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科医学概论

全科医学概论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to General Practice(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前言全科医学是临床二级学科,是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新型医学专科。

全科医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General Practice)主要介绍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医疗、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有机结合,将个体保健与群体保健融为一体。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的思想、观念、原则以及核心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兴趣,真正理解以人为中心以及防治结合的医疗照顾新观念;懂得全科医疗服务在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功能、地位,全科医生是高素质的基层医生,是国家最急需的人才,医学生应初步认识到自己为满足国家和人民健康的需要负有相应的职责;希望他们将来能认同全科医生的工作,与全科医生密切合作;更希望他们毕业后能选择全科医疗服务、全科医学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本次使用的教材是祝墡珠主编的第四版《全科医学概论》,全书共有18章,总学时为36学时,理论学时。

本课程为校考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占总成绩的50%。

平时成绩占50%,以阶段理论测试为主。

课堂出勤占5%,阶段理论测试占45%。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第一章全科医学的历史与基本概念 2第二章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2第三章全科医学的人文精神 2第四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2第五章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2第六章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照顾 2第七章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 2第八章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 2第九章全科医学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 2第十章健康评价与健康管理 2第十一章全科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 2第十二章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 2第十三章恶性肿瘤的全科医学处理 2第十四章呼吸系统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 2第十五章糖尿病的全科医学处理 2第十六章社区急症的全科医学处理 2第十七章精神卫生问题的全科医学处理 2第十八章重点人群的全科医疗服务 2合计36 0总计36第一章全科医学的历史与基本概念目的要求1.掌握全科医学基本概念。

2.熟悉全科医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全科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了解全科医学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1.全科医学的产生与发展。

2.全科医学基本概念: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个体、家庭与社区,整合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医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专业领域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

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照顾的一种基础医疗保健的专业服务,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主要医疗形式。

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础性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

其服务内容涵盖了不同的性别、年龄的对象及其生理、心理、社会各层面的健康问题;全科医生应能在所有与健康相关的事务上,为每个服务对象当好健康代理人。

3.全科医学与相关学科关系: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及联系:服务宗旨与职责上的区别;服务内容与方式上的区别。

第二章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目的要求1.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点,全科医生工作的基本特征。

2.熟悉全科医生需处理的健康问题。

3.了解五星级医生应具备能力。

教学内容1.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科学、技术和人文统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个人—家庭—社区一体化;预防—医疗—康复整体性的原则。

2.全科医学的基本特点:基础性照顾;人性化照顾;可及性照顾;持续性照顾;综合性照顾;协调性照顾。

3.全科医生工作的基本特征:以预防为导向;以团队合作为基础;以“五星级医生”为目标。

第三章全科医学的人文精神目的要求1.掌握医学人文素质的具体要求。

2.熟悉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人文精神。

3.了解人文科学兴起背景。

教学内容1.概述: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人文科学兴起的科学技术背景: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

人文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忧患意识,新的人文主义思潮。

人文精神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理性觉识、理论阐释和实践规范。

2.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人文精神。

3.医学人文素质的具体要求: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目的要求1.掌握全科医生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及全科医疗的问诊方式。

2.熟悉健康信念模式与健康照顾。

3.了解医学模式。

教学内容1.病人与疾病是两个不同的关注中心:医生的关注中心;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

2.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1)全科医生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2)以患者为中心的接诊模式—LEARN模式;(3)全科医疗问诊方式---BATHE问诊方法。

3.健康信念模式与健康照顾。

(1)健康的概念: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2)健康信念模式—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第五章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目的要求1.掌握家庭的定义和家庭照顾中的三级预防。

2.熟悉家庭的功能和结构以及家庭评估。

3.了解家庭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1.家庭与健康的关系。

2.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家庭照顾中的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1.生活方式相关问题指导2.健康维护3.家庭生活教育;第二级预防:医患共同监测健康,心理咨询鼓励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监督遵医性,治疗及管理。

