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
1875~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
克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兴 趣。为此,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认 为,恢复古希腊奥运会的传统,对促进国际 体育运动的发展有 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 他的倡导与积极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 黎举行了首次国际体育大会。国际体育大会 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体育运动会叫做奥林匹 克运动会,并于雅典 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 会,以4年一次,轮流在各会员国举行。 到2012年,已经举行了30届奥运会。
奥运会的起源,实际上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 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 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200 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 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 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 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 兵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 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 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续不断的 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 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 "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 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奥运圣火 1934年,国际奥委会雅典会议决定恢复古 奥运会旧制,奥运会期间主体育场燃烧奥林匹克圣 火,圣火火种取自奥林匹克,采用火炬接力方式传到 主办国,在此之前1928年的第9届奥运会在荷兰的阿 姆斯特丹市 的主体比赛上自始至终有一高塔燃着 熊熊的焰火。火种用聚光镜集阳光点燃而成,然后 通过接力传送经4个国家至东道国主办地,这是奥运 会首次举行这种活动。1936年7月20日,奥林匹亚为 第11届夏季奥运会举行点火仪式后每人手持火炬跑 1公里的接力,经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8月1日传到柏林,全程3075公里,参 加接力的共有3075人,从这届起,国际奥委会正式规 定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 的仪式.此外,燃点圣火是为了纪念一次大战中牺牲 的战士,而火炬传送则象征在世界各地传播和平的 友谊。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佩洛普斯娶亲
的故事。古希腊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 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 自己比赛战车。比赛中,先后有13个青年丧生 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 孙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爱情的鼓舞 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 胜。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 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 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 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奥林匹亚的运动场不设观众席,也没有树阴遮
蔽,因为宗教原因,奥运会上不允许观众戴帽 子,人们只能从早到晚站在尘土飞扬的运动场 中间,暴晒于烈日底下。由于夏季河水断流, 井水供不应求,观众脱水、中暑的情况时有发 生。那时,希腊没有完善的排污系统,干涸的 河床成了几万人的临时厕所,垃圾就地堆放, 再加上遍地的苍蝇,卫生状况可想而知。 就是 在这样的条件下,古代奥运会连续举办了一千 多年。据说,奥运会的脏乱程度令人闻之色变, 以至于有这样一种说法——对于不服管教的奴隶, 主人会以威胁的口气对他说:再不听话,就罚 你去奥林匹亚看奥运会!
Olympic Games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
综合性运动会 。每4年一届,世界 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运动会。
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 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 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说:古 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 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宙斯的 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 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 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 夫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 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 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 在奥林匹克举行了运动会。
奥运会会歌
现代首届夏季奥运会于1896年4月6 日在雅典开幕,开幕典礼中,演奏了一曲庄严的 古典弦乐,1958年国际奥委会将它定为奥运会会 歌,会歌作曲者为希腊萨马拉斯,作词者为帕拉 马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奥运会会旗
1913年,法国顾拜旦建议设国际奥 委会会旗,并设计为白底,无边,中央从左至右有 蓝,黄,黑,绿,红5个套连圈环,依次代表欧亚非澳 美5洲,白底意指所有国家都能在自己旗帜下参 赛。1914年7月,奥林匹克大 会首次悬挂奥林匹 克旗。1970年,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评议》 第4期上对会旗赋予新含义:它象征5大洲团结, 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竞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 会上相见。
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
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获得 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从公元 前776年开始,到 公元394年止,历经1170 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禁止。
一个典型的奥运观众,如果是从雅典出发,他
必须跋山涉水穿过大半个伯罗奔尼撒半岛,沿 着一条崎岖不平的朝圣者古道,头顶地中海夏 季的炎炎烈日,步行或借助骡马的脚力,用两 个星期的时间才能走完雅典到奥林匹亚的300 多公里路程。如果来自海外殖民地,走海路则 需要更长时间。 当筋疲力尽的观众终于抵达奥 林匹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奥林匹亚基 础设施极为简陋,仅有一家稍微像样的旅店, 并且只向外交使团和官员开放,级别不够的贵 族只能自己搭帐篷解决住宿问题。至于另外8万 名普通观众——其中将近一半是兜售饮食、纪念 品的小商贩——不得不到宙斯神庙附近的旷野里 自便。于是,奥运期间这里变成了一片卫生状 况恶劣的露营地。
古代奥运会自公元前 776 年于希腊的奥林匹亚 举行以来,已经有 1200 年的历史。当时的运动项 目有五项全能(包含铁饼、标枪、跳远、赛跑和摔 跤)、赛跑、拳击、摔跤、Pankration(拳击和摔 跤的混合运动)、四轮马车赛跑和骑马。 现代奥林匹克的复兴始自 1896 年,当时希腊 的雅典举办了第一次现代奥运会,当时有来自 14 个国家的 245 名运动员参加。 此后,参赛运动员 、参赛国家和比赛项目与日俱增,在 2000 年澳大 利亚的悉尼奥运会上,有来自 199 个国家的 10,000 多名运动员参赛。 冬季体育项目最早在 1908 年添加到奥运会中,当时是花样滑冰运动。 冰球项目自 1920 年加入。在 1924 年,冬奥会第 一次在法国的查米尼斯单独举行。 自 1994 起,冬 奥会定于不和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因此目前奥运 会为每两年一届,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交替进 行。
从古代奥运会到今天,奥运已经走过了好几个
世纪,不管世事如何的变迁,不管举办地参加 选手等因素的改变,奥林匹克的精神却始终没 有改变。“Citius,Altius,Fortius”永远是每 个参赛选手乃至全人类的信念。就是“更快、 更高、更强,在今天奥林匹克宗旨、奥林匹克主 义和奥林匹克精神都已深入人心。
“更快、更高、更强”。这句格言是顾拜旦的
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亨利·迪东在其 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 说的:“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 更强。”顾拜旦借用过来,成为奥林匹克格言。 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 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 而其中的含义却非常丰富。它既是指在竞技场 上,面对强手时,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敢于斗 争,敢于胜利。也是指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 地战胜自己,向新的极限冲击。不仅如此,这 句格言还鼓励人们应该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更新,永远保持勃勃 的朝气。
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 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 运动会举 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黎民百姓 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的风景 秀丽的小镇。公元前776年在这里举行 第一届奥运会 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 192·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他成 为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 目的第一个桂冠的人。
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
以体 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奥运会为 主要活动内容, 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 德全面发展, 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在 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的国 际社会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包括以奥林匹克主 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 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为骨干的组织体系 和以奥运会为周期的活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