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源基本知识培训

放射源基本知识培训


什么是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
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 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 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 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 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 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等。
基本概念

1. 电离辐射:是指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电离辐射 可以从原子或分子里面电离出至少一个电子。电离辐射是一切能 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 2.活度:也叫衰变率,指样品在单位时间内衰变掉的原子数。 单位为贝克(Bq),1Bq=1次放射性衰变/s
3.照射量(X):是指X射线或r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 放出来的全部电子完全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同一种符号 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单位: 库/千克 (C/kg) 实际上,不同密度或组分的物质放在同一点的空气中,即使 照射量相同,吸收剂量并不相同。如1伦琴相当于1千克空气吸 收0.0089焦耳能量,而相当于1千克人体组织吸收0.0096焦耳能量。 因此,照射量只是一种参考比较的物理量。
因此,放射源并不可怕,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 别是那些已经采取了安全保护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对人体是基 本没有危害的。
放射源防护的三大原则
(1)时间防护:不论何种照射,人体受照累计 剂量的大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接触射线时间 越长,放射危害越严重。尽量缩短从事放射性 工作时间,以达到减少受照剂量的目的。 (2)距离防护:某处的辐射剂量率与距放射源 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放射源的距离越大,该 处的剂量率越小。所以在工作中要尽量远离放 射源。来达到防护目的。 (3)屏蔽防护:就是在人与放射源之间设置一 道防护屏障。因为射线穿过原子序数大的物质,
放射源警示标志
国家标准规定,所有放射 性工作场所及放射源的包 装容器上都必须有警示标 志,标志为三叶电扇,黄 底黑色图案,图案正下方 并有文字注明“当心电离 辐射”。提醒注意识别该 标志,尽量不要接近。
放射源的分类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 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 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一)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 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二)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 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三)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 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四)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 性损伤; (五)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个人剂量计
个人剂量计一种用来测量每个受核辐射照
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所受辐射剂量的仪 器。常用的有个人剂量笔、胶片剂量计和 热释光剂量计等。 剂量笔是一个灵敏的笔形验电器,充电后, 其中涂有金属的石英丝达最大偏转。当受 到辐射作用时,验电器中气体产生电离, 使石英丝偏转角度减小,通过以伦琴刻度 的标尺可以直接读出所受的剂量,使用方 便,但环境湿度影响较大。 要求: 1、常年佩带; 2、位置在左侧胸上部(锁骨部位); 3、保持清洁,防止污染; 4、时间一般不超过90天(每年不少于4 次检测数据); 5、勿弄虚作假。
怎样识别放射源?
与一般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不一样,放 射源放出的射线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因此看不见、嗅不到、摸不着。要识 别放射源,除了根据标签以外,一定要 依靠专门的探测器才能做到。还要特别 注意,不同射线的穿透力相差很大,在 放射源的容器外面一般也很难检测到它 们。为了保证安全,必须由有经验的专 门人员采用合适的仪器来识别。


基本概念

4.吸收剂量(D): 电离辐射授与某一体积元中的物质的总能量除 以该体积的质量的商。吸收剂量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即 戈瑞(Gy)。

辐射作用于物质引起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首先决定于物质单 位质量吸收的辐射能量。因此吸收剂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但 是研究表明,辐射类型不同时,即使 同一物质吸收相同剂量,引起的 变化也不相同,特别表现在对生物损伤的程度方面。例如0.01戈瑞 快中子的剂量引起的损伤和 0.1戈瑞γ辐射的剂量引起的损伤相当, 即快中子的损伤因子为γ辐射的10倍。因此在辐射剂量学中建立了 剂量当量这种物理量。
会被吸收很多,这样达到人身体部分的辐射剂
量就减弱了。常用的屏蔽材料有铅、钢筋水泥、 铅玻璃等。
放射源包装容器
放射源一般都装在特殊设计的专用容器内,以防止对人体 造成伤害。放射源包装容器种类很多,大多为球形和圆柱形,一 般用铅、铸铁、钢、塑料、石蜡等材料制成。 因此,体积不大却异常重的金属包装的不明物体有可能就 是包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容器。

4.7 对于发射α 、低能β 、低能X射线的密封源,距附录A(规范性 附录)所示边界外5cm处的剂量当量率应小于2.5μ Sv/h。 4.8 除4.7以外的检测仪表,在不同场所使用时,距附录A(规范性 附录)所示边界外5cm和100cm处的剂量当量率应满足表1的要求。
发现或怀疑可能是放射源时,应当如何做?
5.剂量当量(H):是指考虑辐射品质及照射条件对生物效应的影 响而加权修正的吸收剂量。严格的定义是吸收剂量D、辐射品质因 子 Q和其他一切修正因子N的乘积,用H表示。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是希沃特(Sv),1Sv=1J/kg。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GBZ125-2002)
放射源的防护

放射源发射的射线有: 阿尔法射线
(α 射线)、贝塔射线(β 射线)、伽玛射线 (γ 射线)、中子射线(n射线)等,它们看 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 得到。不同的射线在物体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 同。一张厚纸可挡住 α 射线;有机玻璃、铝 等材料可有效阻挡β 射线;伽玛射线穿透能力 较强,可以用混凝土、铅等阻挡;中子射线需 用石蜡等轻质材料来阻挡。


发现无人管理的标有电离辐射标志的物体,或用铅、钢、石蜡等 制成的圆柱形或球形物体时,千万不要擅自移动,不要打开,不 要捡回家中或卖给废品收购站。 发现无人管理的闪闪发光的金属物品或金属链等不明物体时,要 迅速远离现场,千万不要移动这些物品,不要捡回家中。 当你发现有无人管理的疑似放射源物体时,可以做以下几件事: ⑴在可疑物体附近设立标志,警告他人不要靠近,尽可能立即 保护好现场,防止任何人擅自动作; ⑵立即打电话告知环保部门或公安部(公司内发现立即报告上 级领导或应急中心); ⑶ 当有关监管人员到达现场后,向他们介绍自己知道的情况和 看法,并尽可能协助监管人员处理问题。
射线介绍
射线由各种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具有特定能量的粒子或光子束流。 α
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α 射线 有很强的电离本领,这种性质既可利用,也带来一定坏处,对人体内组织破坏 能力较大,由于其质量较大,穿透能力差,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只要 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β 射线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粒子。在 空气中射程短,穿透力弱。在生物体内的电离作用较γ 射线、x射线强。 γ 射线 由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或137Cs产生。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波长很短 (0.001பைடு நூலகம்0.0001nm),穿透力强,射程远,一次可照射很多材料,而且剂量比 较均匀,危险性大,必须屏蔽(几个cm的铅板或几米厚的混凝土墙)。 X射线是由x光机产生的高能电磁波。波长比γ 射线长,射程略近,穿透力不 及γ 射线。有危险,应屏蔽(几毫米铅板)。
放射源基本知识培训
——EHS Department
什么是放射性
»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 “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大多 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 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 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 然放射性物质。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 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日常生活与放射性有关吗?
人们开始发现和认识放射性是大约100年多以前的事情,但放射性自古以来 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放射性可以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们吃的食物、 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有放射性。 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 其他来源大约只有约1%。
放射源的用途
应用领域
医用、卫生 、农林牧渔业 食品和饮料、 卷烟轻纺 纸和纸制品生产、冶金 木材加工 、 印刷和出版 橡胶生产 、 探矿和采矿 石油和煤炭加工业、 化工、 玻璃、水泥及其它非金属矿物加工业 机械制造、运输设备 建筑 、水文、公共工程、环保、电力
放射源的危害
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 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 ,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 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 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 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 少量射线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 症状,也不会伤害身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