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第二章练习 答案

操作系统第二章练习 答案

1.P、V 操作是 A 。


A.两条低级进程通信原语
B.两组不同的机器指令
C.两条系统调用命令
D.两条高级进程通信原语
2.设系统中有 n(n>2)个进程,且当前不在执行进程调度程序,试考虑下述4
种情况,
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 。


A.没有运行进程,有2个就绪进程,n 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B.有1个运行进程,没有就绪进程,n-1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C.有1个运行进程,有1个就绪进程,n-2个进程处理等待状态。


D.有1个运行进程,n-1个就绪进程,没有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3.若 P、V 操作的信号量 S 初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示有 B 等待进程。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4.用 V 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进程的状态变为 B 。


A.等待
B.就绪
C.运行
D.完成
5.用 P、V 操作可以解决 A 互斥问题。


A.一切
B.某些
C.正确
D.错误
6.多道程序环境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 C 为基本单位。


A.程序
B.指令
C.进程
D.作业
7.从下面对临界区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1)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代码。


(2)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代码。


(3)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通信的那段代码。


(4)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访问共享资源的那段代码。


(5)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8.(A)是一种只能由 wait 和 signal 操作所改变的整型变量,(A)可用于实现
进程的(B)和(C),(B)是排他性访问临界资源。


A:(1)控制变量;(2)锁;(3)整型信号量;(4)记录型信号量。


B:(1)同步;(2)通信;(3)调度;(4)互斥。


C:(1)同步;(2)通信;(3)调度;(4)互斥。


9.对于记录型信号量,在执行一次 wait 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当(A),当其值
为(B)时,进程阻塞。

在执行 signal 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当为(C),当其
值为(D)时,应唤醒阻塞队列中的进程。


A:(1)不变;(2)加1;(3)减1;(4)加指定数值;(5)减指定数值。


B:(1)大于0;(2)小于0;(3)大于等于0;(4)小于等于0.
C:(1)不变;(2)加1;(3)减1;(4)加指定数值;(5)减指定数值。


D:(1)大于0;(2)小于0;(3)大于等于0;(4)小于等于0.
10.用信号量 S 实现对系统中4台打印机的互斥使用,S.value 的初值应设置为
(A),若 S.value 的初值为-1,则表示 S.L 队列中有(B)个等待进程。


A:(1)1;(2)0;(3)-1;(4)4;(5)-4
B:(1)1;(2)2;(3)3;(4)4;(5)5;(6)6;(7)0。


11.试选择(A)~(D),以便能正确地描述图2.12所示的前趋关系。


最新范本,供参考!


Var a,b,c: semaphore:=0,0,0;
Begin
Parbegin
Begin S1; (A); end;
Begin S2; (B); end;
Begin
Wait(a); wait(b); S3; (C); End Begin (D); S4 end Parend End A: (1)signal(a); (2)signal(b); (3)wait(c);
S S2
1 a
b
S3
c
S4
(4)signal(c)。


B: (1)signal(a); (2)signal(b); (3)wait(c); (4)signal(c)。


C: (1)signal(a); (2)signal(b); (3)wait(c); (4)signal(c)。


D: (1)signal(a); (2)signal(b); (3)wait(c); (4)signal(c)。


12.设有10个进程共享一个互斥段,如果最多允许有1个进程进入互斥段,则所
采用的互斥信号量初值应设置为(A),而该信号量的取值范围为(B);如果最
多允许有3个进程同时进入互斥段,则所采用的互斥信号量初值应设置为(C)。


A:(1)10;(2);3;(3)1;(4)0。


B:(1)0~1;(2)-1~0;(3)1~-9;(4)0~-9。


C:(1)10;(2);3;(3)1;(4)0。


13.信号量的物理意义是当信号量值大于零时表示 可用资源的数目 ;当信号
量值小于零时,其绝对值为 因请求该资源而被阻塞的进程数目 。


14.临界资源的概念是 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 ,而临界区是指 进程
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程序代码 。


15.进程在运行过程中有三种基本状态,它们是 运行、就绪、等待。


16.进程主要由 程序段、数据段、PCB 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 PCB 是进程存
在的唯一标志。

而 程序段 部分也可以为其他进程共享。


17.系统中各进程之间逻辑上的相互制约关系称为 进程同步 。


18.若一个进程已进入临界区,其他欲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 等待。


19.将进程的 PCB 链接在一起就形成了进程队列。


20.用 P、V 操作管理临界区时,任何一个进程在进入临界区之前应调用 P 操
作,退出临界区时应调用 V 操作。


21.在多道程序系统中,进程之间存在着的不同制约关系可以划分为两类:同
步 与 互斥 。

同步 指进程间具有的一定逻辑关系; 互斥 是指进程间在使
用共享资源方面的约束关系。


22.程序顺序执行时有顺序性、封闭性 和可再现性的特点。


23.有 m 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临界资源的互斥
访问,则信号量值的变化范围是 1~ -(m-1) 。


24、同步机制应遵循的准则: 、 、 和 。

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
等待、让权等待
25、在记录型信号量机制中,S.value>0时的值表示 ;每次 wait 操作意味
着 ,因此应将 S.value ,当 S.value 时,进程应阻塞。

可用的临界
最新范本,供参考!


资源数量;申请一个临界资源;减1;小于0 26、在记录型信号量机制中,每次 signal 操作意味着 ,因此应将 S.value , 当 S.value<=0时,表示 ,此时应 。

释放一个临界资源,加1,仍有请求 该资源的进程被阻塞;唤醒相应阻塞队列中的首进程 27、在利用信号量实现进程互斥时,应将 置于 和 之间。

临界区,wait 操作,signal 操作 28、在每个进程中访问 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

为实现对它的共享,应保证 进程 进入自己的临界区,为此,在每个进程的临界区前应设置 ,临界区后 应设置 。

临界资源,互斥,进入区,退出区 29、P\V 操作必须成对 出现,有一个 P 操作就一定有一个 V 操作 。

30、临界资源是指 系统中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 ,而临界区是指 涉及到临界资源的代码段 。

31、如果 P(S1)和 P(S2)两个操作在一起,那么 P 操作的顺序至关重要,一个同 步 P 操作与一个互斥 P 操作在一起时同步 P 操作在互斥 P 操作前。

而两个 V 操作的次序无关紧要 。

32、P(S):表示申请一个资源 ; V(S)表示释放一个资源 。

信号量的初值 应该大于等于0 。

33、P、V 操作当为互斥 操作时,它们同处于同一进程;当为同步 操作时, 则不在同一进程中出现。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 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最新范本,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