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考实用]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家校联系的研究结题报告

[参考实用]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家校联系的研究结题报告

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家校联系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安岳县东方红小学课题组二○一一年十一月目录内容摘要 (1)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1)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三、课题概念的界说 (3)四、课题研究的实验假说 (3)五、课题研究的任务与目标 (3)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4)(一)文献法 (4)(二)调查法 (4)(三)经验总结法 (4)(四)个案法 (4)七、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4)(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确定对象,健全组织机构 (4)1、成立领导小组 (4)2、召开开题会 (4)3、制定方案 (4)(二)第二阶段:调查分析,确定培训具体内容 (5)1、调查分析,确定培训具体内容 (5)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5)(三)第三阶段:形式多样的加强联系,科学指导家庭教 (5)1、召开家长会 (5)2、成立家长委员会 (5)3、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5)4、印发家校联系卡 (6)5、搞好家访工作 (6)6、设立家长接待来访制度 (6)7、家校联系小报 (6)8、设立家长信箱 (6)第四阶段:归纳总结 (6)1、对检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6)2、总结成果,撰写实验报告、论文、典型实验案例和论文编辑成册 (6)八、研究成果 (6)(一)提高了对家校交流的理性认识 (6)(二)探索出部分有效的家校交流渠道,赢得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 (7)(三)提升教师、家长教育理念,奠定家校合作基础 (9)(四)主题体验式活动中增强家长合作意识 (10)九、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10)(一)增强了家长的合作意识 (10)(二)初步探索出与家长的合作艺术 (11)(三)在家校合作中,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12)(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 (13)十、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13)参考文献 (13)《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家校联系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研究单位:课题组【内容摘要】新时期的教育应该是家长与学校的有效联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界应该树立“学生的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更是家庭里的大事”这一理念。

因此,《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家校联系的研究》这一课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本课题结合教学实际,重点针对“班级管理”和“家校联系”两个关键词进行界定,并提出一些有益的思考。

课题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假设,按两年的周期设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步骤,课题组内明确具体分工,采取文献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和个案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研究,探索了以召开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印发家校联系卡、搞好家访工作、设立家长接待来访制度、家校联系小报、设立家长信箱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效家校联系的途径和方法,初步建立了家校联系的长效工作体系。

【关键词】班级管理有效联系当前,教育越来越成为中国人关注的焦点,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显著标志。

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关系国家兴衰的大问题。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教养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这个道理人人都能理解。

就目前状况来看,普遍家长对孩子都深切关注,但家庭教育水平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决定家庭教育水平的关键,则是家长本身的素质,包括家长的文化素养、思想素养、理论素养等。

有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

请教师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不考虑孩子的兴趣;为使孩子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对孩子的一切都大包大揽,一包到底,不仅仅是穿衣吃饭,叠床铺被,还包括整理书包,有的家长甚至把牙膏都要挤在孩子的牙刷上,使孩子形成依赖的习惯;有的家长把自己置于教育者的位置,押运出一副不可冒犯的权威样子,而喋喋不休地说教,只能让孩子感到烦躁,甚至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不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安排好孩子的课余学习,而是看到人家干什么他就要让孩子干什么,经常批评,指责,打骂孩子,拿别人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这种比较,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否定了孩子,压抑了孩子,限制了孩子;有时家长过分的溺爱子女,不得让孩子受一点挫折与委屈。

不少的父母为了孩子买下了养老保险不仅为孩子的现在做打算,而且为孩子的结婚、养老尽心尽责。

这些家长的做法,会使孩子在竞争的社会里不能自强自立。

就我校曾搞的一项家庭教育调查表明,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知识的家长占64%,在这些家长中或忙于赚钱,忙于玩乐的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发展变化或忙于事业、工作,顾不上多关心孩子,在这些家长中存在着教育观念不正确,教育方式不科学,教育态度不端正,教育心理有偏差等问题,他们片面地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当孩子一旦成绩不好或犯一些过错,他们就牢骚满腹,一怨老师,二怨孩子,就是不怨自己。

实际上孩子的问题大多数正是家长忽视家教酿成的,由此看来,提高每一位家长对搞好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向家长传授一些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以提高家长教育的质量就成了学校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

种种事实,使我们认识到:要搞好家庭教育,首先要抓好教育家长的工作,为此我们决定办家长学校,把家长组织起来上课,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家风,更新家长们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经过努力,家长学校是办起来了,家长也能按要求到学校来接受教育了。

但是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不同,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差异很大。

大部分家长跟小学生是一样的心态,你上课,他听课;你布置任务,他应付完成,家长学校的实效性较差。

因此,如何把家长学校办得规范有序,实实在在,如何能让家长有能力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任务,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任务。

鉴于这个情况,我们积极开展《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家校联系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

通过实践研究摸索出班级管理中加强家校合作的方式及最大发挥家长的功能的途径,以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进行,互相配合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造就一个人的三个重要方面,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大体一致的情况下,孩子的发展与差异主要在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和每一位做父母的深切关注。

家长赋予子女的不仅是生命,家庭每一天的氛围,家长成员的关系,家庭对社会各种事物的评价,家庭生活的习惯等等,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孩子们的心灵。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一生具有奠基作用;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的发展有决定作用,对子女有终身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助手,是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讲到:“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思想:现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就是编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编造世界的历史……革命前辈康克清语重心长地指出过:“家庭教育是长期工作,要坚持不懈地用良好的国风和家风教育我们的后代,这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兴衰的大问题。

”李岚清同志也提出:“家长必须从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教孩子怎样正确做人转变。

”做人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即怎样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怎样指导家长运用科学方法教育子女,使教育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发展。

我们认真研究了这个问题,认识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起着一定的教育作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因此,不但学校教育要改革,而且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但是,现今家庭教育并没有真正被社会和所有家长重视,家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家长文化程度的差异、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以及隔代家庭、单亲家庭、个体户、外来户的家庭等等不同,使得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而总体偏低。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每个家庭都有教育的功能,每个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课题概念的界说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家校联系:就是家长与老师通过短信、电话、家长会等方式取得及时的联系,老师向家长公布学校活动,通知等等。

四、课题研究的实验假说假如我们能从社会的发展的规律出发,从班级管理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切实开展好《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家校联系的研究》工作,就能够全面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探索家校互动的途径和方法,构建具有东方红小学特色的学校、家庭互动模式,共同提高教育的艺术。

五、课题研究的任务与目标课题研究的任务:宣传国家的有关法律、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法规、条例,增强家长的国家意识和法律意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向家长传授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家长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研究和推广家庭教育先进经验;促进家庭与学校、社区的交流、配合和支持,协同一致教育学生。

课题研究的目标: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家校联系的模式,使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态度上有所转变,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一)文献法。

课题组利用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家庭教育新趋势和对策》、《成功家教的启示录》、《家教的智慧》、《古今中外名家教子300例》等书籍,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借鉴,提高了组员的知识理论水平。

(二)调查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表格和问卷对家长、学生相关研究领域进行调查,摸清现实状况,确定研究手段和目标,为课题深入的探索提供了基础材料。

(三)经验总结法。

我们要求教师把每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对个案的追踪研究结合自己的学习反思,经过提炼和整合,写一些案例和研究论文。

(四)个案法。

对特殊家庭的家长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评价。

七、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确定对象,健全组织机构。

1.成立领导小组。

课题组决定将五年级二、四、六班及三年级六班作为研究对象并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由东方红小学教导主任吴正炼担任(因工作变动,由课题负责人、小学高级教师罗小平担任);组员有小学高级教师王英、东方红小学教研室主任黄鲲鹏、一级教师罗毅、樊冬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