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教学基本功
板书忌烦琐冗长无重点 板书忌千篇一律无个性 板书忌讲写脱节无呼应 板书忌乱写乱画无规矩 板书忌只讲不写无作用 板书忌随写随擦无结构
(三)非言语行为
1 非言语行为是一种用手势、 表情和姿态等来交流思想、表 达感情、传递信息、进行交往 的的方法和手段。
2 类型
动态无声类:点头、面部表 情、手势、眼神等。
一、备课
备不好课一定上不好课? 备好课了不一定就能上好课?
•直接备课、间接备课 •短期备课、长期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 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怎样备课?
备课的一般方法: 三备:1.备教材。经过三个阶段: 懂 透 化。
2.备学生 3.备方法 二写:1.写教学进度计划(教学日历 2.写课时计划(教案)
2 板书的类型
从表现形式分:文字式、表格式、 图示式 从语言运用分:提纲式、词语式 从内容分:综合式、单项式 从结构分:总--分式、对比式、 提示要点式
3 板书的要求
方式上:书写规范 内容上:准确精练 层次上: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布局上:布局合理 形式上:形式多样
板书适时、少擦主体板书
板书六忌
——以目光组织好教学的全 过程:教师可用眼神向学生表示 肯定或赞赏,提醒或责备;可以 从学生眼神中把握学生的欢乐、 惊奇、疑惑、懒散、恐惧、窘迫; 可以从中悟出教学过程的正误、 快慢、深浅、详略、疏密,从而 调整教学。
教师应避免的消极注视: 盯视:视线集中于某一点易造成紧张不安 逼视:以逼迫的目光盯着学生含威胁意味 怒视:眉毛皱起双目圆瞪,容易激化矛盾 呆视:两眼无神会影响到教师威信的确立 漠视:冷漠地注视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 仰视:目光投向天空表现出逃避的心态
(7)反馈性 (8)条理清楚,主次分明 (9)通俗易懂 (10)讲究语调 (11)亲切热情 (12)礼貌文雅 (13)富有哲理性
形式上:吐字清晰、抑扬
顿挫、节奏合理、强弱得当
内容上:简明扼要、具有
科学性和逻辑性
(二)板 书
1
板书是教师运用黑板,以
凝练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传递 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是 教师口头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 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 渠道。
要注意克服非言语行为中 的“五气”:
土里土气 怪里怪气 洋里洋气 流里流气 小里小气
(四)提 问
1 从教师的最初提问(主问 题),引导出学生最初的反应 或回答,再通过师生相互作用, 引导出最终希望得到的回答, 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分析和评 价。此过程叫提问过程。
引入阶段--陈述阶段 --介入阶段--评价阶段
(4)服饰、发型
服饰要求:端庄、淳朴、大 方,不矫揉造作,穿着打扮得 体、整洁、自然,显示高雅品 位。
发型要求: 注意色、形、饰 的协调和搭配 色——不染彩发,以本色为主 形——端庄文雅,美观大方, 修饰脸型,协调体型。 饰——画龙点睛,和谐得体, 保持魅力,显示风韵。
端庄大方——形象的要求
手势在不同的空间区域里
活动有不同的意义:在肩部以 上表示宏大、张扬、理想的感 情;在肩部至腹部表示平静、 稳重、开阔的心境;在腹部以 下表示不悦、鄙夷、厌恶、憎 恨的情感。
手势要求: 准确/适时/适度
不适当的手势抠鼻子 抓耳Fra bibliotek 咬指头 捋胡须
摸眼睛 挠痒痒 扳手指 理头发
(2)面部表情
要求:庄重而又亲切、真实 而又丰富、准确而又恰当、 善用微笑。
(3)眼神交流
要求:始终与学生保持对流
——以环视组织好一堂课 的开端:教师可采取扫视、虚 视的目光,使目光滑过教室的 各个角落,环视速度不能过慢。
——上课时目光中心在倒 数第二三排位置:将全班学生 都笼罩在自己的视线之下,使 自己的目光与全班学生的目光 保持对流,眼角的余光也能兼 顾左右,从而营造亲切、融洽、 和谐的课堂气氛。
①为“教育而着装” ②过大过小过紧过松的衣服都会破坏形象 ③女人外套衬衣、裤子裙装忌醒目图案 ④不要盲目地追求时尚 ⑤确保衬衣领带、披肩围巾上无斑点污渍 ⑥穿正装西装时严禁穿毛衣
⑦不要穿多色或者大花纹的袜子;不要穿破 了洞、抽了丝的袜子;袜子要与裤子同色 ⑧男人每天刮胡子;检查有无头皮屑和落发 ⑨每天换袜子;每天洗澡;常看牙医
静态无声类:站姿、坐姿、 人际空间距离、发型、服饰等
3 作用
(1)有助于组织教学 (2)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 (3)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4)有助于增进师生感情 (5)有助于调控教学进程 (6)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4 非言语行为的要求
(1)身体动作:身体位置 的移动和身体的局部动作。
要求:要有控制(次数、 速度、自然大方);走动或 停留的位置既要方便教学,又 要符合学生心理;善用头部 动作和手势。
教学课题:xxxx • 教学目标:xxxx •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xxxx • 教学方法、手段:xxxx • 教学过程(教案最主要的部分)
……
• 课内和课后作业: xxxx • 参考资料: xxxx • 教学反思 • 附:板书
二、上课
三、其它教学基本功
(一)教学口语
1
教学口语是在一般口语的 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 职业专门用语,是师生在教学 活动中使用最频繁、信息沟通 最便利的一种语言形式。
2 表述形式
语音 语调 节奏 响度
3 类型
开讲语言:自然、简短、新奇 阐释语言:精当、生动、启发 结束语言:概括、衔接、回味
叙述性语言 描绘性语言 论证性语言 启发性语言 解释性语言
独白语言/对话语言
4 要求:
(1)科学性 (2)启发性 (3)针对性 (4)直观性 (5)教育性 (6)自控性
2 提问的类型
根据提问所达到的知识要求 来分:低级认知提问、高级认 知提问。
根据提问的目的来分:回忆 式、理解式、运用式、分析式、 综合式、评价式。
3 提问的要求
清晰与连贯 停顿与语速 指导与分配 提示与探询
------The end
教学不是工艺,而是 哲学,是艺术,是诗篇, 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 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 命与生命的对话。教学需 要用我们的热情和激情去 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