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学案【学习目标】1、能理解鲁迅对国民奴性的深刻认识和对中国历史的深刻解剖,学习鲁迅的爱国精神和伟大的人格。
2、学习作者由小见大、情理交融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1、能理解鲁迅对国民奴性的深刻认识和对中国历史的深刻解剖。
2、学习作者由小见大、情理交融的写作手法。
【学习课时】5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⑴鲁迅(1881-1936),原名,字豫才,笔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和,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1918你那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随后连续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
1921年,发表了代表作,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
1923年,集成小说集,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
鲁迅思想核心是“立人”。
“人”即“国民”,在鲁迅看来,中国国民从来就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无论是阿Q、孔乙己,还是祥林嫂、闰土。
鲁迅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改造国民的“灵魂”,使之“立”起来。
⑵作品①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②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1922-1935)③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旧事重提》)④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⑤杂文集十六部:《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⑥鲁迅小说集所收作品a《呐喊》(14):《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社戏》《药》《明天》《一件小事》《阿Q正传》《头发的故事》《风波》《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b《彷徨》(11):《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弟兄》《离婚》。
c《故事新编》:《序言》《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怀旧》2、熟识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
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
它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毒瘤,长久地跻身在国民的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作者在文中深入剖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是造成中国社会落后、国民愚昧麻木的根本原因。
作者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百姓,他在对其悲剧命运寄予深切同情的一刻,也尖锐讽刺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3、识记文体杂文:散文的一种,五四运动以来杂文十分流行。
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
4、学生利用网络查阅当时的社会现实,了解当时的历史。
二、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便当()嗜好()兑现()偕亡()折价()折腾()编纂()避难()胪欢()时日曷丧()打折了腿()边塞()敷衍塞责()塞在怀中()2、解释下列成语。
①蒸蒸日上:②心悦诚服:③朝三暮四:④直截了当:⑤数见不鲜:三、合作探究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2、释题:灯下漫笔3、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
3、第1段中,人们乐于换钞票的原因是什么?4、第2-3段中,人们不愿换钞票甚至把钞票“降格”兑银,原因又是什么?7、这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㈡研读第二部分(5-9) 1、朗读文段。
2、根据第5段,说说形成奴性人格的原因。
这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表达效果?3、第6段中的“小玩意”是指什么?4、第7段中“人”的价格指什么?“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是什么意思?“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表明了百姓的什么心态?段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5、第8段中的“奴隶规则”具体内容是什么?6、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是什么关系?三、课堂测评1、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嗜好(喜爱)勒令(强制)诚然(确定) B.治乱(稳定)固有(本来)反顾(回头看)C.不肖(骨肉相像)降格(标准)折价(折扣)D.审察(仔细看)排场(铺张)神往(高超的)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实际上______是群盗如麻,______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猾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______了天下。
A.大约纷乱收拾 B.大约变乱统治 C.大概纷乱收拾 D.大概变乱统治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虚词恰当的一组是()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______避入教堂里去了,______那些地方______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______不得。
A.则因为都而 B.则由于都而 C.就因为都却 D.就由于却却第四、五课时一、自主学习1、熟读第三部分文段。
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钞票(cāo)涨价(zhànɡ)羡慕(xiàn)不屑(xiào)B.避难(nán)嗜好(shì)兑换(duì)钦定(qìnɡ)C.秩序(zhì)杀掠(lüè)国粹(cuì)灾殃(yānɡ)D.亲戚(qì)磕头(kē)累坠(léi)纳粮(nà)3、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累赘编篡蒸蒸日上心悦成服B.恭读妇孺莫名其妙数见不鲜C.兑现发详直截了当群盗如麻D.钞票胜世纷乱致极朝三暮四二、合作探究1、朗读第三部分文段。
2、文中谈论的对象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 作者对他们分别下了什么结论?3、“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这个话里面又包含了怎样的感情?4、在鲁迅看来,天下大乱的实质是什么?5、作者把中国历史概括为哪两个时代?这两个时代分别有什么特征?其共同本质是什么?这两个时代的划分标准是什么?依据是什么?6、文中举出了哪些例子属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你能否再作些课外补充?7、第10段中,“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太绕弯子了。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观点?8、“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是指什么时代?文中“这一循环”指什么?9、从字里行间看,作者认为他当时所处的时代到底属于哪种时代?依据是什么?10、文中所说的“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为什么“于现状都已不满”?他们各自有什么治世主张?这些主张的本质是什么?11、根据第14段,说说鲁迅的历史观和先儒们的历史观有何不同?12、第15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文章结尾所说的“第三样时代”是怎样的时代?怎样才能创造“第三样”时代?13、为什么说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不值得神往?14、鲁迅生活的时代是怎样的社会现实?老百姓的愿望是什么?鲁迅又持何种态度?四、拓展延伸1、你还能举出过去的时代人们没有走出“奴隶时代”的例子吗?2、现在是21世纪了,鲁迅先生所说的“第三样时代”是不是来到了呢?你觉得你身边的人有奴性吗?四、课堂测评1、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吃四大发明的_____,在一种____的怀旧安慰中构筑自己的民族自尊心。
这种自尊心是必要的,但这种思想方法却制造着一种后顾的文化_____。
因为后顾,我们对世界的许多新变化有一种阿Q式的“我祖先比你阔多了”的_____。
这正造就了我们的长期封闭,亦造成了我们裹足不前。
A.本钱虚妄模范情结B.老本虚幻模范情绪C.老本虚妄模式情结D.本钱虚幻模式情绪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什么呢?他因为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B.俄国革命以后的藏着纸卢布的富翁,恐怕也就这样的罢;至多,不过更深更大罢了。
C.但我们也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D.我们不必入研究室,审察高超的精神文明,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五、课后作业㈠选择题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执迷亲戚羡慕蒸蒸日上B.意蕴彷徨高超心阅诚服C.阐明提炼发祥直捷了当D.行市诅咒钦定太平胜世2、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近年来,这种欺上瞒下的虚假繁荣现象不但没有得到遏制,相反还蒸蒸日上,大有蔓延之势。
B.高考之际,小李正遇感冒发烧,平时的水平根本没有发挥出来,最后只好降格以求,上了个专科学校。
C.金碧辉煌的落日映在空中,十分好看。
D.他那滔滔不绝、心悦诚服的演说,博得了阵阵掌声。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假如拿几十几百的钞票去买东西,我不知道怎样,但倘使只要买一枝笔、一盒烟卷呢,难道就付给一元钞票么?B.幸而终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几。
C.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D.“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
4、在括号里填写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两。
()(2)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
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3)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
()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三处错误的一项是()A.似乎(sì)秩序(zhì)编纂(zuǎn)数见不鲜(xiǎn)B.胪欢(lú)偕亡(xié)编撰(zhuǎn)历史循环(xín)C.妇孺(yǔ)兑现(duì)崇奉(cónɡ)心悦诚服(chén)D.奴隶(dì)嗜好(shì)行市(hánɡ)蒸蒸日上(zēnɡ)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莫名其妙名副其实不可名状不名一文B.数见不鲜数典忘祖数以百计在数难逃C.蒸蒸日上日新月异日上三竿日薄西山D.直呼其名心直口快直言不讳直言贾祸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B.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C.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