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ppt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ppt
(三)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1.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 挑战
2.共同谋求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共同维护人来生存与发展的家园
(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 大调整中
1.世界政治的两极格局已经瓦解,出现了多极 化的发展趋势,但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仍然 处在变革与调整之中
2.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3.大国关系处在深刻的调整中
3.第三世界的崛起
1955年亚非会议的举行、 1961年不结盟国家第一 次首脑会议的召开, 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 的成立,这些标志着第 三世界的崛起。世界政 治舞台上出现了一股独 立于两大阵营之外的新 兴力量。
(图为周恩来总理在亚非 会议上)
(三)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两极格 局的松动与瓦解
1.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美苏争霸
(一)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 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1.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 和平的方向发展
2.促进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 心愿和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3.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
(二)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2.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3.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 4.世界发展的多样性 5.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不断增强
(四)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 展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纪政治格局出 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国际行为主体特别是 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已成为决定 当今世界格局的两个最核心因素。
第二节 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 时代潮流
(二)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三)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中
第一节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
(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 变化
(三)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两极格局的松动 与瓦解
(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
后两极格局的基础,在战 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一章 当代世界政治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 了解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的趋势,掌握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出现的 新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当今世界面 临的主要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三节 当今世界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二)民族、 宗教矛盾和边界、 领土争端 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 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四)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1、新干涉主义盛行。 2、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3、对外战略更具进攻性
(2)经济上,主要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 斗争。
(3)军事上,表现为由冷战发展到局部的 侵略与反侵略战争。
(4)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 平演变的斗争。
(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政 治格局的变化
1.社会主义阵营分 裂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 年代末,中苏两党和两国 关系的恶化是社会主义阵 营矛盾激化和解体的最重 要表现。社会主义阵营因 中苏关系破裂而解体。
态势表现为,美国进攻苏联防守。
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态势转变为,苏联 进攻美国防守。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采取了攻势,苏联处于 守势。
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社会又发生了深刻变 化,长期争霸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由激烈对抗走 向缓和。
2.两极格局的终结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 代初,东欧各国先后发生 剧 变 , 1991 年 12 月 苏 联 解 体。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 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 势:
①政治上,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 党情报局(简称“情报局”)。
②经济上,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 “经互会”)。
③军事上,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 “华约”)。
3.两大阵营的对峙
(1)政治上,主要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
原苏联和波黑的一些地区,民族冲突仍相当严重。 领土争端也成为导致国际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 一。
(图为珍宝岛战争中苏舰艇用高 压水枪喷射我渔民)
2.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6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 阵营因美国、西欧、日本力 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对各自利 益的考虑,也开始分化。西 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 强,政治上、外交上开始出 现了独立自主倾向,要求在 国际事务中有更大的发言权, 主要表现是戴高乐主义、新 东方政策和多边自主外交等。 (图为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
(图为雅尔塔会议三 巨头)
2. 两大阵营的形成
(1)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为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 ①建立冷战理论,发出冷战信号 ②抛出杜鲁门主义 ③提出马歇尔计划 ④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⑤提出“第四点计划” ⑥加强对亚洲的扩张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二)民族、 宗教矛盾和边界、 领 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
当今世界不少国家都是由多民族、多部落组成的, 由于历史的纠葛和现实利益的冲突,政治上的分歧和文 化传统的差异,特别是殖民主义的后遗症,一些部族之 间经常发生冲突,这些冲突又常常升级为内战。
现实中,民族问题往往同政治、宗教、经济、社会 等一系列问题纠缠在一起,更增加了局势的复杂性和解 决的难度。
苏联解体标志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 图 为 1991 年 12 月 25 日 19 时 32 分 红 旗 从 克 里 姆 林 宫 上 降落)
总体上看,战后形成的世界两极格局具有以下几 个特点:
1、政治上两大力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势不 两立。 2、军事上两大集团强烈对抗。 3、两种类型的经济并行发展,交往较少。 4、两大阵营内部基本是一元结构、一个中心 5、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