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2月12日在深圳市南山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南山区人民政府区长刘庆生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顽强的拼搏,丰硕的成果2008年极不平凡,大事难事,悲喜交加。
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认真监督、鼎力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区居民,沉着应对严峻挑战,妥善化解各种矛盾,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解放思想、奋勇进取,基本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共克时艰,经济发展逆势而上。
实现本地生产总值1680.31亿元,增长12.1%,近年来首次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对全市的贡献率达21.5%。
人均GDP17.29万元,增长8.7%。
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8.69亿元,每度电产生GDP30.6元,万元GDP电耗、水耗分别下降11.8%和10%。
完成辖区税收总收入227.2亿元,增长17.5%。
预算内财政总收入46.84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39亿元,增长14.9%。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一、二、三产比例调整为0.1∶62.9∶37.0。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180亿元,增长14.1%。
西部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1156.49万标箱,增长5.4%。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7.16亿元,下降4.5%。
完成外贸出口总额150.51亿美元,增长11.4%,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4.2亿美元,增长7.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07亿元,增长16.2%。
旅游业总收入105亿元,与上年持平。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21.16亿元,增长16.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5%,拉动国民经济增长5.99个百分点。
一年来,我们迎难奋进,发展活力加速显现。
整合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向200家企业发放扶持资金5000万元。
投入1.15亿元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融资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120多亿元的担保融资。
争取各类扶持资金近5亿元,为中小企业获取贷款60亿元。
实施“中小企业信用培养计划”,帮助15家企业获取贷款7550万元。
全区经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155家,占全市的37.4%。
专利申请量11619件,占全市的3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8133件,占全市的43%。
全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1653户,同比增长36%。
引进4家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和11家上市企业总部,落实喜之郎总部回迁选址。
商业文化中心区核心商务区投入使用,欧洲城、益田假日广场、京基百纳如期开业,“四大商区”初步形成。
投入市、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822万元,华侨城、腾讯、华强文化科技、A8音乐集团、雅昌等一大批领军企业迅猛发展。
粤海工业村、三洋老厂房分别改造为深圳动漫城和南海意库,文化产业园区聚集效应初显。
大冲旧改提前签订框架协议,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大新校区拆迁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湾厦、水湾旧改和马家龙、茶光、永新工业区改造完成规划报批。
街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
“宝库计划”扎实推进。
百旺信工业园区全面投入使用。
一年来,我们以人为本,民生福利大幅改善。
全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78.7%,“民计民生十有工程”全面完成。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3196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对有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解决一户。
在全省率先通过“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评估。
高考成绩连续第16年居全市六区之首。
完善医院与社康“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社康中心门诊量增加38%,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
在全市率先建立人才公寓,成立全市首家特别保健中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和医疗保健等优质服务。
落实1200万元文化专项资金,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1996场。
在每个社区安排2万元老年人文体活动专项经费。
新增20条社区健身路径。
新开4家图书馆分馆。
钟表翡翠博物馆建成开馆,青铜博物馆完成设计和藏品鉴定。
覆盖全区的社区大舞台网络基本形成。
成功举办荔枝文化旅游节、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和“文博会”南山分会场各项活动。
工业区食堂建设进展顺利,形成覆盖36万劳务工的食品卫生网络。
建成初级农产品基地4万余亩,食品加工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行业水平进一步提升。
建立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网络,通过“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检查验收。
实行困难群众救助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率达100%。
发放特困救济补助120万元。
新建32家社区生育文化中心。
成立8个街道慈善联络站和98个社区慈善联络点,慈善网络基本全覆盖。
一年来,我们建管并重,城区环境大为改观。
新建和改建道路14条,完成7条“断头路”和区内地铁1、2、5号线的拆迁任务,全区道路微循环得到新的改善。
群众期盼已久的学府路西段正式贯通,前海路、公园南路等“6+1”①道路综合整治项目基本完工,东滨路二期、蛇口老街等街景改造工程全面完工。
投入3000多万元,完成18个老住宅区综合整治。
开展第三届“全民植树月”活动,实施市花推广工程,种植簕杜鹃近55万株。
推进社区公园建设,荔林公园、石鼓山公园顺利建成,7个街道获“深圳市生态街道”称号。
完成南山艺术雕塑一期工程,81座景观雕塑布局完毕。
完善防洪抢险网络,成功抵御多次台风和强降雨袭击。
推进排水管网清源行动,完成4个旧村管网改造,259个小区实现排水达标。
