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冻水型机房空调检验技术要求

冷冻水型机房空调检验技术要求

附件2
冷冻水型机房专用空调
测试技术要求
2015年9月
1.概述
本测试技术要求旨在验证厂家对机房专用空调重要功能的实现,保证设备有效提升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节能效果和项目实施效益,为中国移动机房专用空调的设备采购、选型、入网测试等方面提供技术依据。

本测试技术要求主要针对冷冻水型机房专用空调的制冷量、显冷量、循环风量、制冷消耗功率、显热比、冷风比、能效比、噪声等性能要求及运转测试、本地控制、四遥、电源适应性等功能要求进行测试和验证。

中国移动始终保留对本测试技术要求的最终解释权。

2.测试技术要求引入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测试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测试技术要求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测试技术要求。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测试技术要求。

GB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YD/T5003-2005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YD/T1821-2008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
GB/T 13306—2011 标牌
YD/T 1095-2008 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
YD/T 1429-2006 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测试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GB 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 17758-2010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GB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
抽样计划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T 6882-2008 声学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消声室和半消声室精密法
GB 4706.32-200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GB/T 4798.1-2005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1部分:贮存)
GB 10080-2001 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
GB/T 10891-1989 空气处理机组安全要求
GB 17625.1-2003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T 14295-2008 空气过滤器
GB/T 19413-2010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YD/T 2061-2009 QB-W-016-2008 通信机房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通信机房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V1.0.0
3.术语和定义
GB/T 19413-2010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测试技术要求:表1
4.测试机构认证
检测机构应有国家级的测试资质要求,具备实验室认可认证(CNAS)和计量认证(CMA)。

5.测试环境
标准焓差室、标准半自由声场。

6.测试内容及指标
本次测试设备为80kW上送风型冷冻水型机房专用空调机,机组配置EC风机(后倾式直流无刷风机)。

各厂家所送检设备需满足测试规范的要求。

测试内容为本测试技术要求中所列的性能测试、功能测试的内容。

测试指标为制冷量、显冷量、制冷消耗功率、风量、噪音、显热比、电源适用性、告警及保护功能等8项。

其中制冷量、能效比、冷风比、显热比为关键指标(工况一),关键指标有一项不满足则测试不合格。

7.测试样机要求
7.1.测试样机应满足下班要求
7.2测试工况:
8. 测试要求
8.1测试用仪器仪表应符合GB/T19413-2010中6.1.4的规定 8.2测试的一般要求应符合GB/T19413-2010中6.2的规定
8.3测试应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进行,工况参数的读
数允差应符合GB/T17758-2010中表5的规定。

8.4机房专用空调机测试时应连接所有辅助元件且空气回路应保持不变。

8.5、机房专用空调机在测试时风机应定速运行。

8.6机房空调的测试工况见下表: 表2(单位℃)
名义制冷量(工况三)29 17 14 19
9.性能测试
9.1制冷量测试
按照测试工况表中要求和GB/T 19413-2010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同时应包括制冷量和显冷量。

机房空调在工况一下的实测制冷量不应低于招标文件中的制冷量,且不低于额定值明示值的95%。

9.2制冷消耗功率测试
在制冷量测试的同时,测定机房空调的输入功率和运转电流。

空调机的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名义制冷消耗功率的110%
9.3风量测试
对风管送风机组,应调整风管出风口,在满足机外静压100Pa的要求后测量送风量。

风管送风型式检测装置风帽送风检测装置
长度为D C ⨯,C ×D 表示回风口的尺寸。

在辅助风道中部开检测孔。

检测孔应均匀分布。

在每个检测部位检测的平均风速即为回风风速。

测得的平均温度即为回风温度。

风管送风的机外静压测量如图。

风量的计算:vF Q 3600m = (m3/h) 其中 v - 风速m/s ;F -面积m2
9.4噪声测试
1.测试应为反射平面上的半自由声场,被测空调机的噪声与背景噪声之差应为8dB 以上。

2.测量方法:在空调机四面距机组1m ,其测点高度加1m 的总高度的1/2处四个测点。

其中测量时的样机状态为:在送风状态下对机组进行测试,对带风管的机组,在排风侧连接带2m 长阻尼器的风道,加额定机外静压进行测定。

测试结果按下式(D.1)进行的四点读数的对数平均值:
)10(41lg 1041
1.0∑==i Lpi
LP (D.1)
式中:LP --测量表面平均声压级,单位为分贝(dB ); LPi —分别对应四个测点的声压级,单位为分贝(dB );
空调机的噪声测定值不应大于明示值+3dB(A),且不超过下表
3、空调噪音值标准:
不应低于《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 19413-2010)中第5.4.5条噪声的要求。

表3:机房空调噪声限值(声压级)
室内侧dB(A)
名义制冷量W
接风管不接风管
>60 000 74 72
9.5显热比
计算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所测的显冷量和制冷量之比即为显热比,单位为W/W。

显热比为测试的关键指标,实测要求:显热比≥0.87W/W。

实测制冷量标准工况时不应低于招标值且不低于其投标承诺值。

高温工况不低于其投标承诺值。

9.6冷风比
计算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所测的制冷量与送风量之比,单位W/(m3/h)。

本次测试标准:标准工况冷风比<4.5,且不低于其投标应答值。

高温工况不低于其投标承诺值。

9.7能效比
计算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所测的制冷量与制冷消耗功率之比,单位w/w。

本次测试标准:标准工况本次测试能效比≥15。

且不低于其投标应答值。

高温工况不低于其投标承诺值。

10.功能测试
10.1运转测试
机房专用空调机在接近测试工况的条件下正常启动并连续运行,检验电器、各测量和控制元件的动作是否正常。

测试过程中,空调机连续运转的总时间不低于10分钟。

10.2本地控制测试
通过直接在设备控制器上操作,本地操作界面能显示环境温湿度数据、设备运行状态、告警信息、并通过按键实现参数设定、密码设置等功能。

10.3告警及保护功能测试
空调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测试以下告警及保护功能:
a.温度、湿度超出范围告警:高温报警温度为设定温度+控制精度;低温报警温度
为设定温度-控制精);
b.风机故障告警
c.电加热高温保护;
d.加湿器水位过高水位过低告警;
e.滤网堵塞告警;
f.漏水报警;
g.电源故障告警:机组供电在缺相、错相、电压过欠压情况下,应能自动保护或
停机,在电源恢复正常后可自动启动运行,所设置参数保持最后的设定状态以上报警信息应在控制器有显示,及报警音提示。

11.电源适应性测试
调节空调机供电电压在380V±15%的范围,检测机组是否能正常运行。

本条为关键指标测试。

要求参与测试的机房专用空调在电压380±15%的范围内可正常运行,超出此电压范围自动保护,并进行提示、告警,在电源恢复正常时自动启动(自动启动应恢复到停机前设定的状态)。

12.四遥功能测试
四遥功能测试为关键指标,要求机房专用空调具备四遥功能。

PC版联机测试软件应能与机房专用空调机通信。

测试方法如下:
(1)通过PC机远程读取送、回风温度,送、回风湿度,机组工作状态,验证遥测能
力。

(2)通过PC机远程设定机组开启温度,验证遥调能力;
(3)提高温度传感器附近温度至告警温度,此时PC机应能收到空调发出的高温告警,验证遥信能力;
(4)通过PC机远程关闭和开启机房空调,验证遥控能力。

13.测量仪器
测量用仪器仪表的精度应符合“仪器仪表的型式及精度”的要求。

仪器仪表的型式及精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