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化肥用量60年增百倍

中国化肥用量60年增百倍

中国化肥用量60年增百倍作者:Mr. Chen 发布:2012-11-15 21:09 (全球化肥网)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短短几十年,我国耕地肥力出现了明显下降,全国土壤有机质平均不到1%。

而与此同时,我国化肥用量及其增长速度也令人吃惊。

据蒋高明介绍,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顷,但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434.3千克/公顷,是安全上限的1.93倍。

从其提供的我国化肥平均施用量变化图上看出,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一公顷(15亩)土地施用化肥8斤多,现在是868斤。

以百倍速度增加。

“但这些化肥的利用率仅为40%左右。

没用完,都变成了污染。

”蒋高明说。

还有一个数字让蒋高明耿耿于怀:我国工厂化养殖动物每年产生27亿吨动物粪便,约为工业固体废料的3.5倍。

但因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等原因,这些本可成为很好肥料的动物粪便并未用到应该用的地方。

结果“一方面造成农田面源污染,一方面大量制造化肥。

两者都因趋利。

受害的是耕地与消费者。

中国农田单位施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三倍•字号••欢迎发表评论2013年04月22日21:30来源:经济信息联播我们看到,从播种时的底肥,到冬季的生根肥、复合肥,再到采摘期一周一次的水溶肥,寿光的蔬菜可以说是靠“肥”当家。

但是这么多的种类,这么大量的肥料,又有多少是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呢?这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2012年我国大棚蔬菜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大棚蔬菜在丰富“菜篮子”的同时,也付出了较大的环境代价。

一起来看调查。

寿光化肥经销商刘彦军表示,什么肥也用的太多,有机肥,复合肥,冲施肥都用得很多,只要是效果好,只要是菜价格好,不怕贵,就怕效果不好寿光菜农王宝祥表示,三分之二都吸收不了刘兆辉长期关注山东地区肥料土壤情况,寿光蔬菜施肥问题更是他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

农业部黄淮海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兆辉表示,利用率氮是30% ,P是20,K 是35% ,和发达国家(70%)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利用率相对不高,对地下水有一定的污染,地下水硝酸盐有的挺高不仅在寿光,中科院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用占全球9%的土地消耗了占世界总量32%的化肥,单位面积用肥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过量施肥是全国性的问题。

由此带来的危害是粮食蔬果品质下降,口感不佳,更为严重的是,土壤中会积累下硝酸盐,过量的氮磷也会污染地下水及地表水,用富含硝酸盐的水源灌溉会使农作物中硝酸盐含量升高,而硝酸盐在人体内可能被还原成致癌物亚硝酸盐。

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寿光出现了不少种不出蔬菜的大棚,被大家称为“死棚”。

记者发现,菜农们现在也试着调整肥料的种类和用法,最普遍的就是用鸡粪做底肥。

不过专家却提醒,鸡粪也要慎用。

农业部黄淮海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兆辉告诉记者,鸡粪里边在饲料当中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实际上有些微量元素是重金属,长期大量使用鸡粪存在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的风险,有这种风险。

现在我们调查看,寿光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是在增加的,不过没有超标中国化肥用量超世界总量30% 1600万公顷耕地严重污染2012年03月13日00:31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王尔德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农村环保正在成为三农话题中的新议题。

“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环境污染、耕地质量退化,制约了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

” 九三学社的一项名为《关于推进面源污染防治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案指出。

同时,农村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据九三学社调研组统计,我国仅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年总排放量约30亿吨,有相当一部分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成为污染源。

以江苏省为例,年养殖排粪量约2000万-3000万吨之间,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0%,其余都直接排放。

《建议》也指出,农作物秸秆浪费严重。

我国每年产生约6.8亿吨的作物秸秆,有4成未能利用,堆放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有的甚至在田间付之一炬,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谁来管?尚未形成健全的农村面源污染监测制度。

“出现上述问题,与我国长期以来,对农业环境影响的认识有误,以及对农业污染重视不够有关。

”前述地方发改委官员指出。

“大多数人认为,农业是绿色部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可以美化环境,而没有意识到对环境的严重影响。

” 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王毅指出,但实际上这种认识只是对传统农业的理解,现代农业主要通过农药化肥的投入,来获得高产出,而化肥农药恰恰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

