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酚有一定毒性,不能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B. 白磷着火点高且无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C. 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D. 用食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时所发生的是水解反应
2.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苯酚有弱酸性,俗称石炭酸,因此它是一种羧酸
B. 凡是能起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醛
C. 在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氢原子,醇脱去羟基生成水和酯
D. 乙烯和甲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甲酸不具备的性质有( )
A. 酯化反应 B. 银镜反应 C. 中和反应
D. 水解反应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二醇的水溶液可作为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丙三醇可用作保湿剂且是生产火棉等 烈性炸药
的原料之一 B. 现代仪器分析中,常用质谱仪、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测定有机物结构,用原子吸收光谱
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非金属元素 C. 铵盐都是无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受热易分解且分解的产物不是电解质就是非电解质
D.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类摄取的重要营养物质,相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热
量油脂最多 5.1,5﹣戊二醛(简称GA),是一种重要的饱和直链二元醛.2%的GA溶液具有广谱、高效、无
刺激性、无腐蚀等特点,对禽流感、猪流感等疾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戊二醛分子式是C5H10O2,符合此分子式的二元醛有4种
B. 戊二醛不能在加热条件下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C. 戊二醛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2%的GA溶液能破坏菌体蛋白质,杀死微生物,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6.某醇在适当条件下与足量的乙酸发生酯化,得到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a与原来醇的相对分子量b的关系是a=b+84,有关该醇应该具有的结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醇分子中一定具有甲基 B. 该醇分子中一定没有甲基 C. 该醇分子中至少含有三个碳原子
D. 该醇分子中具有两个醇羟基
7.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B. 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C. 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8.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环境温度(反应温度)是115﹣125℃,其它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以下关于
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相对价廉的乙酸与1﹣丁醇的物质的量之比应大于1:1 B. 不用水浴加热是因为乙酸丁酯的沸点高于100℃ C. 从反应后混合物分离出粗品的方法:用Na2CO3溶液洗涤后分液
D. 由粗品制精品需要进行的一步操作:加吸水剂蒸馏
9.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条件下,M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
B. ℃的反应类型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C. 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10.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已知乙酸丁酯的沸点124~126℃,反应温度115~125℃),其反
应装置应选择( ) 11.下列物质,属于酚类的是( )
12.医学上最近合成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该物质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12H19O4 B. 是乙醇的同系物 C. 可发生氧化反应
D. 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有5个
13.下列醇类物质中,能被氧化成醛的是(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酚与乙醇的官能团都是羟基
B. 炔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
C. 官能团是反应一类化合物物理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D. 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为CnH2n+2O2E. 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为CnH2n+2O2
15.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的过程中,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中的( )
℃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 ℃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 ℃与浓硫酸共热到170℃℃在催化剂存在情况
下与氯气加成 ℃在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 ℃与新制的Cu(OH)2共热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吃水果能帮助消化,当我们把苹果切开后,不久果肉上便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好像生了
“锈”一般,其原因是果肉里的酚在空气中转变为二醌,这些二醌很快聚合成为咖啡色的聚合物。 (1)这一变化(酚变为二醌)的反应类型为(填字母)。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加成反应 d.取代反应
(2)若要避免苹果“生锈”,请你选择一种保存切开的苹果的方法:,
其原因是。 17.现有:
A.CH3OH B.(CH3)3CCH2OH C.(CH3)3COH D.(CH3)2CHOH E.C6H5CH2OH五种有机物
(1)能氧化成醛的是(2)不能消去成烯的是 (3)能氧化成酮的是 (4)E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是 18.(1)苯酚的俗名是 ,苯酚沾在皮肤上,用 洗涤;
(2)福尔马林是 的水溶液; (3)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可用 进行洗涤.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为了探究乙酸乙酯水解的条件,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三支相同的试管编号为1、2、3,各试管内依次加入下列药品
步骤二:将三支试管振荡后,静置,插入热水浴(约75℃)中,加热约5min,加热过程中不再振荡.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你已有的对乙酸乙酯反应条件的认识,该实验预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如图中的。 (2)该实验对反应温度的控制较为严格,若温度过高时,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3)在步骤二中,振荡试管后可观察到液体稍显浑浊,其原因是。 (4)按所设步骤实验反应速率较慢,其主要原因是 。 (5)在实际操作中,针对(4)中的原因进行改进后,预期的现象仍不明显,有人又将该实验作如下改进
实验现象和预期的完全一致.请分析这一改进的主要作用是。 20.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
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镀银铜丝,约lmin后鼓入空气,请填写下列空白: (1)检验乙醛的试剂是 ; A、银氨溶液 B、碳酸氢钠溶液 C、新制氢氧化铜 D、氧化铜
(2)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实验时,常常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由于装置设计上的陷,实验进行时可能会; (4)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进一步研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试解释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原因,该实验中“鼓气速度”这一变量你认为可用来估量; (5)该课外活动小组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乙醛溶液,溴水褪色,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两种猜想:℃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 。 21.如图中硬质试管A中放入干燥洁净的细铜丝,烧杯中放入温水,试管B中放入甲醇,右方试管
C中放入冷水,向B中不断鼓入空气,使甲醇蒸气和空气通过加热到红热程度的铜丝。
(1)撤去A处酒精灯后铜丝仍然能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2)反应后将试管C中的液体冷却,取出少量,加入到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中,加热到沸腾可观察到现象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2.已知NH4+与甲醛(HCHO)在水溶液中有如下反应:4NH4++6HCHO→(CH2)6N4+4H++
6H2O,实验室中有一瓶脱落标签的铵盐,取2.0g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HCHO溶液配成100mL
溶液,取出10mL,加入0.1mol/L的NaOH溶液,当加入25mL时,溶液恰好呈中性,求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3.两种饱和一元脂肪醛的混合物,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1。取4.08 g混合物与足量银氨溶液共
热,生成银21.6 g。试通过计算判断这两种醛是什么醛,并求它们各自的物质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