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季度基本公卫考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50分)
1、根据《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规定的服务内容和要求,在健康教育需求评估的基础上,制订出本辖区健康教育__________________,并撰写出年度计划书。
2、卫生院应提供五项健康教育服务:即提供健康教育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及以上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________天进行接种。
4、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暂住在当地时间≥_______个月,由暂住地接种单位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卡(薄);无预防接种证者需同时建立、补办预防接种证。
5、0-6岁儿童健康管理规定对0-6岁儿童共开展_______次健康服务。
其中一岁内(含1周岁)检查_______次。
6、新生儿两病筛查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时间和次数以婴儿需要为准,一般一昼夜不应少于_______次。
满月测量体重,若体重增长低于______克,要寻找原因,进行喂养指导,两周后随访。
8、卫生监督协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五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计划生育相关信息报告。
9、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报告中需要紧急报告的范围:⑴凡中毒人数超过_______人及以上或死亡_______人及以上的;⑵凡事故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及城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且一次中毒人数_______以上的。
10、对于由医务人员督导的患者,医务人员至少_______记录1次对患者的随访评估结果;对于由家庭成员督导的患者,基层医部卫生机构要在患者的强化期或注射期内_______随访1次,继续期内_______随访1次。
11、新生儿访视中如皮肤上咖啡牛奶班数量超过_______个,大小超过_______CM,建议转诊。
二、单项选择题(16分)
1、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水质检测中,要求游离氯在集中式供水设施出水口≥_______mg/L,龙头水≥_______mg/L。
()
A、0.3,0.05
B、0.5,0.03
C、0.05,0.3
D、0.03,0.5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诊在24小时内有_______例以上可能与共同饮用水史有关的集中病例时,立即报告卫生监督机构。
A、2
B、3
C、4
D、5
3、健康档案中接诊记录按照SOAP的形式对就诊患者进行描述,其
中O指()
A、主观资料
B、客观资料
C、对健康问题的评估
D、对健康问题的处置计划
4、健康素养指()
A、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B、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行动,鼓励人们采纳健康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C、个人获取、理解、处理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有利于健康的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D、运用传播、教育、指导、说服、鼓励、限制等方法和手段,帮助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自觉采纳健康行为,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5、以下说明错误的是()
A、接种单位在接收第一类疫苗或购进第二类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索取由药品检定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B、接种单位在接收疫苗时,应对疫苗品种、剂型、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供货单位、生产厂家等进行核对,做好记录,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C、疫苗出入库登记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D、疫苗的报废需统一回收至县级以上疾控机构,在同级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监督下销毁,并保留记录2年。
6、以下选项不属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的是 ( )
A.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记录表
B.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
D.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
7、居民健康档案编码中最后5位编码为 ( )
A.居民家庭序号编码
B.乡镇(街道)编码
C.村委会或居委会编码
D.居民个人序号编码
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分级1级为 ( )
A.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B.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C.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D.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多选题(20分)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要求包括()
A、真实性
B、科学性
C、完整性
D、连续性
E、可用性
2、关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包括()
A、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进行补种
B、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C、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
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D、如果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时间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第一类疫苗的接种。
3、在疫苗冷链管理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储存疫苗的冷链设备进行温度记录,记录保存2年备查。
B、冰箱应安装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摆放平整,避免震动。
1个房间安装3台以上冰箱时,应安装空调或排气风扇。
C、冰箱的上部和散热面要分别留有≥30CM、10CM的空间。
D、冰箱蒸发器结霜厚度≥4CM时要及时除霜。
4、关于儿童口服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新生儿出院后即可开始口服维生素D,每日400-500IU。
B、早产儿生后即加服维生素D,每日800-1000IU,3个月改为
400-500IU
C、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针对新生儿进食奶类中的钙量未达到300mg,可加服钙至300mg。
D、维生素D安全性好,口服剂量大对儿童也无影响。
5、关于身长(身高)测量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3岁以下儿童测量身长应采用卧式身长测量仪;
B、2岁以上若能配合测量身高则可使用立式测量仪;
C、3岁以上采取立式测量仪测量身高,测量时应做到三贴(两肩胛间、臀部、双足根),测量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D、身长、体重、头围测量是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的几项测理指标。
6、对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随访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病情稳定患者3个月随访
B、对于病情基本稳定患者,视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2周时随访,若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者,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
C、对于病情基本稳定患者,视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2周时随访,若处理后病情未达到稳定者,1个月时随访。
D、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
7、抗精神病药使用原则是()
A、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全病程治疗”
B、小剂量开始
C、维持治疗
D、单药应用
E、个性化治疗
8、关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说法正确的是()
A、首次给药剂量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第一天的给药剂量不超过常用的有效治疗剂量的1/3。
B、首次给药剂理逐步递增药物剂量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来确定是否达到有效治疗量,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不能完全按照药物说明
书上规定的治疗剂量,若患者出现睡眠明显改善、轻微的手指震颤、或情绪趋于稳定,往往是已经达到有效治疗剂量的参考依据。
C、维持治疗的时间,一般认为第一次发作(初发)后,用药维持治疗2年,如患者第二次发病(即第一次复发),维持治疗时间应不少于5年,如患者为第二次复发,则不宜轻易停药。
D、发生肢体僵直、震颤、流口水等锥体外系反应时通常加服苯海索缓解症状。
9、血瘀质的特征包括()
A、血行不畅,以肤色晦暗、舌质紫黯为表现
B、心理特征为易烦、健忘
C、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D、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五迟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
B、五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五软以痿软无力为主症
C、小儿周岁前后头项软弱下垂为头项软、咀嚼无力,时流清涎为口软,手臂不能握举为手软,2-3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为足软,皮宽肌肉松软无力为肌肉软。
D、1-2岁还不会说话为语迟,牙齿届时未出或出之甚少为齿迟。
四、简答题(14分)
1、预防接种“三查七对”内容(10分)
2、列举老年人八种中医偏颇体质。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