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押题练(一)1.细胞自噬,即细胞可以通过相关的细胞器清除自身内部的某些变性大分子,或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自噬基因的突变会导致某些疾病的产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自噬所需水解酶在溶酶体中合成B.细胞自噬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C.细胞自噬过程会发生在个体的胚胎发育阶段D.提高细胞自噬能力可治疗某些变性蛋白在细胞中堆积所引起的疾病解析:选A细胞自噬所需水解酶在核糖体中合成;自噬基因的突变会导致某些疾病的产生,说明细胞自噬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它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或入侵的病原体等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在个体的胚胎发育阶段也会出现细胞器衰老、损伤等;由于细胞自噬能清除细胞内由基因突变所产生的蛋白质,因此提高细胞的自噬能力可治疗由某些变性蛋白在细胞中堆积所引起的疾病。
2.真核细胞中的Z蛋白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Z 蛋白的mRNA降解。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Z蛋白在有丝分裂前期大量合成B.Z蛋白的合成会受到siRNA的影响C.siRNA会缩短细胞周期,可用于肿瘤的治疗D.siRNA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不相等解析:选B Z蛋白可促进DNA的复制,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的siRNA可以导致Z蛋白的mRNA降解,而Z蛋白是以mRNA为模板翻译产生的,因此Z蛋白的合成会受到siRNA的影响;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Z的mRNA降解,进而抑制DNA 的复制,使细胞分裂速度减慢,使得细胞周期变长;siRNA是一种双链RNA,该分子中碱基互补,即A =U,G=C,因此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同。
3.分别用相同光照强度的3种可见光照射同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CO2浓度下,测定各组叶片的CO2补偿点、CO2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各组呼吸速率相同且基本不变),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CO2补偿点指叶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外界环境中CO2浓度;CO2饱和点指叶片的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最低CO2浓度。
A.叶绿体中主要吸收蓝紫光的色素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B.环境CO2浓度为83.1 μmol·mol-1时,甲组实验中,植物叶绿体释放O2的量与线粒体消耗O2的量相等C.环境CO2浓度为1 174.9 μmol·mol-1时,影响甲、丙两组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不同D.由表格分析,三种光中不宜用黄光作为大棚栽培的补充光源解析:选C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在甲组实验中,当环境CO2浓度为83.1 μmol·mol-1时,植物处于CO2补偿点状态,即植物叶绿体释放O2的量与线粒体消耗O2的量相等;甲、丙两组植物的CO2饱和点均大于1 174.9 μmol·mol-1,所以当环境CO2浓度为1 174.9 μmol·mol -1时,影响甲、丙两组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都是CO浓度;据表可知利用黄光组实验,在相同的光照2强度下,其最大净光合速率较甲(红光)、丙(蓝光)两组小,所以三种光中不宜用黄光作为大棚栽培的补充光源。
4.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也是一种胺类激素。
该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但是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又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B.去甲肾上腺素经过扩散作用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C.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作用于突触前膜属于(负)反馈调节D.去甲肾上腺素经过体液只能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解析:选D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所以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过扩散作用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属于(负)反馈调节;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胺类激素,其经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但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5.美国白蛾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对农作物、果树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科学家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防治该害虫。
下列有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a→b年间美国白蛾种群增长率逐渐增大B.美国白蛾的引入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增加C.c年后,美国白蛾种群的基因库组成与b年时相同D.从进化的角度看,c年后美国白蛾和NPV发生了共同进化解析:选D据柱形图可知,a→b年间美国白蛾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但增长率不变;美国白蛾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对农作物、果树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故美国白蛾的引入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降低;c年后,由于种群数量减少,因此美国白蛾种群的基因库组成与b年时不同;引入NPV后,白蛾在NPV 的影响下,数量减少,两者之间存在共同选择,因此美国白蛾和NPV发生了共同进化。
