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十三讲欧洲西部——德国、法国
目标达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图中各地气温高低的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甲高于丙洋流B.乙高于丙纬度
C.甲高于丁地形D.丁高于乙海陆
解析:结合欧洲西部自然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可知C项正确。
答案:C
2.2016年1月,欧洲出现了30年不遇的严寒天气,导致这种天气的原因是() A.西风带势力反常
B.极地冷气流强烈南下
C.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增强
D.副极地低气压带位置北移
解析:B项是欧洲出现严寒天气的原因。
答案:B
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
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
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
据此完成3~4题。
3.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
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D.河湖众多,少泥沙
解析: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说明河流落差大,即地势起伏大。
答案:B
4.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
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
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
C.占用大量耕地
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
解析:由于高水头电站选址在山区,人口稀少,因而很少引发库区移民。
答案:A
读世界某国部分示意图,回答5~7题。
5.图示地区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B.中间低,四周高
C.东南高,西北低D.北高南低
解析:从河流分布来看,图示区域东南高,西北低。
答案:C
6.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从气候特点来看,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解析:④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适宜葡萄生长。
答案:D
7.影响城市②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
B.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C.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
D.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
解析:②城市为巴黎,其形成与发展和河流、地形、农业、气候等有关,和矿物能源无关。
答案:D
(2018·成都检测)荷兰位于欧洲西偏北部,因大规模填海造陆使其成为世界有名的“低地之国”,风车、奶酪、木鞋、郁金香号称荷兰“四宝”。
结合图,完成8~9题。
8.荷兰“四宝”反映()
A.风车——季风强
B.奶酪——游牧业
C.木鞋——多山的地形
D.郁金香——温和湿润
解析:风车主要利用的是西风,不是季风,A错;奶酪主要来源乳畜业,不是游牧业,B错;荷兰位于西欧偏北部,地势低洼,多条大河流经,降雨又较多,穿木鞋能防潮湿,冬季垫上稻草还能保暖,C错;温和湿润适宜鲜花生长,所以盛产郁金香,D对。
答案:D
9.影响岛链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板块运动B.洋流流向
C.径流分布D.火山喷发
解析:该地区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A错;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洋流影响泥沙的沉积,洋流方向与岛链走向一致,B对;径流分布影响泥沙主要沉积在河口,C错;板块内部火山喷发少,D错。
答案:B
读“欧洲某地剖面地形图”,B为柏林市,D为威尼斯市。
回答10~12题。
10.此地形剖面图大致是沿()
A.35°N纬线而作B.13°E经线而作
C.本初子午线而作D.40°N纬线而作
解析:图示地形剖面图纵穿欧洲西部,由地中海沿岸经阿尔卑斯山—中欧平原—波罗的海沿岸;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经过德国首都柏林的经线是13°E。
选项B正确。
答案:B
11.B地形区波状起伏的丘陵的形成主要受到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D.风化作用
解析:B处是波德平原,其地形的形成与冰川作用紧密相关。
选C正确。
答案:C
12.关于B所在国家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工业以轻工业为主②工业部门齐全,布局较均衡,近年来,工业由北部向南部扩展③农业不占主要地位,农业现代化侧重机械化和生物技术④铁、铝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大量出口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B是德国柏林,德国工业部门齐全,布局较均衡,近年来,工业由北部向南部扩展;农业不占主要地位,农业现代化侧重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煤炭资源丰富,铁需要进口。
选项B正确。
答案:B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7年10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德国每年接收的难民人数上限定为20万人。
2017年1至2月德国接收的难民人数已超过10万人。
汉堡港是德国最大的港口,基尔运河是北海和波罗的海的重要通道。
近些年来,易北河入海口水域出现了水运拥堵严重等问题。
下图为欧洲局部简图和甲、乙两地各月降水量统计图。
(1)分析甲、乙两地降水的差异及原因。
(2)评价大量难民涌入对德国产生的影响。
(3)分析易北河入海口水运拥堵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解析:(1)图示是欧洲地区,甲、乙两地都在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甲纬度较高,受西风的影响时间长,降水较多。
甲地势较高,地形雨更丰富。
乙地纬度较低,受副高影响时间长,降水较少。
乙地形相对平坦,地形雨不明显。
所以乙地降水总量比甲地少,季节变化大于甲地。
(2)从有利方面分析,大量难民涌入德国,可以增加德国的劳动力人口数量,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从不利方面看,大量人口涌入,会影响德国的社会安定。
难民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会加重社会负担。
(3)易北河入海口水域面积狭小,停泊、通航能力有限。
德国经济发达,运输量大,过往船只多。
入海口处是基尔运河,
位于内河航运与海运航线交汇处,容易造成拥堵。
治理措施是拓宽基尔运河,加大德国北部半岛东西两侧的运量。
向周边港口分流货船,以减轻港口压力。
加强货物装卸和船舶通航管理,提高运输效率。
答案:(1)乙地降水量少于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于甲地;甲地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甲地地势较高,地形雨更丰富。
(乙地纬度较低,受副高影响大;地形相对平坦,地形雨不明显)
(2)有利:增加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
不利:影响社会安定;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加重社会负担。
(3)原因:入海口水域面积狭小;经济发达,运输量大;位于内河航运与海运航线交汇处。
措施:拓宽基尔运河;向周边港口分流货船;加强货物装卸和船舶通航管理。
14.(2017·北京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
(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
(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
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
近年来,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
(4)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
解析:第(1)题,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和各类型分布状况,以及地势起伏状况等方面进行。
读图可知,匈牙利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东部主要为匈牙利大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主要为山地,南部为巴兰尼亚丘陵,地势整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
第(2)题,读图可知,巴拉顿湖位于断块山附近,断块山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巴拉顿湖主要是断层发育,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第(3)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速、流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可以结合图中甲、乙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形、气候、支流、纬度等方面差异进行描述。
读图可知,甲河段主要流经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流速较快;流域面积小;流量小;纬度较高,结冰期较长。
乙河段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流速慢;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汇水量大,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较短。
第(4)题,读图可知,匈牙利的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匈牙利的西北部(杰尔及周边城市),且各城市之间有铁路和公路
相通,交通便利;距欧洲西部发达国家较近,便于出口。
从图文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公路及铁路线较多”“历史悠久”“研发和教育机构”“零部件供应商”“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等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即可。
答案:(1)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
(2)断层发育,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3)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
(4)集中分布在匈牙利西北部。
汽车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汽车工业生产地域联系紧密;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主要面向国外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