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讲 中西文化基本精神比较
第二讲 中西文化基本精神比较
• 柏拉图:理念(idea)
• 康德:墓志铭: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 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 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 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一、人与自然: 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 顺应自然与征服自然
二、人与社会: 群己合一与人我二分 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
三、人与自身: 身心合一与灵肉二分 情理合一与情理二分
• 秦始皇、成吉思汗、努尔哈赤 •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今天。
西方:从“一只鸡”到“两只鸡”
• 在西方人眼中,世界是可分的,分为现实 世界和抽象世界。(超越精神)
• 中国人则重点关注现实世界,对抽象世界 的不大关注。(现实精神)
• 泰勒斯
• 毕达哥拉斯:数
• 巴门尼德:唯一存在
• 赫拉克利特:逻各斯(logos)
第二讲 “和合”与“分争”—中西文
化基本精神比较
中国:“六尺巷”的故事
• 张英: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 安徽桐城 吴家 宅基地 争执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儒家: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一、人与自然:
• 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 • 顺应自然与征服自然
(一)中国: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 “天—地—人”整体宇宙观
(二)西方:物我二分,征服自然
二、人与社会:
• 群己合一与人我二分 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
(一)中国:群己合一,中庸和平Leabharlann (二)西方:人我二分,崇力尚争
三、人与自身:
• 身心合一与灵肉二分 情理合一与情理二分
(一)中国:身心合一,以理抑情
(二)西方:灵肉二分,情理二分
结语: 一、人与自然: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
顺应自然与征服自然 二、人与社会:群己合一与人我二分
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 三、人与自身:身心合一与灵肉二分
情理合一与情理二分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 天下治”(《荀子》)
• 道家: •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
》)
•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同上) • 墨家: • “兼爱”、“非攻”
• 兵家: •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
兵法》
• 佛家: • 割肉喂鹰 • 佛教中国化 • 禅宗 • 法家: • 秦王朝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