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小结
一、容易读错的音
秋暝.(m ín m íng √) 浣.女(hu àn √ w án ) 河畔.
(p àn √ b àn ) 聒.噪(gu ō√ ti án ) 窠.臼(k ē√ ch áo ) 心旷.
神怡(ku àng √ gu ǎng ) 凛.冽(l ǐn √ b ǐng ) 船桨.(ji ǎng √ ji āng ) 应接不暇.
(ji ǎ xi á√) 袅.娜(ni ǎo √ li ǎo ) 嫉.妒(j í√ j ì) 瓷.
器(c í√ c ì) 树梢(sh āo √ sh ào ) 愈.合(y ú y ù√) 木桩.
(zu āng zhu āng √) 二、多音字辨音
更 g ē
ng
(更新)
扫 s ǎo (扫地) 泊
g èng (更加) s à
o (扫帚)
晕 y ūn (晕倒) 盛 鲜 xi ān (鲜花)
y ùn (红晕) xi ǎn (鲜有)
字音辨析:“更”作副词,表示“更加,再”时读g èng ,如更好;其他情况都读g ēng.
“扫”用在“扫帚”一词中时读s ào ,其余情况都读s ǎo.
实战演练:①g ēng ②g èng 1.更好( ) 更换( ) 更正( ) ①s ào ②s ǎo 2.扫除( ) 扫帚( ) 打扫( )三、容易写错的字.
孙:左边“子”的最后一笔是(提).
榆:右边是(俞),中间有一横.
逸:右边是(兔),不要写成“免”.
塔:右下部分是(合),不要少写中间一横.
抛:“九”要写得稍(宽扁),包住“力”字.
四、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1.形近字 孙(祖孙) 孔(孔雀) 旷(空旷) 矿(煤矿) 逸(安逸) 桨(船桨) 梢(树梢) 涨(涨水)
搀(搀扶)奖(奖状)稍(稍微)泓(一泓)
桩(树桩)纠(纠结)塔(石塔)暇(闲暇)
庄(村庄)收(收获)搭(搭建)假(放假)
2.同音字
五、词语听写
王孙夜泊忧愁榆关河畔黎明红晕漆黑夜幕愈发闲逸未免船桨榕树纠正木桩涨潮树梢抛弃寒山寺画眉鸟心旷神怡应接不暇
六、词语搭配
1.填入量词
一(支)桨一(只)鸟一(堆)白灰一(只)小船
一(个)朋友一(簇)树叶一(支)乐曲一(株)榕树
一(片)绿叶一(个)生命一(根)木桩一(个)白道儿一(丝)嫉妒一(条)小河一(只)萤火虫一(段)石子路2.填入合适的动词.
(生)炭火(捧)火盆(吃)晚饭(跳上)船(解开)绳(拨着)桨(划着)船(染上)红晕(飘着)彩云
(闪着)微光(纠正)错误(穿过)走廊
夕阳(斜照)夜幕(降临)太阳(落下)
3.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1)(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红紫)的彩云
(明亮)的月夜(漆黑)的暗夜(朦胧)的微光
(迷人)的情景(凛冽)的清晨(熊熊)的炭火
(暖和)的火盆(闲逸)的心情(寒冷)的冬晨
(灿烂)的红霞(白茫茫)的水面(茂盛)的榕树
(翠绿)的颜色(无数)的树根(好听)的歌声
(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叶(白光光)的月亮
(成群结队)的大雁(无边无际)的天空
(2)(急急匆匆)地飞(缓缓)地移动(明亮)地照耀
(兴奋)地叫(款款)地溜进来(灿烂)地闪光
七、近义词
明亮——亮堂固然——当然朦胧——模糊闲逸——闲适
和谐——协调灿烂——绚烂照耀——照射平静——安静
茂盛——茂密颤动——震动踪迹——足迹嫉妒——妒忌
新鲜——新奇满足——满意成群结队——三五成群
不可计数——数不胜数无边无际——广阔无垠
急急匆匆——匆匆忙忙应接不暇——目不暇接
常考词义辨析的词组“平静”和“安静”、“满足”和“满意”
“平静”指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可用来形容水面、局势等;“安静”指没有声
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常用来形容环境.
1.上课铃响了,刚才还在嬉闹的同学立刻()(安静平静)下来.
2.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安静平静).
“满足”和“满意”都是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肯定.“满足”表示感到已经足够了,是从
需求角度来说的;“满意”指符合自己的心意,是从心愿角度来说的.
4.看了我的成绩单,妈妈脸上浮现出()(满足满意)的笑容.
八、反义词
凛冽——炎热闲逸——忙碌寒冷——温暖茂盛——稀疏
扫兴——尽兴静寂——热闹粗糙——精致漂亮——丑陋
应接不暇——应付自如
九、特殊词语
ABB式:白茫茫亮晶晶金灿灿静悄悄慢吞吞明晃晃
AABC式:翩翩飞舞面面相觑息息相关依依不舍济济一堂
AABB式:急急匆匆浩浩荡荡恍恍惚惚轰轰烈烈形形色色
含有近义词的成语:成群结队心旷神怡和颜悦色见多识广三年五载
十、佳句积累
1.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景色描写
句)
2.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拟人句)
3.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动作描写句)
4.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比喻句)
5.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拟人句)
十一、重点句
1.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这段描写的是秋天黄昏的美景.主要写了归鸦、大雁、风声、虫鸣.归鸦急着飞回巢里,大雁比翼而飞,风声、虫鸣更让人心旷神怡,既有视觉描写,又有听觉描述,通过多种感官来描写.
2.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段话写了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青翠欲滴的感觉,让人从绿色中感受到了生命力的涌动,赞美了榕树的蓬勃生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写成一个淘气的孩子,明明知道我们在盼着它,却偏偏不让我们看见似的,悄悄地溜了进来.一个“爬”字,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月亮是十分有趣的,表现了儿童奇妙的想象力.
十二、复习课文
1.《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枫桥夜泊》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长相思》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下片叙述夜晚风雪交加,搅碎乡梦,倍觉惆怅.全词表达了将士行军在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2.《四季之美》一文通过介绍作者笔下(四季不同)的美,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的思想感情.
3.《鸟的天堂》一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4.《月迹》以孩童的心态和目光记叙了几个孩子在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从中体会到奇妙、美好的情趣,表现了孩子们(奇特敏锐的想象).作者借此表达了一种要培养孩子善于(发现美、追求美)的高尚情趣.
十三、背诵、默写
1.背诵《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默写《枫桥夜泊》.
2.背诵《四季之美》.
3.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十四、“语文园地”相关重难点
1.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注重积累这些优美的句子.
“静态美”一般从静态描写的句子中体现出来;“动态美”则从动态描写中体现.
(1)静态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写,呈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如“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写出了天空的静态美.
(2)动态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下的描写,能够赋予客观事物以运动感、活力感、变化感.如《鸟的天堂》中“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就写出了鸟儿活动时的动态美.
2.能够把画面写具体、生动.
抓住事物的特点,将事物的形态、颜色等写具体,再加上具体的动作,也就是说,给要描写的事物加上比较多的修饰语,画面就具体了.
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内心的感受写出来.
十五、考点归纳
1.《古诗词三首》常考查古诗背诵及诗意理解.
2.《四季之美》常考查课后习题第二题描写景色的句子,体会景物的动态美.
3.《鸟的天堂》常考查作者为什么发出感叹,第4、7、8段常出现在课内阅读题.
4.《月迹》常考查课文第2、3自然段对月亮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