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她夫妻恩爱、相濡以沫;她尊老爱幼、热心助人;她礼让邻里、团结互助;她教子有方,精心培养下一代。
她是平凡的人,但却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着人间的真爱,受到周围邻居的一致好评。
那就是宝善社区的老师。
教师退休的素珍阿姨非常热爱社会公益事业,是关心社区的热心骨干,作为她的丈夫潘师傅总是默默无闻地做好她的贤内助。
家庭里,夫妻共同配合,长期以来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把家庭布置得整洁舒适,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
她勤俭持家,从不铺张浪费,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夫妇俩总是商量着办,只要是合理的建议,都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双方都心情舒畅。
夫妻俩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她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
现在二个儿子也均已成家,一个个在工作事业上都勤奋好学,成了单位里的骨干、共产党员,为宁波的腾飞发挥着青春的光和热,小儿子还被评为了全国纺织系统劳动模范呢!在婆媳、娌妯关系上,她们也总是和睦相处,做到生活上相互关爱,心灵上处处相近,认真培养第三代,使得全家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爱如果仅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还只是狭隘的,可素珍却把这种爱延伸到亲朋邻里、社区之中。
邻居张师傅是位下肢残疾的离休干部,早年夫妻离异子女不在身边,平日常年靠一保姆照料生活。
当了解到他在精神上感到空虚时,素珍就主动与他结对,把长寿之道书籍送给他看;经常从门卫拿报纸送他到手里;经常给他讲社区、街道的新鲜事、海曙、宁波的新形势、新变化,鼓舞他对人生的信心,询问他有什么困难和要求等等。
新鲜水果上市了买来送给他品尝,过年过节时带点他咬得动的蔬菜、海鲜吃。
每到过年时保姆要提早几天回家,他女儿要大年夜才能到家,这脱节的几天素珍就顶上去管理好他的一切,使张师傅万分感激。
这样,九年如一日,她把老人视作一家人,张师傅更是从心里把她当成知心朋友,在素珍家庭的关照下张群老人一直精神充实,身体也比较好。
直到今年下半年78岁的张群老人因为身体不适住院,素珍第一时间去医院看望并和保姆一起照顾其生活,并给老人带去各种他喜欢的食品和水果,直到9月份张群老人因病情恶化而不幸去世,素珍不顾辛劳,又积极帮助其家人料理后事。
除此之外,她更是经常光顾社区的养老服务基地闻裕顺福利院,和三位老人和一位残疾青年结对,每周去看望她们。
素珍这种始终如一,在敬老、爱老、为老服务的岗位上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周围的居民。
素珍老师更是一个热心肠,几年前说已是区81890的首批义工,平时深入群众,了解居民间的真实需求和想法,做好上情下达,真正做好政府的耳朵、社会的减压器。
一旦小区有了什么事总是能看到她跑上跑下、尽力解决问题的身影。
发现法轮功传单在小区出现,她一边赶紧向社区反映,一边组织小区党员立即清理反动传单,及时刹除歪风邪气,为社区平安立了功。
邻里闹纠纷,她主动去帮助调解。
记得小区里有一对小夫妻吵架、闹离婚,并发生了多次的家庭暴力,素珍知道后与社区妇联干部一起多次上门做工作,终于将矛盾化解了,不但不再有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而且也使小夫妻俩重归于好,带着弱小的女儿又重新过上了美满的生活。
素珍老师还是一名热心的城管志愿者呢!看到小区里老年人聚会聊天没处休息,她多方联系,终于在小区绿化带边上建起了一长排的石凳,使老人们平时聊天有了好的休息场地,受到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她始终信奉一句话社区是我家城管靠大家,她自己就是这么样做的,她偶然发现宝善路口一块草坪被抄近路的人们踩出了一条人行通道,看着这个长十米、宽二米的大路,真是大刹美景!她觉得这块被人遗忘的角落与中心城区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极不和谐的一幕,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立即采取行动:每天在行人高峰时间守候在路口,对抄近路的人一个个耐心劝说、阻止,并用绳子拦在路的两端,插上自己做的告示牌请不要在草坪上走同时,她积极向区、街道城管联系,重新补种上草皮并围上了密密的灌木丛,彻底保护了这一片的绿色!除此外,素珍老师在社区中还担任着居委会成员、党委班子成员、关工委成员、青少年学生校外辅导员、楼群支部书记等职,一直为社区的各项事务忙碌着,作为育才支部书记,她积极参加社区的捐资助学、抗震救灾、慈善一日捐活动,不但自己积极带头捐款,还上门到每个党员家中进行募捐善款,是社区居民学习的榜样。
由于素珍为人谦和,家庭和睦,教子有方,又热爱各类公益事业,受到居民邻里们的一致许!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附送: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事迹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事迹第一篇: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事迹范文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事迹范文陈天文,男,汉族,群众,1949年9月生。
1965年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1981年到1991年在原平市化肥厂当装卸工,后辞职回到出生地楼板寨乡西庄村专职抚养孤残儿童至今。
201X年11月25日,山西日报一篇题为《一对农民夫妇的40个娃》以整版形式推出,立刻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文中介绍的陈天文夫妇24年来收养孤残儿童的事迹让所有人心生感动,这种不放弃、不嫌弃、不抛弃的精神不仅温暖了整个严冬,也为助人为乐精神添上了新的注解。
原平市地处山西北中部,原平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崇文尚义的精神。
陈天文生于斯,长于斯,自然而然地受到这块土地的滋养。
1989年的一天,陈天文偶然遇到一个弃儿,看到孩子哭哭啼啼的样子,心生怜悯,与妻子商量后,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将孩子抱回了家。
没想到,时隔三个月后,又收养了一个弃儿,从此便与残疾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收养孤残儿童的生活。
