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熏洗药1

熏洗药1

熏洗药方:
(1)活血舒筋洗药
组成:当归30、赤芍30、茜草30、透骨草30、艾叶30、川椒30、桑枝30克。

功效与适应症:跌打损伤初中晚期均可。

用法:把上药用布包裹缝成枕头形,拍平。

锅内加水,把药枕放入,水淹没药枕为止,烧开即可,拿出控下水,放凉一会至50---60度。

在患处垫上毛巾,再热敷,防止烫伤。

每次用完后,把药枕水控干,放干燥处保存待用。

熏洗热敷患处20--30分钟,药汤泡脚20分钟,每付药用7--15天。

每日一次。

(2)活血通络洗药
组成:当归30、赤芍30、茜草30、透骨草30、艾叶30、川椒30、桑枝30、干姜50、羌活30、独活30、姜黄30、红花30克。

功效与适应症:活血通络,祛风散寒。

用于跌打损伤后期,或兼有痹症者(风湿、类风湿、骨刺、关节炎等皆用此方)。

用法:风湿、骨刺等患者,
余下与(1)相同,略。

(3)消炎止痒洗药
组成:当归30、赤芍30、茜草30、透骨草30、艾叶30、川椒30、桑枝30、连翘30、黄芩30、黄柏30、桑寄生30克。

功效与适应症:活血、消炎、止痒。

用于因外敷药引起的皮肤过敏而红肿痛痒(用于因贴膏药引起的皮肤过敏)、或因跌打损伤初期肿痛发痒者,特效(不可加醋、加酒
几种治颈椎骨质增生外敷验方
方一、千年健、川牛膝、五加皮、艾叶各45克,秦艽、透骨草、伸筋草各36克,赤芍、桂枝各30克,木瓜、桑枝各90克,干姜、花椒各27克,大葱3
根(捣烂)。

一起捣碎全部药物,均匀分装于两个纱布袋里。

用陈醋半斤泡半小时,再蒸一小时。

用纱布袋在患处轮换热敷。

每次敷一小时。

日一次。

一剂药可连用八天,为一疗程。

见效而未痊愈者.可同法再敷一个疗程。

方二、中药托敷剂的组成有:透骨草12克,五加皮15克,五味子15克,山楂15克,当归12克,红花10克,赤芍12克,生地12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炮附子6克,花椒30克。

具体用法是:将上述各药装入布袋内扎紧,放在盆中.加水煎煮1 5分钟,稍晾凉,托敷于颈背部,每次30分钟,每日托敷2次,每剂药连用4次,一般10日左右即可有明显好转。

用中药托敷剂治疗颈椎骨质增生,主要是利用方中透骨草、五加皮、五味子、山楂等酸药性,舒筋展骨,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和减轻周围神经、血管的牵拉、刺激或压迫。

当归、红花、赤芍、生地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羌活、独活、防风、炮附子等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使骨质增生的肌肉韧带牵张、疼痛和神经、血管压迫、刺激等病理变化,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
善。

因此,该药止痛效果明显,关节运动功能也能恢复。

方三、颈康热敷方
药物组成: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当归、海风藤、乳香、没药、木香各15g,桑枝30g。

功效:疏风通络,活血化瘀。

主治:颈椎病经络痹阻型。

用法:炒热布包敷患部,每次半小时,每日2~3次。

方四、增生热敷粉
药物组成:红花、桃仁、松香各6g,当归、生南星、生半夏各12g,生川乌、羌活、独活各9 g,白芥子、冰片各3g,细辛、牙皂各4.5g,樟脑15g。

功效: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散寒止痛。

主治:骨质增生。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酒炒,热熨患处,凉后继续加热,每次7~8小时,每天1次。

方五、食盐热敷方
药物组成:食盐。

功效:活血散寒止痛。

主治:颈椎病,头项、胸背、肩臂、上肢酸沉麻木。

用法:炒热,每晚临睡觉前敷患处,每次30分钟。

方六、坎离砂热熨:
取麻黄、归尾、附子、透骨草、红花、干姜、桂枝、牛膝、白芷、荆芥、防风、木瓜、生艾绒、羌活、独活各等份,醋足量,用醋水各半,将药煎成浓汁,再将铁砂加热后搅拌而成,使用时加醋少许拌匀,置布袋中数分钟,自然发热,热熨颈部。

每日1~2次,连续应用至病愈为止.
方七、取川椒、桂枝、生川乌、摇边竹、鸟不落、防己、羌活、石菖蒲、当归尾各90g,红花、三七、乳香、没药各45g,苏木、鸡血藤各18g,将以上药物于50%酒精20kg中浸泡10~14天后,去滓备用。

将浸泡好的药液浸湿多层纱布,放于患处,再用电吹风加热,旋转移动,使热度均匀,防止烫伤,每次15~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