所生的女儿不一定患病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病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C.某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则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卵细胞异常D.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是9/19[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亲患病,其女儿一定患病。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病因是基因突变。

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母亲患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一定是父亲遗传给孩子一个带正常基因的X染色体,是精子异常。

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为A)的发病率为19%,则aa的基因型频率=81%,所以a的基因频率=81%=9/10,A的基因频率=1/10,因此AA=1/10×1/10=1%,Aa=1/10×9/10× 2=18%,妻子患病,则妻子基因型为Aa的概率=18%/(1%+18%)=18/19,丈夫正常,则基因型为aa,所以子女不患该病(aa)的概率为18/19×1/2=9/19。

6.在探究植物激素对某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中,科学家检测到某一时期茎中生长素和乙烯两种激素的含量与茎段生长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图中a、b两个时刻,生长素含量及作用效果相同B.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C.茎的生长需要生长素和乙烯共同调节D.两种激素的合成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解析]分析图示可知:a、b两个时刻的生长素含量相同,但a点时能促进植物茎段的生长,b点时不再促进植物茎段的生长,因此作用效果不同;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如图中a点),会促进植物茎段合成乙烯,可见茎的生长需要生长素和乙烯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

B组1.如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A.属于有丝分裂过程的图是③④⑤B.细胞①的形成过程:④→③→⑤→②→⑥→①C.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D.图③④⑤⑥中都具有同源染色体[解析]①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为精细胞(或卵细胞);②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③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④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为正常体细胞;⑤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进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是有丝分裂后期;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进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和②细胞中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2.美国加州大学某教授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

下列推测合理的是(D)A.该成果中分解酒精的酶位于细胞质基质中B.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C.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解析]该成果中分解酒精的酶随着食物进入消化道分解酒精,A错误;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能被分解酒精的酶分解,B错误;纳米级小笼子不进入血液,直接进入消化道中分解酒精,C错误;纳米级小笼子可以防止消化道内蛋白酶将分解酒精的酶水解,D正确。

3.分泌蛋白Shh在人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由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Shh 基因控制合成,固醇类复合物是控制该基因转录过程所必需的。

分泌蛋白Shh合成后并没有生物活性,只有切除一部分氨基酸后,剩下的末端片段才有活性。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C)A.胆固醇摄入不足可能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B.分泌蛋白Shh发挥作用依赖于蛋白酶的修饰、加工C.固醇类复合物通过控制RNA聚合酶的活性来影响分泌蛋白Shh的合成D.某患者体内缺乏分泌蛋白Shh可能与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关[解析]由题意可知,胆固醇摄入不足会影响Shh基因的转录,进而影响分泌蛋白Shh 的合成。

最终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A合理;分泌蛋白Shh合成后需要切除一部分氨基酸后才有生物活性,说明分泌蛋白Shh发挥作用依赖于蛋白酶的修饰、加工,B合理;固醇类复合物通过控制转录过程来影响分泌蛋白Shh的合成,C不合理;某患者体内缺乏分泌蛋白Shh,可能与7号染色体上Shh基因所在的片段缺失有关,即与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关,D合理。

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

由此可以推测(D)A.Ⅲ片段上的基因只存在于男性体内,Ⅰ片段上的基因只存在于女性体内B.Ⅱ片段上的基因,遗传特点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相同C.Ⅰ片段上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D.同胞姐妹体内至少有一条X染色体相同[解析]男性体内也有X染色体,因此I片段上的基因也存在于男性体内,A错误;Ⅱ片段上的基因,其遗传也与性别相关,与常染色体遗传不完全相同,B错误;在女性体内有两条X染色体,I片段上的基因可存在等位基因,C错误;同胞姐妹体内来自父亲的X染色体是相同的,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正确。

5.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A.随机选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 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 n)/n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记个体数×重捕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解析]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求所有样方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估算数值,A项正确;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调查种群密度时一般用标志重捕法,B项正确;计数时与个体的大小和年龄无关,同种生物个体都应计入总数,C项正确;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个体数,D项错误。

6.红树林生态系统在防风固沙、全球碳循环及涵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太阳能属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成分B.碳元素从红树林中的输出只能依靠分解者的分解作用C.红树大量死亡则红树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下降,恢复力稳定性上升D.红树林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单一易受到病虫害影响而导致生态失衡[解析]太阳能属于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碳元素的输出依靠的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红树大量死亡,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下降;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大而不是物种单一。

C组1.研究表明,溶酶体可能是由经高尔基体加工过的水解酶被小泡包裹后在细胞内聚集形成的。

如果该观点正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溶酶体中的酶有些具有分解磷脂的功能B.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可能与核糖体有关C.溶酶体的膜成分应该与高尔基体相似D.溶酶体形成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解析]溶酶体是由水解酶被小泡包裹形成的,小泡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说明溶酶体中的酶不能分解磷脂,A错误;溶酶体膜上有蛋白质,其内部水解酶的化学本质也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有关,B正确;若题中观点正确则说明溶酶体的膜成分应该与高尔基体相似,溶酶体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C、D正确。

2.A 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A.ATP的合成一定需要酶,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供能B.ATP彻底水解后可得到DNA的基本组成单位C.人体成熟红细胞中ATP的产生速率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大致相等D.放能反应一般与A TP水解的反应相关联[解析]ATP的合成一定需要酶,酶的催化作用本身不需要ATP供能;ATP彻底水解后可得到一磷酸腺苷,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人体成熟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的速率与氧气无关;(其他物质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 TP合成的反应相关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