第三级预防:慢性病成员,持续性管理,督促遵医性,指导适当的活动能力。

3.家庭评估:针对原因不明、与家庭相关的个体、家庭健康问题进行评估。

4.家庭治疗:对家庭的功能、角色、互动模式的调适,涉及心理、行为问题的治疗。

家庭治疗以家庭为对象,通过对家庭所有成员的协调,达到家庭和谐、功能运转正常。

第六章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照顾目的要求1.掌握社区医学和社区诊断概念。

2.熟悉影响社区人群健康的因素。

3.了解社区调查步骤。

教学内容1.社区医学:通常采用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方法进行社区调查,做出社区诊断,确定社区群众健康问题及其医疗保健的需求,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2.影响社区人群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生活方式及行为;健康照顾系统。

3.社区诊断: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其一是社区医疗,其二是社区诊断。

以社区诊断评估社区的健康问题,制定卫生计划,实施群体干预的措施,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改善社区人群的健康面貌,提升整体的健康水平。

第七章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目的要求1.掌握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特点。

2.熟悉常见健康问题及其诊断策略与处理原则。

3.了解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思考。

教学内容1.什么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的意义;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特点;以问题为导向的个体健康照顾;以问题为导向的群体健康照顾。

2.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思考。

3.常见健康问题及其诊断策略与处理原则。

4.以问题为导向的临床策略。

第八章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目的要求1.掌握临床预防医学的概念及一般原则。

2.熟悉临床预防医学服务的内容与方法。

3.了解以预防为先导的社区居民自我保健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1.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观念;全科医生提供预防服务的优势;三级预防原则与策略。

3.以预防为先导的社区居民自我保健:健康行为的培养,预防疾病、自我诊断、自我治疗以及在医疗机构诊治后的继续治疗和康复活动等。

第九章全科医学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目的要求1.掌握沟通的基本原则。

2.熟悉医患沟通的目的及技巧。

3.了解医患关系模式。

教学内容1.医患关系及其基础:(1)医患关系的模式:医生权威式;患者自主式;医生及患者道德模式。

(2)医患关系的决定因素:医生的态度;患者的态度。

(3)良好医患关系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医生自身职业满意度。

2.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主要途径:(1)全科医疗中医患沟通的特点:注意探求真实的就诊原因;注意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注意疾病与患者家庭的关系。

(2)沟通的基本原则:真诚原则;共情原则;平等原则;尊重原则;共同参与原则。

(3)沟通的艺术:语言沟通艺术;非语言沟通的艺术。

(4)与特殊患者的沟通:儿童;青少年;老年人;预后不良者;疑病倾向者;充满愤怒的患者;骄傲自大的患者;依赖性很强的患者。

(5)沟通的评估:治疗的顺从性;关系的持续性。

第十章健康评价与健康管理目的要求1.掌握健康评价与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健康评价和健康管理的方法和步骤。

2.熟悉健康评价与健康管理的内容。

3.了解健康评价与健康管理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健康评价是指通过健康检查取得数据后,科学地评估被检者或被检人群的综合健康状况,并提出恰当的建议。

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为核心(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弘扬“治未病”的传统思想,应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医学服务过程。

2.健康评价与健康管理的内容:根据不同因素分类,可按疾病类别、危险因素程度、不同职业人群、管理人群、功能属性、不同生命时期、健康状态等划分。

根据侧重点;生活方式、需求、疾病、灾难性病伤、残疾、人群健康等管理。

3.健康评价和健康管理的方法和步骤:第一步了解你的健康;第二步进行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第三步进行健康干预。

健康教育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健康促进指个人与其家庭、社会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健康信息管理:个体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

4.健康评价与健康管理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全科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目的要求1.掌握全科医学研究的内容。

2.熟悉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了解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教学内容1.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2.全科医学的科学研究:(1)范畴:全科医学基础理论研究;教育研究和临床医疗服务研究。

(2)全科医学研究的内容:全科医学临床问题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卫生服务研究,全科医学教育研究,行为学、心理学及社会学方面的研究,人类学研究。

(3)开展全科医学研究的基础:循证医学基础,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基础,社会学和社区医学基础,卫生经济学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