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发布《国家竞争力报告》,最新排位美国第一日本第三中国第十七中国力争2050年成世界第二强国增长模式必须变,不能只靠房地产昨日,社科院在京发布2010《国家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
蓝皮书指出,中国力争2020年进入G20五强,205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而实现目标应采取的战略是“梯次追赶”。
最新排名第17位《蓝皮书》显示,中国国家竞争力排名稳步上升,特别是最近20年实现跨越式提升。
相关课题组选取了全球100个主要国家,对1990到2008年的国家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
蓝皮书指出,经济总量位居全球前列、长期维持较高增速的中国,其国家竞争力已由1990年的第73位上升至2008年的第17位,而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英国、荷兰、瑞士和法国。
报告认为,在G20中,中国国家竞争力排名第9,处于中游水平,提升潜力巨大,正逐步融入世界强国行列。
40年里的三步战略国家竞争力是一国实力的综合体现,不仅包括经济总量,还包括经济效率、经济结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科技、人才、教育、文化等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蓝皮书描绘的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成为综合强大、关键一流、整体中上的先进国家。
综合强大,是指中国的国家竞争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进入G20五强;关键一流是指中国在关键重要的领域,如高新技术等,达到或超过世界领先水平,建成一个创新型的国家;整体中上是指各项国家竞争力指标在世界都排名中上游。
到2030年,中国综合国家竞争力仅次于美国和欧盟。
到2050年,中国综合国家竞争力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蓝皮书指出,实现上述目标的战略路径是“梯次追赶”,逐步提升国家竞争力。
具体而言,梯次追赶战略就是高端引领、重点跨越、规模竞争、多层合作、国家营销、内外互动、制度创新。
高端引领就是大力发展高端产业,提升本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位置。
近20年增长主靠房地产蓝皮书认为,中国如果继续提升自身的规模竞争力,不仅要扩大数量,还要从结构和效率上下工夫,加快经济转型。
蓝皮书指出,中国近20年的经济增长并非靠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来获得,而是靠消耗资源和扩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业膨胀发展。
这样的产业结构缺乏竞争力,必须立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结构竞争力。
中国现状强于印度力追日本蓝皮书详细比较了中美、中日、中印的竞争力。
中美相比,美国大部分领域都领先中国,尤其在经济结构、全球联系等方面优势更明显。
不过,中国在一些领域,如经济增长速度、需求潜力、国内外经济关系等方面也已经开始超越美国,取得竞争优势。
中日比较发现:日本国家竞争力长期位列前三甲,在亚洲保持了绝对领先地位;而中国国家竞争力正处于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与日本的差距正日益缩小。
中印相比,当前中国的国家竞争力总体强于印度,而印度在部分领域领先中国。
在2000年之前,中印两国的竞争力水平相当,中国在上世纪末迅速作出调整,国家竞争力得到快速提升,尤其是在2004年后,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差距开始逐渐拉大———2008年,中国国家竞争力在100个国家中排名第17,而印度排名第42。
中国优势规模效应蓝皮书指出,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有14个省份迈入万亿俱乐部,标志着中国以一省之力与他国竞争的时代正在到来。
中国应以规模优势掌握全球战略的动态制胜点,影响区域和全球市场,真正实现以市场换技术,以规模降成本。
另外,从人口规模上看,中国也有不容小觑的优势。
如果农村消费需求充分释放,中国的国内需求水平将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劲驱动力。
中国劣势创新不足蓝皮书称,目前中国的整体效率竞争力处于世界中游偏下的水平。
在创新竞争力方面,日本、韩国远远领先中国。
蓝皮书表示,中国人力资源总量虽大,但是拥有技能人才、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比例很低,高端人才指数仅是美国的1/12,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中国虽然已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大国,高校数量众多,但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缺乏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
2012年购房黄金节点预测2012年到底是不是一个买房的最好时机?2012年楼市之中有哪些的买房黄金节点?就此话题,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本地房地产市场一些权威人士与专家,请他们为购房者指点迷津。
刚需购房意愿渐抬头春节过后,打过了“年盹儿”的消费者们的购房欲望开始渐渐复苏与抬头。
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准备买房子,看了十几处房,但直到春节时还是没能下定决心,索性就把买房的事暂且搁在了一边儿,如今这年也过完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该重新思忖思忖买房的事了。
王先生说,“现在的我还是有点犹豫,一方面我急等着用房,况且再过两个月房地产淡季就过去了,不知道房价会不会涨回去,而另一方面,现在很多人都说今年房价还得降,每当听到这话,我就想再等等,看价格会不会再低点,担心自己买贵了,国家可能还会出台一些买房的优惠政策,现在买完就错过了。
”跟王先生一样,还有很多购房者正经历着诸如此类的心理纠结。
