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运动系统3
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
多关节肌“主动不足” 多关节肌“被动不足”
图3-3-4 多关节肌“力量性主动不足”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91
图3-3-5 多关节肌“伸展性被动不足”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91
肌肉工作的性质
动力工作或等张收缩 可分为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 静力工作或等长收缩
可分为支持工作、加固工作和固定工作
小结与建议:
手持哑铃侧平举动作是通过肌肉静力工作方式来发展肌 肉的力量的。该动作主要发展肩关节外展肌群(三角肌和冈上 肌)和斜方肌上、下部与前锯肌下部等肩带下回旋肌肉的力量 。完成此动作时,躯干和下肢各环节应保持自然直立状态。若 躯干偏离直立位置,阻力负荷就会作用于肩带和肩关节的其它 肌群,从而影响对目的肌群的锻炼效果。 手持哑铃侧平举动作为直臂侧平举。尽管阻力负荷主要作用于 肩关节上,但肘关节和桡腕关节亦分担了部分阻力负荷。因此 ,为了加强对三角肌和斜方肌等目的肌肉的锻炼效果,可采用 专门的力量练习器械,将阻力直接施加在上臂处,使其绕肩关 节做外展运动。
第三节人体运动的解剖学分析与应用
[内容提要] 1.掌握原动肌、对抗肌、固定肌、中和肌的概念 。 2.了解多关节肌的特点 3.掌握动力性工作、静力性工作的分类和特点。 4.了解骨杠杆分类、体育运动中杠杆原理的应用 。 5.了解动作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6.掌握环节的受力情况和原动肌工作性质的分析
一、动作分析的基本理论
(3)分析结果(见课本239页表3-3-4~5) (4)小结与建议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是通过全身协调运动完成的。 该动作主要表现在上肢,可以采用卧推和抛实心球等方法来发 展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等肌肉的力量;但是投篮的发力 点在下肢,通过下肢的积极蹬伸,将力量向上肢传递,有利于 提高投篮的力量和球出手时的高度;此外躯干屈伸肌肉力量保 持平衡是力量传递的必要条件。因此,还应采用负重蹲起、各 种跳跃或负重跳跃以及跳深等练习以发展下肢肌肉的力量与爆 发力,仰卧起坐和山羊挺泰等练习以发展躯干肌肉的力量。
环节运动方向与阻力矩方向一致的 慢速运动的原动肌分析
当环节运动方向与阻力作 用方向一致,且肌力矩小于阻 力矩时,环节慢速沿着阻力矩 作用方向运动。原动肌位于环 节运动的相反一侧,完成向心 工作。如:两臂由侧平举慢速 内收(向下)的动作。原动肌 是位于环节运动相反一侧的三 角肌和冈上肌,完成离心工作。
环节运动趋势与重力置虽 然不变,但重外力矩欲使其运动。因此,由 作用机的拉力矩与重力矩平衡来维持环节位 置的稳定状态。原动机为等长收缩。
三、人体姿势和动作的实例分析
静力性动作分的解剖学分析
动力性动作分的解剖学分析
静力性动作分析举例
以手持哑铃侧平举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动作分析的基本理论,主要是关于肌肉工作的 规律,以及发展肌肉力量和关节柔韧性的解剖 学依据。 肌 肉 工 作 的 协 作 关 系 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 肌 肉 工 作 的 性 质
杠杆原理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肌肉工作的协作关系
原动肌 对抗肌 固定肌 中和肌
图3-3-1 悬垂举腿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51
环节运动方向与阻力矩方向一致的 快速运动的原动肌分析
当环节运动方向与阻力作用方向一致,且 肌力矩方向与阻力矩方向一致时,环节快速 沿着阻力矩与肌力矩方向运动。原动肌位于 环节运动方向的同侧,完成向心工作。如: 跑时摆动腿积极下压的动作。原动肌是位于 环节运动同侧的臀大肌、股后肌群等,完成 近固定的向心工作。
二、动作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及其专项力量 训练的设计与实施均应以其动作结构特征为依据 。动作结构主要由人体各环节的运动状况和相应 肌群的收缩特征组成。
二、动作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确定动作名称 描述动作要领 划分动作阶段和确定动作的开始阶段 分析各阶段各环节的运动状况 (要求) 小结
动 力 性 动 作 分 析 举 例
以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动 作 要 领 描 述 划 分 动 作 阶 段 分 小 析 结 与 结 建 果 议
