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政治考前指导

高三政治考前指导

高三政治考前指导
◇审题技巧三步曲:
审设问→审材料→提炼知识关联点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设问要求。

关键要找出设问指向的主体、题型、知识范围、对象。

注意学会把复杂设问变成简单设问,把一题多问分解为几个熟悉的设问。

•第二步:审材料,筛选有效信息。

解读材料找准切入点要做两件事,一是在通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句号或分号进行分层分析,明确层次大意;二是找出各层次关键词或关键句作为有效信息备用。

要专门训练图表式材料的审读方法,注意不同类型图表的差异,通常表格要横向和纵向分别比较;
折线图侧重比较变化趋势和关键节点;柱状图要对比增长趋势和幅度。

(2014四川卷13、浙江卷
40、安徽卷39、重庆卷的主观题都有考查图表的解读分析综合能力)
•第三步:提炼知识关联点。

根据设问要求和各层次材料的关键词句,分别寻找对应的知识点,并在材料上分别注明。

注意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领会命题立意指向。

例析:【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出现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与此同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和犯罪行为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材料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如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机等)和信息服务(如电话、短信、微博、有线电视等)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

•近年来,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热点。

2012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市场,网民数量高达5.64亿。

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为2.2万亿元,较上年(下称“同比”)增长28%。

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4.23亿部,同比增长99%,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2113万台,同比增长31%,约占国内电视机市场的40%。

2012年,全国电话业务量同比下降5%,短信量下降20%,彩信量下降25%。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QQ、微博、微信的注册用户数和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流量则大幅增长。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特点: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大、网民数量多;信息产品消费总体发展快速,但细分产品市场发展不均衡;信息服务中的传统业务萎缩,新型业务发展迅速。

•作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生活水平;引导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提供更好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

◇答题技巧三步曲:
调用题型套路→列出作答提纲→分点组织答案
•第一步:调用题型套路。

近年高考政治试卷主观题常出现的基本题型有四大类:体现类、因果类、措施类、评析类。

•(1)体现类:呈现方式——是什么;说明了;表明了;体现了。

解答技巧——先解读材料找到信息点,从显性信息层面上概括出相关道理,要从现象上升到本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一对应材料作答。

“如何体现”必须分别指出体现该道理的现象。

•(2)因果类:呈现方式——为什么;原因;理由;依据;必要性;合理性;意义;影响。

解答技巧——从理论上回答必要性和重要性,再补充从材料中提炼的现实原因。

如果是问“影响”,则必须从正反两面回答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危害);如果是“意义”,若未指明要求哪方面对哪个主体的意义,就要从不同角度分点发散,通常遵循从经济—政治—文化、个人—企业—国家、生活—生产—整个经济、国内—国际、直接—间接等原则。

•(3)措施类:呈现方式——怎样;如何;建议;倡议。

解答技巧——先定位行为的主体,再根据知识指向、材料指向、时政举措分别作答。

要有针对性,措施和材料要统一,不要简单罗列知识点;若没有确定行为主体,则要从各个主体不同角度分别发散思考。

•(4)评析类:呈现方式——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评价);指出上述观点的问题;对上述观点或
行为、现象的看法。

解答技巧——先对观点予以判断表明态度,后肯定合理并论证观点,再指出不合理并说明原因,最后补充看法并阐明正确做法。

•第二步:列出作答提纲。

列提纲能让学生避免出现逻辑混乱、答非所问、分析不全的现象。

指导学生适当根据分值判断答题要点,按由主到次简明扼要地罗列要点关键词,以此作为组织答案的草稿。

•第三步:分点组织答案。

根据草稿提纲有条理、分层次地组织答案。

做到书写工整,表述凝练,术语规范,材料与知识融合。

注意事项
1、易混易错点、常见典型错误
•劳动者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宏观调控——政府职能
•公民——人大代表——人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制度——民主政治等
2、仍有疑点、缺漏或理解不透的主干知识,对相关考点适度拓展延伸
例如:
宏观调控——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发行国债、税率、转移支付、财政支出等
•货币政策:纸币的发行与回笼、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等
•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如何调控——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修2政府的职能……..
例如:
•有的知识只讲了“是什么、为什么”,可适当拓展至“怎么做”。

•如“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人民负责原则”等,可深入掌握其具体要求。

3、以点带面,归纳强化
例如:各模块“依法治国”知识做为热点相关的重要主干可以一起梳理归纳。

•《政治生活》:
•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一项政治义务;要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因和意义;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党——依法执政和政治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人大——行使立法权和执法监督权,做到有法可依。

•《经济生活》:企业:社会责任;劳动者和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市场经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
•《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法治”要求;中国古代传统法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法律作为文化的作用;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必要性(意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根本要求;
4、尽量发散思维,举一反三
例题:
•2012年1月厦门市高三质检卷)某村地处西北边陲,沙漠化严重。

经济发展缓慢,全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近年来,该村委会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民主议事协商、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各项制度,调动了村民参与管理和决策的积极性,广大村民对如何治理沙漠、发展经济等问题纷纷献计献策。

村委会根据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的实际,决定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因地制宜种植果树、中药材,人工饲养牛、羊、家兔等,办起果品肉类加工厂。

几年的努力,天变蓝了,山变绿了,水变清了,人民生活更富裕了,到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成为“小康示范村”。

•变式1:该村从“贫困村”到“小康示范村”的发展过程是如何做到按规律办事的。

•变式2: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该村是如何实现从“贫困村” 到“小康示范村”的变化的。

•变式3:试从小康社会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说明该村的做法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变式4: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观点简要评析该村是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治理沙漠的关系的。

→2013年福建高考39(2)
•变式5:结合材料,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角度简要分析该村做法的政治意义。

•变式6: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

•【2014.海南卷】24(1).建设美好家园,让人民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中生活。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

截至2013年,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986个。

政府还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累计约2500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