对于他们来讲,聆听来自权威专家们的建议或许是现阶段能为其拨云散雾、答疑解惑的最佳“良方”。
采访中,天津卧龙传媒公司总经理苏步超认为,今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很有可能迎来转机,总体来看,今年楼市上半年趋势是将保持惯性低迷,进入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可能会因受到新货币政策调整出台的影响,出现反弹回暖现象,价格会保持基本稳健,甚至会出现小幅度的反弹。
当记者问道今年买房的最好时机是什么时候,苏步超说,新的环境背景之下,购房者的信心会逐渐增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处于纠结、徘徊中的购房者观望情绪也会淡化,刚性需求购房者仍是大量存在的,个人判断,今年买房的最好时机一个是上半年的两会后,也就是“五一”黄金周左右,另一个是下半年的房交会,即传统的“金九银十”阶段。
在“2012买房黄金节点”这一话题上,与苏步超持有相似观点的还有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丛屹教授。
他认为,今年第二季度,房地产市场基本会趋于稳定,到了第三季度,楼市基本回稳,目前,去年很多的调控政策已经基本落实,进入到实际调整阶段,作用已经显现,但在上半年,对于开发商来讲,还没有彻彻底底“苏醒过来”,所以说今年的第二季度将是购房的最好时机。
至于今年下半年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则很难说,因为要取决于货币政策是否宽松,如果货币政策放松一些,那么下半年有可能房价还会上升。
丛屹表示,小的开发商不可能入市了,因为中小开发商有被兼并的迹象,粗放型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中小型开发商经不起楼市的这场“价格仗”就被迫转型了,而相对大的开发商土地市场早就已经见底了。
在面对记者问到今年是不是买房的最佳时机时,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部经理郭燕这样说,这个问题不能准确地回答出来“是”或者“不是”,任何时候对于不同的购房者来说,时机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刚性自住型购房者来说,要结合自己的购房需求来选择入市节点,而不能一味苦等着房价下跌才去买房,而且像“婚房”需求群体,他们的置业目标性可能相对更强,所谓的入市节点其实都是以需求为导向的,因此说也没有准确的数据。
二季度入市时机最优看来,对于“楼市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面对这些不同的声音,记者又随即采访了一位正在看房的刘先生,刘先生对记者说:“对于我这样的老百姓来说,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房价是继续下跌还是会上涨。
其实我来这看房两三次了,但到现在还没决定,想再等等看看,希望价格还能再降一点,而且买房还要仔细考虑一下房子的周边环境、社区环境、医院学校交通等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等等。
买房要考虑全面了,这可不是儿戏,白花花的银子啊!还好现在国家有政策了,能少还一点银行的贷款了。
消费者的担心源于对市场的未知,生怕出现大幅的波动从而影响到所购不动产的市场价值。
对此,天津合富辉煌市场研究部总监任炯认为,2012年楼市整体走向会平稳发展,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市场波动。
谈到购房时机时,任炯表示,今年3月份到5月份,市场的房源相对处于一个更加充裕的状态,即使成交量有所回升,但由于供需关系影响,其交易价格也不会有太大的上升幅度。
尽管就目前形势来看,开发商没有大量集中推盘,但每个月的市场中仍有一定比例的新增房源供应。
从这点上看,相比历年来讲,今年这一整年或许都将是一个比较好的买房时机。
包括下半年的8月、9月、10月这一每年的传统黄金旺季。
“据预测,2012年楼市的成交量走势可以用字母‘W’来表示。
今年楼市会延续去年比较低迷的态势,整体走向会受到中央政府比较严格的调控,整体成交量比较低迷,而观望态势还会继续影响2012年第一季度的楼市走向,第一季度过后可能会有所好转。
”这是中国房地产指数研究院钟文辉面对记者问到2012年大多数人最关心的“楼市问题”时的回答。
螺旋式发展结构被其预测为今年房地产市场的一大明显特色。
在这种市场特征下,消费者该如何权衡置业?何时为2012年购房黄金节点?钟文辉认为,今年购房的最佳时机是上半年,也就是5、6月份,这其实也是相对于下半年来说的,也就是说越早买房越好,因为下半年的情况怎么样现在还不好说,具体还要看上半年的楼市走向。
而从开发商促销、推盘的角度来说,今年入市的最好时机是3、4月份,届时的房价优惠幅度可能会比较大,从而让利到一个买房者可以普遍接受的价格。
2012,我们买不买房?一轮被喻为“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在历经一年的磨合调整期后,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变得更为扑朔迷离。
房价还会继续回落吗?楼市会不会降温?2012年该不该出手买房?这一系列问题成为许多准备买房者心中最大的疑问。
主持人:近期,我们接到不少读者的来信与电话,其中有不少表示自己正准备买房,但却拿不定主意现在是否该出手。
不知您二位最近是否也有置业的打算?马小姐:我们家去年年初拆迁以后,我就一直在留意着楼市行情,眼看着那么多的楼盘都在大力促销,我相信房价不会再上涨了,所以一直在等待,但等了快一年,房价还是没能降到我心里期望的水平线上。
张先生:房价不涨其实就相当于回落。
国家调控的本意主要也是为了通过打压投资投机型置业来抑制过快上涨的房价,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其回归到五年前、十年前的价格水平,毕竟社会经济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民的收入逐渐提高,如果房地产一夜之间跌到谷底,与市场发展的规律是违背与矛盾的。
我觉得那些还在苦苦等待房价一下子跌到自己心理预期的消费者们可以醒醒了,尤其是一些刚性需求置业者,刻意压抑自己的消费需求,很可能到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
马小姐:2008年那轮楼市调控中,很多人都抱有你这种观点,的确,最后的事实证明,房价出现了报复性反弹,但反弹的原因其实也是复杂的,况且,这次调控跟那时相比有很大差异性,虽然价格回落的速度可能没有上一轮那么惊人和迅速,但它的调整周期却比之前长了很多,直到现在,市场仍没有任何回暖的信号和迹象,我觉得还是应该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