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劳务输出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19年劳务输出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劳务输出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中心在上级领导部门、局党委的领导和关怀下,严格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抓牢抓实。

通过普及提高就业意识,培养就业能力,提供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为全县广大农村青年创业和就业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1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根据年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18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的通知(富政办发[2011]6号),我局18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数为新增转移就业1900人,县外输出400人,有序输出100人,县内转移1500人,有序转移就业3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数为1900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800人,引导性培训100人,农民工培训1000人。

二、主要措施
(一)认真开展“春暖行动”为外出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及维权知识宣传。

一是在县劳动力市场大厅设立咨询点,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政策咨询;二是充分利用赶集时间开展宣传。

自今年2月以来,我中心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劳务宣传、组织工作达9次,印制并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达5000多份。

通过宣传活动激发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热情和愿望,通过诚实劳动、艰苦创业达到致富成才的目的。

(二)加大传送劳动力市场信息力度。

目前存在着许多企业有大量的用工岗位招不到工人,同时在农村又有许多青年愿意外出却找不到工作岗位的情况。

为避免造成大量的人员资源浪费,我们在寻找真实可靠用工信息向外发布的前提下,通过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邀请用工企业到我县举办用工招聘活动,让有志外出青年外出就业。

今年以来,共举办了两次大型招聘活动,87人被厦门有关企业聘用,对外发布用工信息30多条,有效解决外出就业难题。

(三)加大宣传法制法规政策力度。

目前农村青年对政府出台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许多优惠政策了解不够。

许多政策很难落实到位,从而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在外务工的农民由于对劳动法律法规知之不多,不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一些农民外出务工碰壁回乡,心灰
意冷,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造成负面影响,造成一部分农民把外出务工作为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从而影响了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我中心在进行培训过程中把宣讲有关法规政策作为重要内容来抓。

同时,穿插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务工防艾能力。

(四)加大农民工培训上力度。

帮助农民,特别是青年,提高职业技能是解决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治本之策。

目前我县农民一般都存在有文化层次低、职业技能弱、就业竞争力差等方面的不足,为此,我们下大力气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特别是初高中毕业回来的而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青年进行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以此来提高农民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自今年2月以来我中心开展各种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班达6个,培训人员达2058人。

(五)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向二、三产业转移。

充分利用我县人口多的优势,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观念,依靠自身优势,从事商业、饮食业、加工业等,以此增加收入。

三、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各项政策和服务措施的贯彻落实,我中心均圆满的完成了18年市、县下达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18年1~10月份,我县转移培训情况是:累计转移就业21230人,其中,县外省内累计转移就业8047人(含新增转移就业1320人),省外转移就业8726人(含新增转移就业1100人),县内转移就业4457人(含新增转移就业450人),有序输出2537人。

累计转移培训人数2058人;技能培训取证1758人。

(二)其他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努力做好劳务派遣工作。

18年7月我中心成立富民人力资源开发公司,今年以来,我中心按照局领导要求,定责定员做好公司劳务派遣的合同签订、五大保险代缴、劳务纠纷协调、劳务合同解除、工资代发等各项业务工作,开创了我县劳务派遣工作新局面。

至今被派遣的劳务工工作稳定,生产、生活正常,从未出现因拿不到工资而上访现象。

今年共派遣劳务工158人,其中,滇东电厂(第一发电厂)74人,滇东电厂(第二发电厂)76人,白龙山煤矿58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