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月亮湾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深入推进,南山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
数字环保监控系统投入使用。
大沙河三期综合整治进展顺利。
蛇口渔港治污工程正式开工。
出台西丽库区水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政策指引,破解了困扰库区多年的环保与发展难题。
一年来,我们协调共进,和谐局面得到巩固。
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47个社区被评为省级“六好”②平安和谐社区。
社区“两委”换届圆满完成。
社区工作人员待遇进一步提高,工作条件根本改善。
探索“一格三员”③不和谐因素科学治理新模式,受到省、市充分肯定。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刑事发案率下降3.3%,出租屋发案数下降32%,140个安全文明小区实现刑事零发案。
全面排查和整治安全隐患,关闭和查封隐患场所7014家,整改隐患47697处。
人民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建成使用,领导接访包案、重大案件督办、矛盾排查调处实现制度化、经常化,源头预防和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和奥运会等敏感期进京赴省上访为零。
推行企业欠薪预警机制,有效遏制欠薪行为。
联合打击非法营运,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行政复议、人民调解、司法救助继续加强。
双拥共建再获殊荣,被授予“广东省双拥模范区”称号。
一年来,我们强政励治,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并依法报告工作,坚持向区政协报告情况,自觉接受监督。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352件,答复满意率99%,16个部门分别被评为建议、提案办理先进单位。
严格执行“两令一书”④工作制度,发出15道任务令、18份嘉奖令和2份批评书。
创新审计监督方式,政府投资审计核减8536万元。
政府投资项目概算评审核减2.2亿元。
政府招标采购节约5419万元。
行政服务大厅投入使用。
行政审批业务100%网上办理。
全年立案查处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案件8宗8人,其中大要案5宗5人。
严格落实买单制,实施行政过错责任追究31人。
统计工作更加扎实,顺利完成30多项专项调查。
政府物业管理更加规范,物业面积达226万平方米。
机关后勤服务更加精细,绿色机关创建初见成效。
基层侨联组织更加完备。
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保密工作稳步发展,区志编纂顺利推进,档案工作取得突破。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在历史罕见的困难和挑战面前,交出了一份写满艰辛、载满收获的答卷,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区人民的奋力拼搏,凝聚着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
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的全体南山居民,向给予政府工作监督和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区单位、广大企业以及关心南山发展的各界人士和外国友人,向驻区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二、深刻的启示,奋进的动力异常艰辛的2008年,让我们难以忘怀,百感交集。
面向未来,我们迫切需要从实践中总结规律,在反思中得到启示,为接受更加严峻的考验积聚前进的动力。
我们的动力,来自于直面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率先在全市启动应急机制,安全疏导30多万名滞留旅客。
“2·27”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面对惨痛教训,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心思不慌,阵脚不乱,果断处置善后事宜,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各项工作统筹并进,有条不紊。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显现之初,区委及时预警,及早部署,为我们迎战危机赢得了时间,掌握了主动。
同时,我们深入上百家企业现场办公、上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一大批实际问题。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扶持企业发展、促进结构优化的27条措施,为转危为机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们深刻体会到,区委的坚强领导,是我们直面挑战的信心所在,只要始终坚持区委的领导不动摇,就能够逢变遇乱不惊慌,沉着应对不胆怯,在乘风破浪中保持科学发展的正确航向。
我们的动力,来自于正视差距的理性和清醒。
在去年大事多、难事多的复杂情况下,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开始集中显露,甚至紧迫逼人。
在经济工作上,尽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快、见效较早,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模式的羁绊。
在社会建设上,由于城区快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社会治安、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等工作还面临较大压力。
在公共服务上,民生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群众在物质利益、社会保障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还无法完全满足。
我们深刻体会到,发展始终与问题伴生,只有解决问题才能促进发展。
面对未来更加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紧迫意识,在攻坚克难中推动南山的繁荣发展稳步向前。
我们的动力,来自于先行先试的基础和优势。
去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作为先行之地的南山区,在一届又一届领导班子、一批又一批创业者的不懈努力下,创造了雄厚的物质财富,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果没有这种长期积累的经济实力作保障,南山就不可能在去年的危机中推动经济转型发展、逆势而上。
如果没有这种艰苦创业、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南山就不可能成功破解一个个困局,攻克一道道难关。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深刻地体会到,先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品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珍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值得珍视。
作为南山新一轮发展的推动者,我们决不能甘于守成,平庸无为,而是要深怀感恩之心,勇拓发展新路,为未来奠定基础,为后人铺垫基石。
我们的动力,来自于全新使命的召唤和鞭策。
在深圳的发展蓝图上,南山的前海中心区被确定为两大城市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