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


<0.004
<5×10-4
<5×10-4
<5×10-4
<0.005
<0.005
<0.005
4.14 3.83
7.08
9.24
生活垃27圾.填7 埋场地治下水污2染3监.2测与防
•地下水污染特性及评价
•地下水本底水质
•13%
•5%
•19%
•6%
•7%
•74%
•69%
•56%
•83%
•80%
•优良
•良好
7.69 4 62.9 13.2 2.68 0.018 0.118 0.003 <2×10-4 <0.004 <5×10-4 <0.005 11.8 17.9
2010年下
7.63 4 44.4 10.4 2.44 0.007 0.193 0.002 <2×10-4 <0.004 <5×10-4 <0.005 6.86 41.4
• 《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 14848-1993
•监测结果评价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 治
•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
•监测井的设置
•采样方法
•监测指标
• 1个本底井 • 2个污染扩散井 •2个 污染监视井
• 严禁用泵抽吸 • 水样 • 用第4次水样作 • 为分析样品
• 共15项监测 • 指标
• •监测频率 • 填埋场自行检 •测 • 主管部门监督 • 性监测
•结果评价
•单项组分评价 •综合评价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 治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示意 图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 治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 单项组分评价: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1993表1所 列限值,按最差指标所属类别确定水质类别,划分为五类,分 别为I类至V类。
获水情况 场地地表条件 填埋垃圾组分 填埋场构造
• 填埋垃圾经厌氧分解会产生水分,其产生
操作规范
• 量与垃圾的组成、pH值、温度和菌种有关。
•CQESM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 治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性
•渗滤液产生量的影响因素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

垃圾渗滤液水质特性

n ——项数。
•根据F值,按下表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优良 0.80良好较好
较差
0.80~2.50 2.50~4.25 4.25~7.20
极差 >7.20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 治
•地下水污染特性及评价
•地下水本底水质
2010年上
pH 色度 硫酸盐 氯化物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氨氮
铅 镉 六价铬 汞 砷 化学需氧量 总悬浮物
•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采样方法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 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2008

•监测井和监测项目
•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 GB 16889-2008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 • 术要求》GB/T 18772-2008
•监测方案
•检测方法
•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 • • 法》GB/T 5750-2006 •
2011年上
2011年下
2012年上
8.02
7.96
7.62
2
2
2
32.4
90.3
90.9
12.5 1.92
8.5 3.49
13.6 2.94
0.013
0.003
0.007
0.147 0.000
0.136 0.000
0.143 0.000
<2×10-4
<2×10-4
<2×10-4
<0.004
<0.004
• 综合评价: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
类别,按照下表确定单位组分评价分值Fi。
类别
I
Fi
0
II
III
IV
V
1
3
6
10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 治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 按如下公式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
级别 F
•式中:

——各单项组分评分值Fi的平均值;

Fmax——各项组分评价分值Fi中的最大值;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 治
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
•渗滤液水质变化示意图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 治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 垃圾填埋场区别于焚烧发电厂的环境风险 :一是在于垃圾渗滤液的地下水污染;二 是恶臭和蚊蝇对周边居民的二次污染。
• 垃圾填埋场受修建时条件约束,防渗膜暴 露面积大、垃圾和渗滤液拦截坝容易被破 坏等,容易造成渗滤液污染。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 污染监测与防治
2020/11/26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 治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
•地下水 污染监测与防治
•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性 •2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3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4 •地下水污染特性及评价 •5 •地下水污染的防护措施 •6 •污染后的治理措施 •7 •监测治理案例
•1
•有机物 •浓度高
其中腐殖酸为小分子有机酸,和氨基酸又合成的大分子产 物,是渗滤液中长期性的最主要有机污染物。
•2
•氨氮 •浓度高
一般在500~2000mg/L之间,进入填埋后期,浓度可高达 10000mg/L。
•3
•水质 •波动大
COD、BOD5、可生化性随填埋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并逐渐 维持在较低水平。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 治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性
•渗滤液的来源
•产生量影响因素
•1.잠재 고객
•1. 直接降水
•2. 地表径流
•3. 垃圾中水分
•4. 有机物分解
• 包括降雨、降雪,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
• 来自场地表面上坡方向的径流水,地表径 • 流对渗滤液的产生量也有较大的影响。 • 包括垃圾自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 • 水中吸附的水分。
• 垃圾成分复杂,其中的建筑垃圾、金属等 易刺穿防渗膜造成地下水污染等等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 治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 由于操作不规范、人为破坏、或者自然灾 害等,而且防渗体本身可能存在缺陷或接头不 密封等现象,会因故发生开孔、破裂、解体、 动物咬啮等状况,失去防渗作用,从而使渗滤液 成为地下水的污染源。
• 渗滤液具有浓度高,流动缓慢,渗漏持续 时间长等特点,会成为地下水的集中污染源,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就很难恢复,从而严重威 胁生活和生产供水,甚至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 果。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 治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 治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 治
•较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