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三基试题及答案

中医三基试题及答案

中医三基试卷姓名: 计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0分)1.小儿指纹鲜红者,多属:A。

外感表证 B.里实热证 C。

痛症,惊风D.血络郁闭 E。

脾虚,疳积2.阳明病以“胃家实”为主要病机。

“胃家实”是指A.胃肠实证热证 B。

胃肠邪气盛实 C.胃肠燥实证D.胃肠燥热亢盛 E.胃肠热证3.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气机失调A。

气虚 B。

气陷 C.气滞 D。

气脱E。

气闭4.小儿指纹紫红,多主A.外感表证B.里热实证C.痛证、惊风D。

血络郁闭 E.脾虚、疳积5。

下列除哪一项外,都属小儿疳证的表现A。

身材娇小B.皮肤毛发干枯 C.腹胀肢瘦D。

胎黄 E.大便不调6.七情证候中,既可伤心,又可伤脾的是:A。

大喜B。

愤怒C。

悲哀D。

忧思 E.惊恐ﻫ7.与神志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

肝 B.肺 C.肾D。

脾E。

心8。

下列哪项是太阴病证的主要病机?A。

脾肾阳虚,温化失权B.脾阳不振,机能减退C.脾阳不振,水饮不化 D。

脾阳虚弱,寒湿内生E.脾阳不振,湿郁化热ﻫ9。

患者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可诊断为A。

狂证 B.癫证C。

痫证D。

中风 E.中暑10。

《脉经》的作者是:A。

李时珍 B。

华佗 C。

王叔和 D。

张仲景E.张景岳ﻫ11。

气血两虚证的舌象一般表现为A.舌淡红苔薄白B.舌淡瘦苔白腻 C.舌淡胖苔润D.舌色淡白舌体瘦薄E.舌淡苔少12。

每次诊脉的时间最佳为A.1分钟 B。

2~3分钟 C.5分钟 D.3~5分钟E。

半分钟13.下列属于相侮传变规律的是A。

心病及脾B.脾病及肝 C.脾病及心D.脾病及肾E.肾病及肺14。

正气大虚,邪气不盛,疾病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谓之A.正虚邪恋 B。

邪正相持 C.正虚邪盛 D。

正盛邪衰 E.邪正相争15。

小儿头形过小的原因主要是A.脾气虚弱 B。

肝血不足 C.心血亏损 D.肾气不足 E。

肾精不足16。

咳声轻清低微,证属:A.风寒束表 B.风热犯肺 C。

肺气亏损 D.肺阴不足E.燥邪犯肺17。

头痛烦躁,面红口苦,耳鸣胁痛,尿黄便秘,舌红苔黄燥,脉弦数,应诊断为:A.肝阳上亢证 B。

肝火炽盛证 C.肝胆湿热证D.肝阴亏虚证E。

肝风内动证18。

月经提前7天以上,量多、色红、质稠者,属于A.气虚 B。

血热 C.血虚D。

血寒 E.血瘀19。

紧脉的脉象是:A.如按琴弦B。

如按葱管 C。

如按鼓皮D。

如转绳索 E.如按刀刃20.“生痰之源”是指A.肺B.心 C。

肝 D.脾 E。

肾21.呼吸微弱而声低,气少不足以息,言语无力,属:A.少气 B。

短气C.太息D.喘气 E。

嗳气22。

下列哪项属于阴虚证的表现?A.面色萎黄 B。

咽干盗汗C。

口淡不渴D。

大便溏薄 E。

舌淡胖嫩23。

呼吸微弱,短而声低,称为A.上气 B.短气 C.气微 D.少气 E。

嗳气24。

下列哪项不见裂纹舌:A.阳气不足B.阴液亏虚C.血虚不润D.邪热炽盛E.先天舌裂25.神昏、痴呆、癫证是由于A。

痰浊上蒙清窍 B.痰迷心窍 C.痰火扰心D.饮逆于上E.痰浊内动26。

病人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或骨蒸劳热,颧红盗汗,大便干燥,尿少色黄,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证属A。

阳虚证 B。

阳盛证C。

阴虚证D.阴阳两虚证E。

亡阴证27.“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的病机体现了阴阳的什么关系A.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 C。

