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试题

经济生活模拟训练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0年10月2日,小张排队买到一张价格180元的世博会指定日普通票。

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解析:选B。

解答此题要注意关键词“在这次购买活动中”。

在购买世博会门票过程中,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货币执行的职能是流通手段。

2.马克思提出:“货币作为商品价格的转瞬即逝的客观反映,只是当作自己的符号来执行职能,也能够由符号来代替。

”这一论断主要说明了()A.纸币是没有价值观念的货币B.纸币能充当衡量商品价值尺度的职能C.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D.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解析:选C。

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无价值。

本题主要强调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故选C。

3.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把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

这样做的目的是()A.扩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刺激居民消费B.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C.减少货币供应量,减缓通货压力D.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紧缩解析:选C。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当前物价持续上涨,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把货币政策转为稳健,有利于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使需求减少,从而促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达到减缓通货压力的目的。

故C项符合题意。

4.下列关于外汇汇率与人民币币值之间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解析:选B。

如果人民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则会下跌,外汇汇率也就随之下跌;如果人民币币值下跌,外币币值则会上升,外汇汇率也就随之上升。

也就是说外汇汇率与人民币币值之间成反相关关系,B正确。

5.石头花享有“有生命的石头”的美称。

陈设案头,令人叹为观止。

石头花属于稀有花卉,培育要求比较高,一棵价值上百美元。

石头花的价格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①培育石头花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②石头花在市场上的供应量比较少③对人们来说,石头花比其他花更有用④石头花的欣赏价值高于其他花卉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②③解析:选C。

石头花的价格,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石头花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其价格高,说明生产石头花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另外石头花的价格还受市场供求的影响,①②正确,选C。

6.以下是某市房价走势表:(单位:元/平方米)注:2010年前三季度,该市共有19宗土地以招标方式出让,平均每块土地有3.6家企业竞争;2009年下半年平均每块土地竞标企业为6家。

上述材料中该市房价走势表明()①房价决定地价②生产决定消费③价值决定价格④供求影响价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

地价是房价的成本之一,故地价是影响房价的因素之一,反映价值决定价格,③正确,①错误;竞标企业减少是地价下降的一个原因,这说明供求影响价格,④正确;②不符合题意。

7.记者从商务部获悉,截至2010年11月30日,今年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新家电2914.8万台,实现销售额1093.6亿元,回收旧家电3021.2万台。

家电行业开展以旧换新活动( )①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②有利于刺激消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有利于刺激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 .①②B .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解析:选D 。

开展以旧换新活动,扩大了国内的消费需求,既拉动了经济增长,又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故①②④都正确。

③不符合题意。

8.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说必须( )A .生产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商品B .控制物价总水平C .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D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解析:选C 。

审题时要抓住“从根本上说”这一关键信息。

A 、B 、D 都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但都不是根本性措施。

9.假定2009年某国一单位M 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21元。

如果2010年生产M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4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上升(升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该国一单位M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 .21元B .12元C .12.5元D .18元解析:选C 。

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对提高40%、上升20%的理解,提高不等于提高到,上升不等于上升到,即2010年生产M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40%=1.4,该国的货币价值上升到1+20%=1.2。

然后利用成反比例和成正比例的关系解答。

设2010年生产M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40%后为x 元。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即:21元x =1.41,解得x =15元。

设15元的M 商品在该国货币价值上升(升值)20%后为y 元。

即:15元y =1.21(成正比),解得y =12.5元。

10.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的现象正悄然兴起。

这说明( )①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是互补商品 ②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是替代商品 ③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两种商品需求量都减少 ④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会增加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解析:选B 。

此题主要考查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②④正确,选B 。

11.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重视扩大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是( )A .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B .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C.只要消费就能促进生产的发展D.消费是连接生产和交换的桥梁解析:选B。

现阶段,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扩大消费需求,其作用就在于通过增加消费需求,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刺激经济增长,B符合题意。

A与题意无关;只有积极合理的消费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C不正确;D说法错误。

12.据南京城市居民家庭多年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变化,服务性消费支出逐年增大,生活质量日益提高。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①是由收入增加引起的②表明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减少③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④表明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选C。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从材料看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①③符合题意,应入选。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生活水平变化的重要指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恩格尔系数应变小,故取②舍④。

因此,答案选C。

13.(2009年高考山东卷)下表所示为某市政府制定的自来水价格。

该价格的制定()②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③表明价格形成应以政府定价为主④有助于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C。

本题运用排除法,价格调控应以市场形成为主,而不是以政府定价为主,③错误,应排除。

14.(2009年高考天津卷)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

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解析:选C。

本题以2009年石油价格下调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相关商品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等多个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探究参与能力。

从选项看,C项体现的是汽油和汽车这两种互补品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反比关系。

A项汽车价格与汽车需求量之间应为反比关系;B项汽车购置税越高,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量应越小;D项居民收入越高,对汽车的需求量也将越大。

本题难度不大,但是概念的理解很重要,看图时应当谨小慎微,一步一步推理。

15.3G时代,随着网络设备成本的大大降低,手机上网的资费会越来越低,同时由于视频通话等新鲜通讯方式的运用,手机上网的群体会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

材料表明()①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②使用价值影响消费者的商品需求欲望③物美价廉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④生产决定消费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C。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③不准确。

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某校高一(五)班同学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以“我们身边的经济”为主题的社会调查。

以下是小玲同学的部分调查记录:记录一:在一家工厂的围墙上写着“以质量求生存,向市场要效益”这几个大字。

我认为,这句话蕴涵着丰富的经济学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记录二:在某公园里,有几位老人在谈论物价问题。

其中一位老人说:“现在一定是出现通货膨胀了,因为我昨天买的一袋面粉比以前要贵好几块呢!”我认为这位老人对通货膨胀的理解不准确,于是我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给他进行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记录三:我看到银行工作人员在给群众普及识别假币的有关知识。

那么,国家为什么这样做呢?我想其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请你替小玲补全被省略的内容。

解析:本题要求将记录一、记录二、记录三中省略的内容全部补全,这涉及了三个问题:记录一涉及的是质量与市场意识对企业的重要性;记录二涉及的是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学生应注意说明通货膨胀一定表现为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未必是通货膨胀;记录三涉及的是打击假币的必要性。

答案:记录一:(1)企业应该树立质量意识。

只有重视产品质量,向市场提供质量好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乐意购买其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2)企业应该树立市场意识。

只有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才能顺利销售自己的产品,否则只能造成产品积压,降低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