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风险研究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风险研究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风险研究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risk of China securities market学院:经济学院专业:财政学******教学号:********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以及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已融入了世界经济之中,与全球证券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建立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基础上不成熟的年轻市场来说,全方位开放却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如何在世界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规避风险,维持国内证券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阐述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涵义和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理论基础,揭示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风险成因和风险表现,并提出防范风险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证券市场国际化风险Abstract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pening up the growing as well as the deepening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China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world economy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with the global stock market. However, for Ch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lanned system to a market system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immature young market, the all-round opening is a serious challenge. How to avoid risks in the context of the world financial integration is important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domestic securities market.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meaning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ecurities markets, to reveal the causes of international risk securities market and the risk of performance, and to guard against the risk of coping strategies.Keywords: securities market internationalization risk目录引言 (1)一、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相关理论概述 (1)(一)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1)(二)证券市场国际化与金融风险关联的理论基础 (2)二、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分析 (3)(一)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过程 (3)(二)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现状 (3)三、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风险的成因及其表现 (4)(一)国际金融生态对国内金融环境的影响加大 (4)(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加剧 (4)(三)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削弱 (4)(四)可能导致大规模资本流出 (5)(五)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资本流动中的不利地位 (5)四、防范证券市场国际化风险的对策 (6)(一)制定证券市场开放的长期规划 (6)(二)中国证券市场开放要始终保持绝对的控制权 (6)(三)培育和发展国内证券市场 (7)(四)证券市场国际化与宏观经济相协调 (9)(五)完善金融监管建设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引言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其带来的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地区) 先后展开了以金融深化或金融发展为旗帜的金融体制改革。

新兴证券市场的开放吸引了大规模外国资金流入,推动了东道国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经常发生的金融危机,尤其是1997-1998年东亚金融市场的崩溃使学术界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政府重新考虑证券市场开放的后果,分析短期资本流动自由化的收益和成本。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个动态的过程,在美国金融危机仍然影响全球经济的情况下,结合新的国内、国际环境,进一步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风险很有意义。

一、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相关理论概述(一)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1.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涵义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是指一国国内证券市场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也就是消除证券市场交易双方(投资者和筹资者)的国籍界限,在本国或国际证券市场自由参与各种上市证券的交易活动。

①具体而言,证券市场国际化包括以下几层涵义:一是证券投资者的国际化。

一国投资者不仅可以在本国证券市场进行投资,也可以在国际证券市场寻找投资机会,同样,外国投资者也可以在该国证券市场进行证券投资;二是证券筹资者的国际化。

证券市场上的筹资者不仅来自本国,也来自外国市场,而且本国筹资者的筹资渠道不仅是本国证券市场,也可以利用外国证券市场进行筹资;三是证券经营机构(及其业务)的国际化。

本国证券市场为外国证券经营机构及专业服务机构提供机会,使其在该国证券市场进行证券经营及服务活动,同时,本国证券经营机构也可参与外国证券市场的经营服务活动;四是证券运行规则国际化。

它要求一国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则符合国际惯例,从而有利于从事证券活动的经济主体在国际间自由活动。

①曹凤岐.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规范与国际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3482.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本特征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相互融合过程,它具体表现为以下基本特征:(1)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国际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在不断推进的,没有终极状态。

(2)证券市场国际化使一国证券市场受国际因素影响加大。

(3)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

(二)证券市场国际化与金融风险关联的理论基础1.资产组合理论1952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哈理·马柯威茨(Markowitz·Harry)发表了一篇题为《资产组合选择》的论文,在研究中可以发现,投资者进行决策的原则是“预期收益最大化”和“收益的不确定性最小”。

马柯威茨建立均值方差模型来阐述如何全盘考虑上述两个目标,从而进行决策。

推导出的结果是,投资者应该通过同时购买多种证券而不是一种证券进行分散化投资。

继马柯威茨之后,他的学生威廉·夏普(W·F·Share)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史蒂夫·罗斯(S·Ross)进一步发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出“套利定价理论”(APT),这都是对资产组合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②2.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三元悖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Krugman)在他的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提出的,阐述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

其含义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其中的两项,也就是说在证券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一国不能同时控制利率和汇率。

企图控制两者的尝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功的案例,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

3.金融深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在于金融抑制,主张实现金融自由化,让市场机制特别是利率机制自由运行,从而有利于将社会闲置资金转化为投资,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

尽管金融深化能够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但如果在推行金融深化过程中过早、过急地放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将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诱因。

所以②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基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235-236各国一定要注意金融深化的有序推进。

二、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分析(一)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过程1.在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1982年1月是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起点。

当时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债券市场发行了100亿日元的私募债券,这是我国国内机构首次在境外发行外币债券。

1984年11月,中国银行在东京公开发行200亿日元债券,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国际债券市场。

1993年9月,财政部首次在日本发行了300亿日元债券,标志着我国主权外债发行的正式起步。

从 1984 年以来,国内机构陆续在境外发行外币债券,发行涵盖了欧洲、美国、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市场。

2.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在利用股票和债券在国际资本市场筹资的同时,我国也逐步放开了国内资本市场。

中国证监会自1992年10月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与境外监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截至 2008年3月,已相继与36个国家的证券监管机构签署了39个监管合作备忘录。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了WTO,我国的证券业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02 年一系列涉外的重大法规和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进入了一个全面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2002年11月7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QFII)出台,该法自2002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

3.有条件地开放境内企业和个人投资境外资本市场2006年6月,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支持和鼓励了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QDII),对该项业务进行了有效的规范和指导。

2006 年 8 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境外证券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了基金管理公司代客境外理财试点。

(二)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证券市场逐步发展起来了,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拓展。

随着《证券法》的颁布实施,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日趋严密。

2009年3月,我国政府首次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到 2020年将上海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此外,在“2011 陆家嘴金融论坛”上,国际板成为该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

我国监管层也在该论坛上表示,我国推出国际板的条件日趋成熟。

综上所述,全面开放我国金融业的核心之一证券市场,又一次被我国政府提上议程。

这也表明,我国全面推进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时代的到临。

三、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风险的成因及其表现(一)国际金融生态对国内金融环境的影响加大现有的国际金融体制是为国际金融资本所服务的,并且其资源由其控制,国际金融市场的各种制度和规则也是由发达国家的金融集团利益者所制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