消长平衡D。

相互转化E。

相互交感28.下列何证表现为纳呆脘痞,呕恶身重,身热起伏,尿黄便溏,苔黄腻A。

肝胆湿热证 B。

大肠湿热证C。

脾胃湿热证D.膀胱湿热证 E.邪伏少阳证29。

“寒因寒用"治法的适应证是A.阳盛则热证B.阴盛则寒证C.阳盛格阴证D。

阴盛格阳证 E。

寒热错杂证30。

可致小便浑浊涩滞不畅等症的邪气是A。

风邪 B.寒邪 C。

暑邪 D.湿邪 E.燥邪31.劳神过度主要伤及A.肝脾B.肺脾C。

脾肾 D.心脾E。

心肾32.脉之属阴者是A.浮 B。

大 C.洪 D.涩 E。

滑33。

食少纳呆,腹长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脉弱.宜诊断为A.寒湿困脾证B.脾阳虚证C.脾气下陷证D。

肝郁脾虚证 E。

脾气虚证34。

塞因塞用治法的适应证是A.实中夹虚证 B。

虚中夹实证C。

虚实并重证D.真实假虚证E。

真虚假实证35.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阳A.滋润 B。

抑制 C.凝聚 D.收敛E。

推动36.寒证一般不与下述哪项证候兼并存在?A.风证 B。

湿证 C.痰证 D.燥证 E.暑证37.下列哪项不是瘀血的别名A.恶血B.败血 C.蓄血D.衃血 E.离经之血38。

满面红赤,舌色红绎,多属:A.阴虚 B。

湿热 C.阳浮D。

亡阴E.实热39.对辨病的下述认识哪项不对?A。

判断病种 B.确定病名 C。

把握全程规律D.认识特殊病因 E。

辨别证型40.正常声音的特点不包括:A.发声自然 B。

音调和畅 C。

亲切和蔼D.语言流畅E.言与意符41。

下述哪项不属按诊考察的内容?A。

局部的冷热B.皮肤的润燥C。

局部的颜色D.是否有肿块 E。

是否有压痛42.六经传变中“合病”的最确切涵义是下列哪项?A.由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B.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C。

阳经病证与阴经病证同时并见 D。

一经病证同时兼有他经证候E.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43.产生表证的主要原因是A。

虫兽所伤 B.六淫袭表C。

里邪出表D.劳倦所伤 E。

外邪直中44.少腹疼痛,痛经闭经,经血紫色成块,或见崩漏,为瘀血阻于A。

肝B.三焦C.胃肠 D。

冲任E.胞宫45。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是阴阳哪一关系在病理方面的体现A.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 C。

互相转化D.消长平衡E.阴阳自和46。

重阳必阴病机是指A。

阳盛格阴B。

阳损及阴C。

阴盛格阳D.由阴转阳 E。

由阳转阴47.下述哪项不是中医诊断的内容?A。

收集病情资料 B.判断健康与否 C。

作出疾病诊断D.辨别确定证名 E。

提出治疗原则48。

下述哪项属于“症状"?A。

心烦失眠B.喉中痰鸣 C.腹如舟状D.脉细无力E.舌苔薄黄49.“阳胜则阴病”的病机是指A。

阳热亢盛,热极生寒 B。

阳热亢盛,损伤阴液C.阳热偏盛,阴寒内生 D.阴液亏虚,阳气上逆E.阳热亢盛,外感寒邪50.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A.调整阴阳B。

治病求本 C.标本先后D。

调理脏腑 E.扶正祛邪51。

门诊病历应何时完成:A.入院12小时内 B.入院24小时内C.患者就诊当时D。

入院48小时内 E。

出院前24小时52.入院记录应何时完成:A。

入院12小时内B.入院24小时内C.患者就诊当时D.入院48小时内E.出院前24小时53.梦遗头晕,耳鸣,心烦而悸,舌红少苔,脉细数,应诊断为:A.心肾不交证 B。

