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呼吸机及附件清洗消毒指南说明“全球患者安全联盟”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作为患者安全目标的首项主题活动。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构成中,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不仅所占比例大,且呈现出增高的趋势。
为实现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目标,解决与呼吸机有关的各种可能引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规范呼吸机应用过程中各环节的清洁消毒工作流程及管理;进而有效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指南。
目录第一部分:呼吸机的基础知识一、呼吸机的基本结构1、呼吸机的基本单元⑴动力系统⑵控制系统⑶通气源⑷输出气路及气路部件2、呼吸机的基本组件及相关耗材二、呼吸机的通气模式三、呼吸机的类型与功能1、按应用范围分类2、按工作方式分类3、按功能分类4、按通气频率高低分类5、按转换方式分类6、其他分类方式四、呼吸机的维护与保养、日常保养12、定期检查第二部分:呼吸机的临床应用一、呼吸机的备用阶段1、专人管理,规范呼吸机的备用状态。
2、呼吸机需要定期通电测试,检查呼吸机是否处于正常备用状态。
二、呼吸机应用过程中的环节控制1、使用前的控制2、气体温湿化的控制3、气路密闭性的控制4、报警系统的控制5、感染的控制三、呼吸治疗师的普及第三部分:呼吸机的清洗消毒一、呼吸机清洗消毒的原则二、呼吸机外表面及支撑臂的清洁与消毒三、呼吸机管路及湿化罐的清洗与消毒(一)清洗消毒方法选择1、化学消毒液浸泡法2、热力机械清洗消毒法3、气体熏蒸法:环氧乙烷灭菌法(二)人工与机械清洗消毒法的应用(三)应具备的硬件设施1、供应室统一清洗消毒2、使用科室清洗消毒(四)供应室的集中收送模式(五)清洗消毒效果的质量监测四、呼吸机配件的清洗与消毒1、气源过滤网2、流量传感器3、呼气阀4、模拟肺5、简易呼吸器6、温度传感器7、呼吸机内部的细菌过滤器8、呼吸滤器第四部分:呼吸机的安全管理一、呼吸机的管理模式1、集中式管理⑴设立呼吸机管理中心,统一管理⑵面向全员科室租借⑶特殊科室自行管理2、分散式管理二、健全呼吸机管理制度、工作常规与流程三、呼吸机使用人员的培训四、与呼吸机相关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持续改进1. 与气管插管、套管有关的不良事件及处理与防范2.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引发的不良事件及处理与防范3、呼吸机故障所致的不良事件及处理与防范第一部分:呼吸机的基础知识使得呼吸机的功能高精度生物传感器的出现及微处理技术引入机械通气领域,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日益完善。
呼吸机大多数是由主机、混合器、湿化器、患者管路和空气压缩机组成。
一、呼吸机的基本结构1、呼吸机的基本单元⑴动力系统:将高压气源和电源转换成为安全可用动力,驱动呼吸机运行的系统。
⑵控制系统:是控制通气源和呼气阀交替开放或关闭.周期输出气体的自动操作系统。
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引入,使周期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组合出多种通气模式。
⑶通气源:是接受控制系统指令,调节输出气流率或容量.将驱动能源转换为通气气流的功能单元,并反馈所监测到的气流、容量等到控制系统,是各类呼吸机区别最大的部分。
分为压力型通气源和容量型通气源两类。
①压力型通气源具有较高的压强,必须具备控制开关(通气阀)和流率调节装置限定气流。
通气阀开放时,通气源以高压向低压释放气体的形式完成肺通气②容量型通气源容量通气源由变形容器(贮气囊或风箱)和驱动装置相组成。
容器内没有高压强,由容器外驱动装置(电机或驱动通气机)压缩变形容器,以容积转移的形式完成肺通气。
容量通气源具有容量限定的性质,在容量通气源与肺之间不设置通气阀和流率调节装置,完全由容器外驱动装置确定通气特性。
⑷输出气路及气路部件:包括呼吸机内部以及呼吸机与患者之间所有的连接管道,重点部件包括:空氧混合器,湿化器和雾化器, 呼吸机外部管道,呼气未正压(PEEP)装置。
①空气~氧气混合器的功能是完成空气和氧气的混合及吸入氧浓度的调节和潮气量的控制,是呼吸机空气和氧气混合比例控制的装置,将一定浓度的氧气气源根据病情变化进行适当调整,输送到呼吸机主机。
②湿化器是向气管插管患者提供加温加湿气体的装置,患者吸气时气流经过湿化罐带走水蒸气,达到湿化的目的。
湿化器的温度一般设置在32~37℃。
③雾化器是将液体药物进行雾化处理的装置,原理是使用超声晶体的振动或高压力射流将液体药物转换成细的水雾,通常用作药物吸人治疗。
④呼吸机外部管道的作用是将经过湿化或雾化的气体提供给患者.同时将患者呼出的气体通过呼吸活瓣直接排出。
外部管道还要将呼吸信号反馈给主机,以达到同步呼吸,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换气效能。
⑤呼气未正压(PEEP)是一种重要的呼气管理技术。
特点是呼气末期气道压不为零(不与大气压平衡),通气CPAP也称技术与间歇正压通气并用时不会出现气道压为零或负压情况,PEEP 保持一定气道内正压2、呼吸机的基本组件及相关耗材包括:主机、压缩机、支撑臂、电源线、气源线(空气及氧气连接管)、加温湿化罐、病人呼吸回路(螺纹管、集水杯、各种接头)、温控线、呼气阀、传感器、呼吸滤器、细菌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网、防尘网、模拟肺、加压面罩、简易呼吸器等。
二、呼吸机的通气模式包括:强制通气(CV)、辅助通气(A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手动呼吸(MV)通气、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每分钟指令通气(MMV)、自动流速调节(AutoⅡOW)等通气模式和功能。
