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压电铁电物理-王春雷yd09_14
压电铁电物理-王春雷yd09_14
Z me Z em N= = Ze Ze
wangcl@
(5-97)
30
机电六端网络: 机电六端网络 : 如图5-21所示的机电六端 网络,选速度U1、U2和电流I为自变量,力 F1、F2和电压V为因变量,它的传输方程:
F1 = Z m11 U1 + Z m12 U 2 + Z me1 I F2 = Z m 21 U1 + Z m 22 U 2 + Z me 2 I V = Z em1 U 1 + Z em 2 U 2 + Z e I
wangcl@ 13
线性机电网络 线性机电网络
电学四端网络:如图5 15所示的四端网络, 电学四端网络:如图5-15所示的四端网络, 所示的四端网络 选电流I 为自变量,电压V 选电流I1、I2为自变量,电压V1、V2为因 变量,它的传输方程: 变量,它的传输方程:
V1 = Z11 I1 + Z12 I 2 V2 = Z 21 I1 + Z 22 I 2
F1 = Z m11 U1 + Z m12 U 2 F2 = Z m 21 U1 + Z m 22 U 2
(5-92)
wangcl@ 19
图 5-17 机械四端网络
wangcl@
20
F1 = Z m11 U 1 + Z m12 U 2 F2 = Z m 21 U 1 + Z m 22 U 2
wangcl@ 21
例如图5-18所示的T型机械四端网络,它 的传输方程为:
F1 = ( Z m1 + Z m12 ) U 1 + Z m12 U 2 F2 = Z m12 U 1 + ( Z m12 + Z m 2 ) U 2
(5-93)
wangcl@
式中: 式中: 为输出端开路( 即夹住) Zm11=(F1/U1)u2=0 为输出端开路 ( 即夹住 ) 时 输入机械阻抗; 的输入机械阻抗; 为输入端开路( 即夹住) Zm12=(F1/U2)u1=0 为输入端开路 ( 即夹住 ) 时 反向转移机械阻抗; 的反向转移机械阻抗; 为输出端开路( 即夹住) Zm21=(F2/U1)u2=0 为输出端开路 ( 即夹住 ) 时 正向转移机械阻抗; 的正向转移机械阻抗; 为输入端开路( 即夹住) Zm22=(F2/U2)u1=0 为输入端开路 ( 即夹住 ) 时 输出机械阻抗。 的输出机械阻抗。
(5-86)
wangcl@
6
图 5-13 LC串联电路
wangcl@
7
dI 1 V = L + RI + ∫ Idt dt C
对于正弦电流I=I0ejωt ,代入(5-86) 式后可得:
1 I = Z e I V = jωL + R + jωC
wangcl@ 33
电学端开路和力学2 电学端开路和力学2端 开路(即夹住) 开路(即夹住)时力学 端的输出机械阻抗 输出机械阻抗; 1端的输出机械阻抗;
电学端开路和力学1 电学端开路和力学1端 开路(即夹住) 开路(即夹住)时的 转移机械阻抗 力学1 力学1端开 路和力学2 路和力学2 端开路时的 变换参数。 变换参数。
1 I = Z e I LC串联电路 V = jωL + R + jωC
LC并联电路
1 1 I = jωC + + V = GeV R jω L
wangcl@ 12
表5-1 机械量与电学量类比
机械量 力F 速度U 速度U 质量m 质量m 力阻R 力阻Rm 力顺1/K 力顺1/K 机械阻抗 Zm 电学量 一类(串联) 二类(并联) 一类(串联) 二类(并联) 电压V 电压V 电流I 电流I 电流I 电压V 电流I 电压V 电感L 电容C 电感L 电容C 电阻R 电导1/R 电阻R 电导1/R 电容C 电感L 电容C 电感L 阻抗Ze 阻抗Z 导纳Ge 导纳G
1 1 I = jωC + + V = GeV R jω L
(5-89)
比较(5-85)式、(5-87)式和(5-89) 式,可得机电类比如表5-1所示。
wangcl@ 11
机械振动
K F = jωm + R m + U = Z m U jω
K F = jωm + R m + U = Z m U (5-85) jω
wangcl@ 5
某LC串联电路,如图5-13所示,其中电 感为L,电容为C,电阻为R,电流为I。 若外加电压为V,则有:
dI 1 V = L + RI + ∫ Idt dt C