肾气不固证 C。

心脾两虚证D.肾阴亏虚证E。

肾精不足证54。

遗精,头晕目眩,形体干瘦,舌红少苔,脉细数,应诊断为:A。

心肾不交证 B。

肾气不固证 C。

心脾两虚证D.肾阴亏虚证E。

肾精不足证55.大便秘结,唇舌淡白,脉细者,为:A。

热结便秘B。

寒凝便秘 C。

阴虚便秘D.气虚便秘 E。

血虚便秘56。

便秘,排便无力,神疲,舌淡脉弱者,为:A。

热结便秘B.寒凝便秘C。

阴虚便秘D.气虚便秘E.血虚便秘57阳虚水泛病人多见:A。

面色白浮肿B。

面萎黄虚浮C。

面色青[苍]黄D.身黄色鲜明E。

身黄色晦暗58。

肝郁脾虚病人多见:A.面色白浮肿B。

面萎黄虚浮 C.面色青[苍]黄D。

身黄色鲜明 E.身黄色晦暗59.厌食等以主要症状命名者,属于:A.本质属性式病名B。

形象寓意式病名C。

特征组合式病名D.附加条件式病名 E。

时令气候式病名60.疫痢、经行发热、慢惊风,属于:A.本质属性式病名B.形象寓意式病名C.特征组合式病名D.附加条件式病名 E。

时令气候式病名61.气血两虚或阳虚可见:A。

淡白舌B。

红舌 C。

绛舌D.紫舌 E.裂纹舌62.阴虚火旺可见:A.淡白舌B.红舌 C。

绛舌D.紫舌 E。

裂纹舌63.伤风表证的寒热特点是:A.恶寒重发热轻 B.发热重恶寒轻 C。

发热轻而恶风D.寒热往来 E.寒热俱重64。

风热表证的寒热特点是:A.恶寒重发热轻B。

发热重恶寒轻C.发热轻而恶风D.寒热往来 E。

寒热俱重65。

胃脘冷痛,呕吐清水,夹有不消化食物,畏寒肢冷,应诊断为:A。

胃气虚证 B。

胃阳虚证 C。

寒滞胃肠证D。

寒饮停胃证 E。

胃阴虚证66.恶心呕吐,脘腹冷痛,腹泻清稀,面青肢冷,苔白润,脉沉紧,应诊断为:A.胃气虚证B。

胃阳虚证C.寒滞胃肠证D。

寒饮停胃证 E。

胃阴虚证67。

五脏六腑中,脾胃在舌上分属部位是:A.舌尖 B.舌中 C。

舌边 D.舌根 E。

舌面68.五脏六腑中,肾在舌上分属部位是:A.舌尖 B。

舌中 C.舌边 D。

舌根 E。

舌面69.烦热欲去衣被,尿清长,头晕咽干,面浮红如妆,下肢怕冷,舌淡,脉浮细,为: A。

寒热错杂证B。

真热假寒证C。

真寒假热证D.表里实寒证E。

表寒里热证70.恶寒,喉中哮鸣,咳吐清稀白痰,无汗,口淡,面色淡青,苔白滑,脉弦紧。

为:A。

寒热错杂证 B.真热假寒证 C。

真寒假热证D.表里实寒证E。

表寒里热证71.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属于:A。

谵语 B.郑声 C。

独语 D.错语 E.狂言72.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叫骂詈,属于:A.谵语B。

郑声 C。

独语 D.错语 E。

狂言73.数脉的特征是:A.脉来一息四至B。

脉来一息四、五至 C.脉来一息五、六至D.脉来一息五~七至E.脉来一息七、八至74。

疾脉的特征是:A。

脉来一息四至 B。

脉来一息四、五至C.脉来一息五、六至D.脉来一息五~七至 E.脉来一息七、八至75。

浮紧脉多见于:A。

脾虚证 B.血瘀证 C.表寒证 D.表热证 E.痰火证76。

滑数脉多见于:A。

脾虚证 B.血瘀证 C。

表寒证D。

表热证 E。

痰火证77.腹部按之肌肤凉而喜温者属:A。

寒证 B.虚证 C.热证 D。

实证 E。

虚实夹杂证78。

腹部按之肌肤灼热而喜凉者属:A.寒证B.虚证 C.热证 D.实证E。

虚实夹杂证79。

阴虚所致的证候是A.实热证B.实寒证 C。

虚热证 D。

虚寒证E。

真寒假热证80.阳盛所致的证候是A。

实热证B。

实寒证 C.虚热证 D。

虚寒证 E。

真寒假热证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些证候可见心悸怔忡A。

心肾阳虚证 B.心脉痹阻证C.心肾不交证D。

心肝血虚证 E。

肾气不固证2。

下列哪些不是表里关系A。

心与心包络B。

肝与胆 C.肺与三焦D。

肾与大肠E。

脾与胃3.下列哪些属于排尿感的异常?A。

小便涩痛B.余溺不尽C.尿量减少D。

遗尿失禁 E.癃闭不通4.下列哪些属精亏神衰的失神表现?A。

精神萎靡,面色无华 B。

两目晦暗,呼吸气微C。

壮热烦躁,四肢抽搐 D。

神昏谵语,循衣摸床E。

形体羸瘦,动作艰难5.下列哪些表现可见之于阴虚的病人A。

午后热甚 B.身热不扬 C.五心烦热D.骨蒸潮热E.舌红少苔6.下列哪些是对“里邪出表”的正确认识: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