近两年,出现了减少医生劳动强度以智能化脱机为目标的高级功能(如Smart care等),使呼吸机的应用日益广泛。
三、呼吸机的类型与功能1、按应用范围分类:①成人呼吸机:潮气量为200-4000ml;②小儿呼吸机:潮气量为2-400ml;③通用型呼吸机:潮气量10-4000ml。
2、按工作方式分类分为气动气控、电动电控、气动电控三大类。
其中,气动电控型呼吸机采用计算机技术高精确度的流量、压力传感器和比例阀、电磁阀的控制技术,有呼吸机力学监测和氧气浓度及气源压力监测能力,自带或选配显示屏,属于高档呼吸机,价格较高。
3、按功能分类:简易型、多功能型、智能化型和麻醉型呼吸机。
4、按通气频率高低分类:常频呼吸机、高频喷射呼吸机、高频振荡呼吸机(频率在500次/min以上)。
5、按转换方式分类①定容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潮气量而切换。
②定压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压力峰值而切换(与限压不同,限压是气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继续送气并不切换)。
③定时型呼吸机:吸气转换为呼气是:通过时间参数(吸气时间)来确定。
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定时、限压、恒流式呼吸机,这种呼吸机保留了定时型及定容型呼吸机:能在气道阻力增加和肺顺应性下降时仍能保证通气量的特点,又具有由于压力峰值受限制而不容易造成气压伤的优点,吸气时间、呼气时间、(气道持续CPAP、(间歇指令通气)IMV 吸呼比、吸气平台的大小、氧浓度大小均可调节,同时还可提供正压通气)等通气方式,是目前最适合婴儿、新生儿、早产儿的呼吸机。
6、其他分类方式:如压力方式分为正压呼吸机和负压呼吸机;按驱动气体回路可分为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呼吸机;专门由于无创通气治疗的无创呼吸机(NCPAP)等。
四、呼吸机的维护与保养1、日常保养:一般由使用者进行。
⑴主机的维护保养:呼吸机使用一次后,无论时间长短,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都要进行清洁。
⑵制定详尽的检测常规⑶建立正确的主机启动关闭程序顺序。
主机电源应在气源接通后方可启动,即先启动空气压缩泵电源和打开氧气,待氧气和空气的压力平衡,气源的报警声消失后,才能打开主机电源,呼吸机的关机顺序正好与之相反,即先关主机电源,再关闭气源。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由专业人员进行,保障呼吸机的机械运转正常。
专人管理呼吸机,保证各种管道消毒后备用;仪器外部保持清洁。
第二部分:呼吸机的临床应用一、呼吸机的备用阶段1、专人管理,规范呼吸机的备用状态。
呼吸机属贵重精密仪器,成本高,应实行专管共用,故应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进行管理,经消毒、装机、检测、校正、登记后的呼吸机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需套上防尘罩,并在显著位置上挂上标明“已消毒备用”字样的标牌,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光处,随时准备用于临床患者。
2、呼吸机需要定期通电测试,检查呼吸机是否处于正常备用状态。
⑴漏气检查:检查呼吸机的进气系统,接口有无漏气。
进气系统包括中心供氧接头或氧气瓶与减压阀接口、供氧高压管与呼吸机连接处有无松动、吸气阀与呼气阀内部管道、与患者连接的回路大部分。
检查方法通常采用耳听手摸、观察是否压力下降、设定不同容量潮气量等方法。
⑵报警系统检测:采用调节潮气量、设定不同参数报警上、下限来检测呼吸机的声、光报警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⑶检测呼吸机的输出功能:如呼吸模式、PEEP功能、FiO 、呼吸频率、潮气量等是否准确可靠。
⑷检查湿化器加温及调节温度功能是否正常。
,压力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45 MPa.0~35.0检查氧气减压阀,呼吸机的氧源减压后的压力应为⑸呼吸机报警。
⑹定期检查氧电池,氧电池主要监测患者吸入的氧浓度,当氧电池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不能如实的反映患者吸入的氧浓度,严重可能导致氧中毒性肺损伤,对新生儿及儿童的氧浓度监测尤其重要。
更换氧电池后要进行定标校准。
⑺定期检查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内有污迹会导致设定潮气量与呼气量偏差过大。
流量传感器是特殊电子零件,发现其内有污迹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损坏其性能,因而只能用75%的酒精或放人加酶的清水中浸泡后,取出并自然晾干,切忌用力甩干或烘干,必要时更换。
⑻每半年定期应用呼吸机监测仪进行参数监测、校准,对维修、更换配件后的呼吸机应在维修完毕后即对其进行参数监测、校准,保证呼吸机使用中各项设定参数准确、可靠。
⑼建立呼吸机使用登记本,做好记录,将各种维修、更换、校正记录详细备案,如记录维修的部位、误差或损坏程度、时间、更换零部件的名称、时间、数量等,以便核查。
二、呼吸机应用过程中的环节控制1、使用前的控制在备用呼吸机用于患者之前,应对其进行一系列安全检查。
检查时先接通电源、气源,并接好呼吸机外部管道湿化器以及模拟肺,然后通电试机,此时观察呼吸机有无异常报警发生。
机器进入正常运行模式后,可根据需要设定各项呼吸参数值,并观察机器所显示的呼吸参数测量值与设定值是否保持一致。
上述检查完成后,待机器运行5分钟,再观察各项参数值是否保持稳定,以判断机器性能是否稳定,从而决定其是否可以投入使用。
2、气体温湿化的控制湿化罐内液体只能用无菌的蒸馏水或注射用水,以避免液体形成结晶物,影响和损坏加温湿化器的功能。
注意检查调温器的性能,保护温控传感器,密切观察温度报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