至今24年,累计收养残疾儿童39名。
“干一辈子好事,做一辈子好人”,这是陈天文最爱说的一句话,也是他父亲在世时经常说的一句话,陈家人做事就该坦坦荡荡,不为所图,这也是他24年来始终如一,坚持收养孤残儿童的动因。
没有接触过陈天文的人,可能无法想象收养孤残儿童的困难,这些孩子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饭需要人喂,有的送来时刚刚出生,孩子饥饿、哭喊、喂奶粉都需要照顾,这让陈天文和妻子整夜整夜无法休息。
如果孩子们有个头疼脑热,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往往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
特别是在刺骨的河水里洗大堆的衣服、屎尿布,常常冻得满手是疮。
大虎来到这个家庭时,刚刚出生,陈天文欢喜地为其起名大虎,但24年过去了,仍然完全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陈天文。
舒舒今年7岁,因病不能吞咽日常饭食,至今一直喂奶。
24年来,陈天文和老伴没有睡过囫囵觉,连吃个热饭也只是奢望。
孩子们你哭我喊,让因劳累成心脏病的老伴无暇好好休息,陈天文患先天性高度近视眼,还得一丝不苟料理好每一个孩子,为孩子们看病和上学的事情四处奔跑。
用陈天文自己的话说,那就是“都是我们的娃,一个都不想少”,可是残疾孩子大多有先天因素,在世不长,当第一个孩子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陈天文和老伴痛断肝肠,几夜未眠。
多年来的抚养,这些孩子已经成为他们的心头肉,那种无法割舍的感情让人肝肠寸断。
每年清明节,陈天文夫妇俩都要去墓地看看那些因病痛离世的孩子,带去爸爸妈妈的牵挂。
幸运的是,善良和正义永远是这个社会的主题,陈天文和妻子的付出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让他们倍感社会有大爱,人间有真情。
陈天文和妻子先后被评为“和谐家庭”,“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老伴被评为全市十大母亲,201X年被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评选为“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作为山西省唯一一位获奖代表赴京出席了颁奖典礼,陈天文收养孤残儿童的事迹还在湖南卫视“帮助微力量”中播出。
特别是201X年1月份以来,浙江大学生苏家铭多次实地了解,在杭州成立了“花儿基金会”,通过“爱心微博”为孤残儿募捐到了21.8万元善款,在西庄村购置了“花房”,让孩子们住进了新房。
陈天文有两个心愿,让孩子们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的愿望已经实现了,现在他最大心愿是能让这些孤残儿童像别的孩子一样上学读书。
陈天文24年来初衷不改,助人为乐,将爱心播撒到孤残儿童身上,先后收养39名儿童,在当地民政部门和残联的帮助下,做了一件常人不敢想、不愿做、不敢做的好事,让那些折翅的天使重新回到了父母的怀抱,重新拥有了家庭的温暖,这爱比天大,比地更宽广!第二篇: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事迹。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事迹。
xx,女,壮族,201X年7月生,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xx 县xx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年仅12岁的xx因患脑瘤去世,生前她作出无偿捐献器官的决定,使得三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
她的无私与大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她被称为“最美女孩”,她的遗愿被称为“最美遗愿”。
xx生前是一位品学兼优、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可爱女孩。
她是家人和学校的骄傲,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她和同学们关系融洽,常常主动帮助解答作业难题,打扫教室卫生。
她生活上很注意节俭,平时都是一毛、两毛地省下、攒着,几年时间竟积攒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零花钱;但有一次,她在参加慈善活动时,却毫不犹豫地捐了出去。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少年,命运却遭受了重大不幸。
201X年4月,小xx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生命危险。
第一次手术后,xx病情有所缓解。
她所在的学校获知后,师生们迅速展开爱心捐款,共募捐了201X元。
当她得知父亲收下这笔捐款后,一再坚持要把钱捐献出去,她对父亲说:“还有人比我更需要这笔钱,应该用来帮助更困难的人。
”9月初,xx的病情突然加重,医生发现她小脑里的肿瘤已扩散到其它脑组织,生命垂危,最多能活三个月。
11月初,当听说有个18岁的藏族小伙子因患有慢性肾衰竭来桂林求医,只有找到合适的肾源做移植手术才能挽救生命。
xx对父亲说:“爸爸,如果我死了,你就把我的肾捐给这个哥哥。
”父亲一下楞住了,马上表示不同意。
但xx捐献肾脏的决心已定,反复向父母亲提起这件事,希望尽自己所能给别人生的希望……慢慢的,父母亲勉强接受了。
11月16日上午,经紧急抢救无效,xx被医院诊断为脑死亡。
满怀悲痛的父母含泪签署了《无偿自愿捐献器官申请书》,帮助女儿完成最后的心愿。
随后,xx无偿自愿捐献的两个肾被移植到藏族小伙子和桂林一位患者体内,肝脏则被立即送往上海,移植给一名重症肝病患者。
小xx的生命虽然消逝了,但她用自己的大爱使三位素不相识的病患者生命得以延续。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于器官捐献者,红十字会将给予家属一定治疗费和丧葬费救助。
医院也提出给予何家一定的经济援助。
尽管xx的医药费花费10多万元,但其父母都婉言拒绝了。
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彻彻底底地做到无偿捐献,才是真正为女儿完成了心愿,才是xx助人为乐精神的最高体现。
xx荣获桂林市优秀少先队员模范、广西壮族自治区青少年道德模范、中央电视台201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第三篇:河北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王文忠事迹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王文忠事迹王文忠,男,49岁,中共党员,河北省枣强县芍药村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