图3-3-21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引自体院统编《运动解剖学》1989年第1版P200
(1)动作要领描述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图3-3-21-需要重新绘制统编黄书 200)要求右手托球于右肩上方,投篮时右臂 向前上方充分伸出,然后用手腕前屈和示指与中指拨球 的力量将球投出,两足同时蹬地,身体随之伸展,全身 动作要协调一致。
图3-3-2 持重屈肘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40
图3-3-3 飞鸟展翅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30
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
单关节肌的工作特点: 由于单关节肌只跨过一个关节,通常其收缩 所产生的肌力主要作用于该关节。如前臂弯举动 作中,肱肌的作用就是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然 而,在某些情况下单关节肌可能还对其邻近关节 有一定的间接作用。
运动分析的方法
概念:根据环节运动中受力情况,以及肌 力矩与阻力矩之间关系,分析引起环节运 动的原动肌的方法,称环节运动的原动肌 分析法。具体分析方法有如下三种:
环节运动方向与重力矩方向相反 环节运动方向与重力矩方向相同 环节运动趋势与重力矩方向相同
环节运动方向与阻力矩方向相反的 原动肌分析
概念:肌力矩----是指肌拉力和力臂的乘积。 阻力矩----是指阻力和力臂的乘积。
图3-3-15 单足站立时髋关节受力图 引自人民体育出版社《运动解剖学图谱》P109
图3-3-16 提铃时杠铃贴近身体上升缩短阻力臂,省力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94
图3-3-17
掷铁饼手臂伸展能使铁饼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94
图3-3-18 仰卧起坐三种姿势手臂向上移动阻力臂增加 d″>d′>d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95
骨杠杆类别 3类:平衡杠杆;省力杠杆;速度杠杆。 杠杆原理的应用 省力;增速;发展肌力。
图3-3-10 骨杠杆——速度杠杆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92
图3-3-12 第一类杠杆(平衡杠杆)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93
图3-3-13 第二类杠杆(省力杠杆) 图3-3-14 第三类杠杆(速度杠杆)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94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94
动 作 要 领 描 述
分 小 析 结 与 结 建 果 议
图3-3-19 手持哑铃侧平举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38
动作要领描述: 手持哑铃侧平举动作(图)要求两足开立, 与肩同宽,身体直立,两臂侧举至90°,且保持 在水平位。
分析结果(见课本237页表3-3-1) 因手持哑铃侧平举动作主要发生在上肢,身 体其它环节均保持自然直立状态,其相应的肌肉 皆做固定工作,故此处仅分析该动作上肢各环节 的运动状况。
向心工作
离心工作
图3-3-6 肌肉动力性工作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90
图3-3-7 双杠直角支撑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220
图3-3-8 肌肉静力工作分类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90
杠杆原理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肌力矩和阻力矩
3种情况:肌力矩等于阻力矩;肌力矩大于阻 力矩;肌力矩小于阻力矩。
当环节运动方向与阻力作 用方向相反,且肌力矩大于阻 力矩时,环节沿着肌力矩方向 运动。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 向的同侧,完成向心工作。如: 两臂从体侧至侧平举的动作。 原动肌是位于环节运动同侧的 三角肌和冈上肌,完成近固定 的向心工作。
环节运动方向与阻力矩方向一致的 运动的原动肌分析
1、自然运动 2、快速运动 3、慢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