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用地滑坡危险性评估技术要点

建设用地滑坡危险性评估技术要点


滑坡发育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发育 阶段
滑动带及滑动面
滑坡前缘
滑坡后缘
滑坡两侧
滑坡体
变 形
阶 段
主滑段滑动带在蠕动 变形,但滑体尚未沿 滑动带位移,少数探 井及钻孔发现新滑动 面
无明显变化,未发现新 的泉点
地表或建(构)筑 物出现一条或数条 与地形等高线大体 平行的拉张裂缝, 裂缝断续分布,多 成弧形向内侧突出
二、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 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 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堆载、爆破、水库蓄( 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此外,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许多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中型滑坡
小型滑坡
古滑坡
全新世以前发生滑动的滑坡,现今整体稳定的滑坡
崩滑堆积体滑坡
发生在由崩滑等形成的块碎石堆积体中,多沿下伏基岩面滑动
堆积层 (土质) 滑坡
黄土滑坡 粘土滑坡 残坡积层滑坡
发生在黄土层中 发生在以粘性土为主的堆积层中 由花岗岩风化壳、沉积岩残坡积等构成,多为浅表层滑动
人工弃土滑坡
由人工开挖填弃渣构成,次生滑坡
近水平层状滑坡
由基岩构成。沿缓倾岩层或裂隙滑动,滑动面倾角≤10º
岩质 滑坡
顺层滑坡 切层滑坡 逆层滑坡
由基岩构成。沿顺坡岩层或裂隙面滑动 由基岩构成。滑动面与岩层层面相切。常沿倾向坡外的一组软弱面滑动 由基岩构成。沿倾向坡外的一组软弱面滑动,岩层倾向山内,滑动面与岩层层面相切
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
一、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
建设用地滑坡危险性评估
技术要点
提纲
一.滑坡的基本概念 二.我国滑坡灾情与分布特点 三.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基本要求 四.滑坡调查的技术要点 五.注意事项
什么是滑坡
指斜坡上的 岩体由于种 种原因在重 力作用下沿 一定的软弱 面(或软弱 带)整体地 向下滑动的 现象。


要 素
1-滑坡体(滑坡发生后,脱离母体的滑动部分); 2-滑坡周界(滑坡体与周围母体在平面上的分解线); 3-滑坡壁(滑坡体位移后,后方裸露在外的母体陡壁,平面上多呈弧圈装); 4-滑坡台阶(滑坡体上,由 于各段滑动速度差异所形成的错台); 5-滑动面(滑坡体相对下伏母体下滑的连续破裂界面);6-滑床 (滑坡体滑动时依附的下伏不动母体);7-滑坡舌(滑坡体前部脱离滑床形如舌状的部分);8-滑坡洼地 (滑坡体与滑坡壁或两级滑体间被拉开的沟槽状封闭洼地,可积水成潭); 9-拉张裂隙(分布于滑坡体 后部或两级滑坡体间,受拉力作用形成,呈弧形、张开状,与滑坡壁大致平行)、主裂隙(后缘周界的贯 通裂隙); -羽状裂隙、剪切裂隙(分布于滑坡中部两侧,因滑坡体下滑与相邻不动母体间相对位移,形 成剪力区并出现剪裂隙;剪力区与滑动方向大致平行,其两侧常伴声有羽毛状裂隙);-鼓张裂隙(分布于 滑坡体中前部,因滑坡下滑手阻使土体隆起,形成张开裂隙,裂隙延伸方向多与滑动方向平行,呈扇状分 布,部分与滑动方向垂直); -扇状裂隙(分布于滑坡体前部,尤以滑坡体舌部为多,由滑坡体前部向两 侧扩散,成扇形排列); 10-主滑轴线(滑坡体上滑动速度最快部分的纵向连线,它代表单个滑坡滑动的 方向);
1)岩土类型 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通常,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 构松软,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 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 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 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 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理面、岩性界面、断层发 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发生 原因
工程滑坡 自然滑坡
现今
活滑坡
稳定
程度
死滑坡
体积(万方现代)滑:坡
由于施工开挖山体或建筑物加载引起的滑坡。可以细分为:(1)工程新滑坡:由于开 挖山体或建筑物加载所形成的滑坡;(2)工程复活古滑坡:久已存在的滑坡,由于“斩腰切脚”引起复 活的滑坡
按规模分类 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产生的滑坡。按其发生的相对时代,可分为古滑坡、老滑坡、新滑坡
发生后仍继续活动的滑坡。后壁及两侧有新鲜擦痕,滑体内有开裂、鼓起或前缘有挤出等变 形迹象
发生后以停止发展,一般情况下不可能重新活动,坡体上植被较盛,常有居民点
>10现0今0正在发生滑动的滑1坡000-100 100-10 <10
发等生年代ຫໍສະໝຸດ 级名 称:特大型滑坡 大型滑坡 老滑坡
全新世以来发生滑动,现今整体稳定的滑坡
名称分类
特征说明
滑体 厚度
浅层滑坡 中层滑坡 深层滑坡
滑坡体厚度在10m以内 滑坡体厚度在10~25m之间 滑坡体厚度超过25m
运移 形式
推移式滑坡 牵引式滑坡
上部岩层滑动,挤压下部产生变形,滑动速度较快,滑体表面波状起伏,多见于有堆积物分 布的斜坡地段
下部先滑,使上部失去支撑而变形滑动。一般速度较慢,多具上小下大的塔式外貌,横向张 性裂隙发育,表面多呈阶梯状或陡坎状
3)地形地貌 只有处于一定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 水库)、海、沟的岸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 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 ,降低岩、土体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石产生 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坡(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作用最突出。


要 素
滑坡壁(丰都铁匠沟滑坡)


滑坡台地(丰都岩脚崩滑体)
圈椅状地貌(丰都翅膀岩滑坡) 滑坡舌(丰都岩脚崩滑体)




滑带(碎列岩体定向排列)(丰都上湾崩滑体)
滑坡后壁及马刀树(丰都罗家坡滑坡)


圈椅装地貌(丰都龙井河下游滑坡)
滑坡洼地与滑坡湖(忠县永兴 (Ⅱ)滑坡)
滑 坡 分 类
有关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