式中: 式中: Zm11=(F1/U1)U2=0,I=0 为电学端开路和力学 2 端开路 ,I=0 为电学端开路和力学2 即夹住)时力学1端的输出机械阻抗 输出机械阻抗; (即夹住)时力学1端的输出机械阻抗; Zm12=(F1/U2)U1=0,I=0 为电学端开路和力学 1 端开路 ,I=0 为电学端开路和力学1 即夹住)时的转移机械阻抗 转移机械阻抗; (即夹住)时的转移机械阻抗; Zme1=(F1/I)U1=0,U2=0 为力学 1 端开路和力学 2 端开 ,U2 为力学1 端开路和力学2 路时的变换参数 其余的系数与此情况类似, 变换参数。 路时的变换参数。其余的系数与此情况类似,故 从略。 从略。
(5-90) 90)
wangcl@ 14
图 5-15 电学四端网络
wangcl@
15
V1 = Z11 I1 + Z12 I 2 V2 = Z 21 I1 + Z 22 I 2
式中: 为输出端开路时的输入电阻 输入电阻; Z11=(V1/I1)I2=0为输出端开路时的输入电阻; 为输入端开路时的反向转移阻抗 反向转移阻抗; Z12=(V1/I2)I1=0为输入端开路时的反向转移阻抗; 为输出端开路时的正向转移阻抗 正向转移阻抗; Z21=(V2/I1)I2=0为输出端开路时的正向转移阻抗; Z22=(V2/I2)I1=0为输入端开路时的输出电阻。 为输入端开路时的输出电阻。 输出电阻
Z me Z em Z me U + F = Zm − V Ze Ze Z em 1 I=− U+ V Ze Ze
F = Z 'm U + NV 1 I = − NU + V Ze
将(5-96)式与(5-95)式比较,即得 机电变压器的转换系数N为:
34
F1 = Z m11 U 1 + Z m12 U 2 + Z me1 I F2 = Z m 21 U 1 + Z m 22 U 2 + Z me 2 I V = Z em1 U 1 + Z em 2 U 2 + Z e I
wangcl@
若选V、U1、U2为自变量,则由(5-98) 式可得到另一组传输方程:
dU m = F − R m U − kx dt
wangcl@
3
图 5-12 机械振动系统
wangcl@
4
dU m = F − R m U − kx dt
或:
dU F=m + R m U + K ∫ Udt dt
(5-84)
对于正弦运动 U = U 0 e jωt 代入(5-84)式得:
22
图 5-18 T型机械四端网络
wangcl@
23
机电四端网络: 机电四端网络:如图5-19所示的机电四端网络,选 电流I和速度U为自变量,电压V和力F为因变量, 它的传输方程:
F = Z m U + Z me I V = Z em U + Z e I
(5-94)
wangcl@
2
机电类比
某机械振动系统, 如图5 12所示 所示, 某机械振动系统 , 如图 5-12 所示 , 其中 质量为m 弹性常数为K 阻力为R 质量为m,弹性常数为K,阻力为RmU,振 动速度为U 若外界的作用力为F 动速度为 U 。 若外界的作用力为 F , 则此 系统的运动方程式为: 系统的运动方程式为:
(5-87)
wangcl@ 8
如果为LC并联电路,如图5-14所示,则有
dV V 1 I = Ic + IR + IL = C + + ∫ Vdt dt R L
(5-88)
wangcl@
9
图 5-14 LC并联电路
wangcl@
10
对于正弦电流V=V0ejωt,代入(5-88)式 后可得:
(5-98)
wangcl@ 31
图 5-21 机电六端网络
wangcl@
32
F1 = Z m11 U 1 + Z m12 U 2 + Z me1 I F2 = Z m 21 U 1 + Z m 22 U 2 + Z me 2 I V = Z em1 U 1 + Z em 2 U 2 + Z e I
wangcl@ 26
F = Z m U + Z me I V = Z em U + Z e I
若选V、U为自变量,则由(5-94)式可 得另一组传输方程:
Z me Z em Z me U + F = Zm − V Ze Ze Z em 1 I=− U+ V Ze Ze
(5-95)
wangcl@
27
例如图5-20所示的机电四端网络,它的 传输方程为:
F = Z 'm U + NV 1 I = − NU + V 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