王毅介绍,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片面认为多施肥、多打药就能增加产量,并没有意识到污染会引起耕地质量退化、影响产量。

因此,出现了不讲科学盲目加大投入,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程度加重的现象。

在上述认识误区之外,《建议》指出,各级地方政府普遍存在忽视农业面源污染的倾向,认为工业和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才是重点,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无关大局,在资金投入上重工业治理、轻农业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等多个部门,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体系,没有明确规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主管部门。

”前述地方厅环保官员指出,这就导致其各自为政,缺少协调。

同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缺乏资金支持。

“尽管中央财政从2008年起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但该专项的资金量整体偏小,而且使用范围很广,真正用到农业面源污染上的很少,资金的不足已成为防治的突出问题。

”前述地方环保厅官员指出。

此外,根据《建议》,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起步晚,基础设施薄弱,监测手段和技术落后,尚未形成健全的农村面源污染监测制度,难以对农村面源污染实行有效的全程监测。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需顶层设计环保部门能否与其他部门充分沟通和协商,也是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九三学社调研组也给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建议》提出,在机制上,要理顺并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管理体制,同时建立起农业、国土、环保、水利等部门综合协调机制,提高管理效率、拓宽管理深度。

“从归口来看,理应归环保部门来管。

”前述地方发改委官员指出,环保部在生态司下设一个农村环保处,力量单薄,而且该问题牵涉面太广,环保部门能否与其他部门之间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也是难题。

“农业向来是一个复杂的战略问题,涉及到农业政策与环保政策的冲突。

” 王毅对本报分析,之前,为了保证粮食增产,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激励农民使用农药化肥的措施,例如化肥农药进口基本上免除关税,对化肥农药的销售实行价格补贴与价格控制以保证农民买得起,对农民种粮实行化肥奖励等,但“这些政策并未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那么环保部与农业部和商务部之间能否协调?不能协调只能依靠顶层设计。

”在顶层设计出台之前,九三学社建议,国家应大力推广节肥节药、使用有机肥和低毒农药、畜禽生态养殖技术。

同时,针对农业面源治理资金匮乏的问题,《建议》提出国家应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基金,通过中央财政拨款、发行生态公益彩票、接受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筹集基金,为农业面源污染提供资金保障。

在监测方面,九三学社认为,国家应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工作,由国家拨付专项资金,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尽快摸清农业面源污染底数,完善农村面源污染的基础数据建设,建立农村面源污染数据库,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报道:·环保部发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严重污染级别名次名称最新涨幅1 顺鑫农业13.77 2.53%2 登海种业26.47 1.73%3 隆平高科23.90 1.27%4 国投中鲁 6.37 1.11%5 丰乐种业9.380.21%名次名称最新跌幅1 海南橡胶 6.99-4.12%2 中农资源7.96-3.52%3 新农开发7.09-2.61%4 敦煌种业 6.36-2.60%5 万向德农9.64-1.83%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粮食增产背后代价,我国化肥农药用量全球第一中国化肥网2010-12-23 10:22:59 来源:本网论坛【大中小】【关闭】【讨论】关键词: 化肥2010年,全国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七连增”。

但有关专家表示,不可忽视农村自然生态系统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

在昨日召开的“中国水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创新研讨会”上,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雪松表示,为了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近年来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大规模施用,造成农村水环境恶化。

“随着工业和城镇生活点源污染得到逐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污染的主体。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马国霞说。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

据国家环保部此前的一项统计,我国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分别达4700万吨和130多万吨,而利用率仅为30%左右,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

水利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编制的《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实践与探索》报告也显示,中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形势严峻,主要表现为天然劣质水问题突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其中农村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包括乡镇企业污染、化肥和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集约化养殖场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落后等。

2005年水利部农水司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为3.23亿左右,其中9084万人受到水污染的影响。

2006年至2010年间,中国政府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了2.2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承诺。

但目前仍有超过1亿的农村人口喝不上干净水。

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耕地质量不断下降,而为了提高产量,又要施用更多的功效更高的化肥、农药,形成恶性循环。

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陈志群表示。

陈志群说,几十年来,水稻病虫草害的面积并没有减少,许多传统的和一些新的病虫草害仍在不断暴发。

同时,由于农业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使得农田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系统稳定性不断降低,粮食品质也遭受到很大影响。

(章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