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花开有声]
在《妇女生活现代家长》中看到一篇文章。
文中介绍了教育专家孙慧波的教育理念。
读后感触颇深。
每位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是匹千里马,然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家长们该怎样做个“伯乐”家长呢?
掌握和孩子的沟通方法和技巧是做“伯乐”家长的第一步。
第一,要学会接纳,无条件的接纳孩子。
如果你要是有条件,你对孩子就不是真爱。
无条件的接纳,包括错误和缺点。
因为错误和缺点是人一生当中常犯的,作为父母也犯错误,只不过同孩子犯的错误不一样。
你要求孩子不犯错误,你就是要求孩子做神,不做凡人。
现在孩子存在的缺点和错误都是合理的,都是在成长过程当中出现的。
只有你无条件的接纳了孩子,孩子才会接纳你。
家长一个严厉的眼神和语言,那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拒绝的心情,让孩子的逆反心理马上就上来了。
孩子关上了这道沟通的闸门是家长造成的,不是孩子造成的。
第二要学会倾听。
家长要坐下来,微笑的看着孩子,给予孩子关注,在整个过程当中,无论孩子说什么,你不能插话,加以评判。
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只做录音机或者一两个语言的引导,让孩子把真正的意思表达出来。
在这个倾听的过程当中,你能做到,第一个听内容,第二个听他的含义。
第三听他的弦外之音。
其实有的孩子是这样的,这个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差,很多问题自己解决不了,他积压在心理难受,他想释放出来。
其实他说的目的就是他说到心理舒服就没问题了。
很多家长没等孩子明白之后,就给孩子意见,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意见,因为他找不到这样的人,他第一个想到肯定是父母。
对于孩子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孩子在说的过程当中,其实他心里的疾病已经解决了一半了,接下来,孩子要跟家长沟通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家长没有耐心,孩子刚要说,马上他觉得不对了,一下子打断孩子的话,结果孩子什么都不说了。
第三就是表白家长的信息。
家长在倾听过程当中,第一件事,孩子说完了。
家长针对孩子的这个行为,整个事件,不加判断的把整个事件陈述一遍,让孩子认可这个事件就是这样的。
然后家长开始陈述我的感受。
在整个事件中,爸爸妈妈是什么感受,不用谈观点,一谈观点,孩子马上就反感。
只谈你的感受。
在这个事情当中,妈妈的感受是什么。
比如说你这种行为让我很伤心,你这种行为让我很担心。
比如说现在有早恋的问题,很多家长就是因为不会沟通,导致孩子逆反了,结果闹崩了。
坐下来,家长不把自己的观点给他,只谈自己的感受。
比如说女儿,你这么做,现在是青春期了,出现这种早恋现象,我们觉得非常担心,我为什么会担心呢?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我爱你,我特别希望你在青春期中能够平坦的走下去,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特别希望你能把这个问题反馈给我,我们共同解决。
哭也好,笑也好,妈妈跟你共同承担。
你把你共同的感受给他。
然后把你的原因还有结果阐述给他。
我为什么产生这种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担心。
比如说你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出现。
这种情况会对我,以及对你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让孩子意识到,他这种行为后面导致的是什么。
对妈妈的感受,对爸爸的感受以及对他们的影响是什么样的。
同时告诉他,孩子虽然发生所有的这些事情,一旦有事情发生的时候,绝对会站在你这一边,因为你是我们的女儿,我们无条件的爱你。
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一定会体谅父母的感觉,所有的孩子都是讲理的。
只有家长方法不当,他才不讲理,如果你把
这种事情很平和的谈出来,很坦诚的谈出来,把真实的感受谈出来,他不会不顾及你的感受。
第四,要达成一致性的意见。
沟通的结果是什么?目的是双赢,不是单赢的。
有的时候家长说,就得按照我说的做,这就是单赢,或者是按照孩子的意思。
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双方都认可,既尊重了双方,又达到双方的满意,就是一个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