6.若控制草原野兔某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某种基因型的雄性胚胎致死。
现将捕捉到的一对雌雄草原野兔杂交,F1雌雄野兔数量比为2∶1,则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致死基因为b,则F1雌兔有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B.若致死基因为B,则F1雌兔有1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C.若致死基因为B,则F1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存活的个体中隐性性状占6/7D.若致死基因为b,则F1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雌兔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3∶1解析:选C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状的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致死基因为b,则F1雌兔有2种基因型(X B X B和X B X b),1种表现型;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状的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致死基因为B,则F1雌兔有2种基因型(X B X b和X b X b),2种表现型;如果纯合致死基因是B,则成活野兔的基因型有:X b X b、X B X b和X b Y,雌性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型,雄性只有隐性类型,让F1野兔随机交配,F2(3/4×1/2=3/8)X b X b、(1/4×1/2=1/8)X B X b和(3/4×1/2=3/8)X b Y,则F2存活的个体中隐性性状占6/7;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状的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致死基因为b,则F1野兔随机交配,F2雌兔中都是显性个体。
选择题押题练(二)1.下列有关ATP、酶等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的表达需要酶和ATP,酶和ATP也是基因表达的产物B.ATP、酶、激素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C.细胞内Na+浓度偏高时,为了维持Na+含量平衡,需消耗ATPD.酶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下催化效率高,体现了酶的高效性解析:选C基因的表达需要酶和ATP,但酶不一定是蛋白质,ATP也不是基因表达的产物;酶作用后不被分解,可以重复利用;细胞内Na+浓度偏高时,为了维持Na+含量平衡,通过主动运输将Na+排到细胞外,此过程需要消耗ATP;酶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下催化效率高,体现了酶作用条件的温和性。
2.为了研究两个小麦新品种P1、P2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光照强度和CO2初始浓度必须一致B.可用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绿体的CO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C.每组实验应重复多次,所得数据取平均值D.三个品种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时的温度没有显著差异解析:选B该实验过程中的光照强度和CO2初始浓度均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一致;可用单位时间内植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CO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实验应重复多次,将所得数据取平均值;题图显示,三个品种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时的温度都是25 ℃左右,没有显著差异。
3.IGF-1是人体自身能够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胰岛素分子结构相似)。
牛奶中过量添加IGF-1会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
下列有关推测,错误的是() A.IGF-1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IGF-1的调节方式可能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C.IGF-1可能与胰岛素功能相似,可促进糖原合成D.过量的IGF-1可能导致原癌基因突变,属于生物致癌因子解析:选D IGF-1是人体自身能分泌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IGF-1具有调节的功能,生物体内的调节物质一般都有反馈调节的特点;因与胰岛素分子结构相似,可能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和糖原的合成;过量的IGF-1会增加癌症发生的概率,说明该物质可能会导致细胞原癌基因突变,但IGF-1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4.在某小鼠种群中,毛色受三个复等位基因(A Y、A、a)控制,A Y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基因A Y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且基因A Y对基因A、a为显性,A对a为显性,现用A Y A和A Y a两种黄毛鼠杂交得F1,F1个体自由交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鼠种群中的基因型有6种B.F1中,雄鼠产生的不同种类配子比例为1∶2∶1C.F2中A的基因频率是1/4D.F2中黄鼠所占比例为1/2解析:选D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 Y A和A Y a两种黄毛鼠杂交得F1,F1为1A Y A Y(死亡)、1A Y A(黄色)、1A Y a(黄色)、1Aa(灰色),因此黄色∶灰色=2∶1,A Y的基因频率=1/3,A的基因频率=1/3,a的基因频率=1/3,F1个体自由交配,F2为A Y A Y(死亡)=1/9、A Y A(黄色)=2/9、A Y a(黄色)=2/9、Aa(灰色)=2/9、AA(灰色)=1/9、aa(黑色)=1/9,因此F2中黄色(A Y A)∶黄色(A Y a)∶灰色(Aa)∶灰色(AA)∶黑色(aa)=2∶2∶2∶1∶1,则F2中黄色∶灰色∶黑色=4∶3∶1。
由于基因A Y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所以该鼠种群中存活小鼠毛色的基因型有A Y A、A Y a、AA、Aa、aa共5种;F1中雄鼠的基因型有A Y A、A Y a、Aa,比例为1∶1∶1,所以雄鼠产生的不同种类配子及比例为A Y∶A∶a=1∶1∶1;F2中A的基因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