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体健康监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人体健康监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最近几年国内的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便携式多参数人体生理信号监测仪以及远程监测系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已经逐渐建立起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的“家庭一社区一医院”三层远程监测系统。
参考文献
[1]张毅刚,彭喜元,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7-94
[2]王兆安,刘进军,等.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63-177.
[7]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5-88
[8] 贾振国.DS1820 及高精度温度测量的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00(1):58-59.
[9]陈传虞,刘明.LED驱动芯片工作原理与电路设计[器集成电路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4
3、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最近几年,在国外,一种以传感器网络构成的人体生理信号监测仪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种传感器网络散布于一种人体可穿戴的表面看起来很普通的衣服。当人们穿着这种特制衣服的时候,他们的人体生理信号通过无线的方式传输到PC系统中,PC系统可以对人体的状态进行无间断的记录。当人体出现异常状况的时候,PC系统会发出报警信号。如果需要远程监控,可以将监测到的信号,通过局域网传输到Internet上。但是这种传感器网络构成的人体生理信号监测仪器并没有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设计就提出一套生命机能检测系统,用于个人自主健康管理,以防治流行性病毒扩散,并以实用性、经济性、可靠性与方便携带性为设计目标,期能达到大众化需求的商业目标。
2、课题研究意义
人体生理信号主要包括有心电、脉搏、呼吸、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有创血压、呼吸二氧化碳、心输出量、脑电、肌电、眼电视网膜电、眼震电、胃电等。人体生理信号是生命的象征,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终止。测量人体生理信号技术就是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各种人体生理信号,通过有创或无创的方法获得各种信息,加以分析、综合和研究,服务于临床[2]。人体不同的生理信号,能反映相应部位的身体变化,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将生理参数检护从大型医院扩展到社区医院以及患者家中是很有意义的。人体生理信息种类繁多,心电信号(Electrocardiogram,ECG)、脉搏信号(Pulse wave)能反映人体心脏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变化,在临床健康观察和疾病诊断中十分重要,并且从生命信息科学的角度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3]。所以利用单片机设计一个便携式人体健康监测系统,希望可以帮助医生提供初步的诊断依据,能更好的为医生和人们提供方便,而且该设计也具有很大的市场经济价值。
西北民族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便携式人体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班级:13自动化2班
姓名:马伟
学号:P31804094
指导教师:魏晓娟
填表日期 :2016.12
二〇一六 年12月
姓名
马伟
开题时间
2016.12
学制
四年
专业
自动化
指导教师
魏晓娟
论文题目:
便携式人体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第一部分
1、课题研究目的
(2)国内研究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体生理监护仪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电子仪器问世后,世界各大医疗仪器的生产厂家竟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监护系统的开发、生产与销售,促进了监护系统的发展和普及。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起冠心病监护病房,重症监护室,脑疾患者监护室,在手术室,分娩室,康复室内等一些专科病房加强了监护措施。但是国内监护系统的科研、生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精、尖的监护设备大部分依赖于国外进口,价格比较昂贵,中小医院无力购买,严重影响了监护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4]。
第二部分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根据所选设计方向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便携式人体健康监测系统设计的发展现状和一般系统所实现的功能。熟悉protle和prutues单片机仿真软件应用。
(2)模拟仿真法:根据系统硬件原理图利用protues软件将原理图画出来。仿真过程中要认真检查程序和原理图的错误并进行修改,最终确定模拟仿真能否达到需要的功能。
近年来不明流行病毒横行,加上跨国移动日益频繁,造成病毒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且快速,常会在短期内造成大范围流行,已足以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自主性的健康管理越来越受重视。生命机能常被指为体温、血压、脉搏等,当这些生命机能有所变异时,往往代表人体出现异状,须进一步检查,尤其在2003年SARS扩大传染期间,发烧为病毒传染的分界点,以公共卫生病理学来说,体温对于控制病毒传染极为重要。本生命机能检测系统将针对体温、血压、脉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资料做长期分析,当生理机能有一定程度变异时提出适当警示,让使用者更了解自身生理变化,也能给医生提供诊断时初步的依据[1]。
(3)实验验证法:按照原理图把实物焊接好,烧入程序,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实物是否能够达到设计目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还需要重新对程序和各个硬件模块进行测试查找原因,最终达到设计目的并完成设计。
2、研究手段
确定模拟仿真能达到需要的功能后,按照原理图把实物焊接好,烧入程序,运行系统。打开开关按钮,调整好之后看显示屏幕上是否能正常显示人体的健康参数,再检测超出人体健康的数值范围时,报警系统是否会发出警报。如果一切都能正常显示,那么证明设计符合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如果不能实现这些功能,那就需要检查实物的焊接布线和程序的烧录是否存在问题。如有问题则需进行修改调整以达到设计要求和目的。
[3]刘继光.人体脉搏信号的采集装置[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06:120-130
[4] 戴梅萼,史嘉权,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97-308
[5]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1-14
[6] 李全利.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13
3、课题重点研究问题:
(1)主系统结构组成以及各个模块电路的搭建;
(2)人体生理信息检测与分析系统的硬件数字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