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修一期末检测试题介绍

高中政治必修一期末检测试题介绍

期末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表是某一家的月收入来源情况:某一家当月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是( )A.32 500元B.10 000元C.26 500元D.30 000元解析:D 此题考查分配方式。

某收入为按劳分配所得,儿子、女儿和妻子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所得为20 000+6 500+3 500=30 000元。

2.(2015三中检测)2014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列为省十件民生实事之首。

省委省政府正加紧编织一覆盖全省的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

上述做法的影响路径,正确的是( ) A.扩大社会保障围→抑制通货膨胀→提高货币购买力→改善人民生活B.扩大社会保障围→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C.扩大社会保障围→调节过高收入→抑制盲目消费→稳定物价D.扩大社会保障围→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发展生产解析:B 扩大社会保障围与抑制通货膨胀没有直接的关系,A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扩大社会保障围可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但并不能调节过高收入,C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扩大社会保障围会增加社会总支出,而不是增加社会总供给,D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扩大社会保障围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进而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B正确且符合题意;选B。

3.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为此,政府应该( )①增加民生投入,提高保障水平②完善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③增加税收收入,减少财政支出④更新消费理念,提高消费水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A 本题考查政府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①②中的容符合要求。

③中容不能解决社会的公平问题,不符合题目要求;④中容的主体是居民,不符合题目关于“政府”的要求。

4.(2015一中检测)我国各地政府对房地产市场严格执行“限购令”,导致财政收入减少。

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④→②→③→①D.②→③→④→①解析:C 解答此题,注意传导路径。

正是由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严格执行“限购令”,导致了消费者减少购房,购房的减少会使房地产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开发商利润减少,减少购地,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导致财政收入减少,A、B、D均不符合这一过程,选C。

5.(2015中学)2014年8月4日,中央财政紧急拨付应急救灾综合补助10亿元,用于鲁甸地震灾区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济,地震受伤人员医疗救治等方面。

财政部的这一拨款( )①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②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③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④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B 中央财政紧急拨付应急救灾综合补助用于鲁甸地震灾区抢险救灾,是财政支出,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形成社会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因此②③符合题意;排除①④。

6.北宋司马光对于财政税收曾提到:“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

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不善治财者反此。

”所谓“养其所自来”就是培养财税源。

司马光的论述中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有( )①税收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②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③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④制定合理的社会总财富分配政策才能利国利民A.②④B.③④C.①②D.②③解析:A 材料中引用论述的重点在于“培养财税源”,即要求说明怎样保护税收的稳定和增加,这涉及教材中关于影响税收因素的知识,②④符合题目要求。

①中容说明了税收的使用,而非“来源”,不选;③中容说的是财政的作用,与题意无关。

7.(2015中学质检)口岸均价仅为17元的进口红酒,在国零售市场上平均高达562元,进口红酒批发均价为口岸均价的20倍,零售均价约为口岸均价的33.06倍,零售均价是批发价的1.7倍。

这说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 )①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③政府协调经营者的利益分配④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制定商品价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A ③“政府协调”的表述错误,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④“制定商品价格”的表述明显错误,排除;材料中17元的进口红酒,在国零售市场上平均高达562元,这说明要规市场秩序,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①②符合题意,选A。

8.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平稳,总体基本面良好,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为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这一决定( )①创新宏观调控方式,运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②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减缓经济下行压力③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④有利于拉动国市场需求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B 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是运用经济手段中的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据此可以排除①②。

降低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降低企业贷款成本,选③。

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存款收益减少,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国市场需求,选④。

9.(2015检测)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解析:D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选D。

10.漫画《缺席者》反映的是在我国农村很多地区,老人在家务农,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的现象。

这一现象( )①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②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提高城镇化质量③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失衡,不利于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④要求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转型和效益提升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D 漫画反映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凸显了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排除①。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利于城镇化质量提高,排除②,③④正确。

11.华为在2014年依托强大的专利实力上榜汤森路透“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大陆企业,并成为第一家打入Interbrand “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百强”榜单的中国品牌。

华为的成功说明( ) ①企业应该通过科技创新,形成品牌效应,促进企业发展②企业需要缩短个别劳动时间,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③企业应该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创立国际品牌④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B 企业需要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只反映华为本身的发展情况,没有说明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所以排除②④,选B。

12.(2015检测)万通铝业以9 000多万元收购意大利豪华游艇品牌“DALLA PIETA”。

裕人针织机械成功收购国际上第三大电脑横机制造商瑞士斯坦格集团……拉开浙商海外并购步伐。

在这诸多案例中我们体会到跨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喜悦,但依然会面临许多未知的课题。

这( )①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②表明经济全球化就是合作共赢的表现③需要不断创新“走出去”的形式,来趋利避害④表明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就是“走出去”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B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是双重的,有利有弊,②错误;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是必须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3.(2015一中质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住房问题是老百姓心中的大事,住房和普通的生活必需品一样,是人的一生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人口结构构成适逢20世纪60年代人的子女婚嫁高峰期,宁愿当一辈子的房奴也不租房的传统思想,使商品房的需求旺盛。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和政策的调整,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建筑材料、劳动力利润空间降低以及个别开发商囤地囤房待涨,使我国的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

高涨的房价、难以实现的住房梦成为广大中低收入者心中的痛。

(1)结合材料一,请为政府消除“广大中低收入者心中的痛”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6分)材料二进入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下滑趋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数据显示,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0 7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14 3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5%,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没有如期到来。

面对疲软的房地产市场,国房企为了取得市场的主动权,已开始缩减投资,并通过加大推盘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降价促销、加速去库存以回笼资金,部分房企开始生产面向低端群体的商品房产品或转产经营,一些房企转向国外投资。

(2)结合材料二,说明企业如何才能取得市场的主动权?(8分)材料三2014年中央财政支出预算74 880亿元,主要用于农林水支出6 487.47亿元,交通运输支出4 345.69亿元,节能环保支出2 109.0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 152.96亿元,教育支出4 133.55亿元,科学技术支出2 673.9亿元,住房保障支出2 528.69亿元,这些支出分别占到8.7%、5.8%、2.8%、9.6%、5.5%、3.6%、3.4%。

(3)分析说明我国2014年财政预算支出的经济意义。

(6分)解析:第(1)问,考查的是社会公平的实现,问题指向为政府消除“广大中低收入者心中的痛”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答本问,可以从社会公平的实现进行知识切入,但注意要针对材料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如针对居民消费观念问题,政府引导广大中低收入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针对市场暴露的弊端,国家应加强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击行为,调控房价;针对收入差距问题,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第(2)问,考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问题指向企业如何才能取得市场的主动权。

应结合材料,从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转变企业发展方式、调整产品结构、科学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等角度进行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