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校长专业素质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一所学校若是想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必须有一支素质高,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而带出怎样的队伍完全取决于校长,因为“校长是学校之魂”。
一个校长具有现代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学校踏上健康发展之路,使全体教师在办学理念这一校之魂的旗帜引领下阔步前行。
“校长”的角色不仅是学校共同体的领导者,学校事务的管理者,还应该是师生员工的教育者,组织文化的引领者,学校教育与管理的研究者。
校长应该更多地从教育专业层面考虑领导、管理问题,深入地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由此就会形成一个学习、研究、交流、表达的氛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
一、政治思想素质是搞好学校建设的基础
政治思想素质是校长专业素质的灵魂。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校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时不在熏陶、影响着全体教师,甚至学生。
这就要求校长要做到:一要“讲政治”。
必须带头牢记党的教育方针,并忠实地宣传、贯彻、落实教育方针。
二要掌握有关的教育政策法规。
切实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使教育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三是要以身作则,一心为公。
校长是学校工作的引领者和决策者,在各项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正人先正己、身体力行、为人表率,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师生员工,寓教于自己的行动之中,形成引领者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同时,校长要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监督,使学校成为一个廉洁的、有战斗力的集体,为打造“品牌学校”、“特色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业务素质是搞好学校建设的关键
一位称职的校长,不仅在政治思想素质方面要强,而且在教学业务上也要精,“校长应是教师的教师”、“校长应是所有学科的通才,某学科的专家”,每一位校长必须具有广阔的知识范围和良好的
知识结构。
一是科学的管理知识。
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具备全面系统的管理学校的知识,能科学管理学校,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善于充分调动领导班子及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系统的文化知识。
作为校长不仅要具备很好的学校管理知识,还应具备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博学多才的校长,才能在师生中树起很高的威信,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三是良好的表达能力。
校长要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指导学校工作,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同时树立校长的良好形象。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校长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精通教育教学业务,实施高效的领导和管理,从而带出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三、心理品质素质是搞好学校建设的保障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最佳状态。
作为校长,应加强自身心理素质修养,保持乐观稳定的良好情绪,以增强微观和宏观调控能力,处理好自我、群体与事物三方面关系。
1、公正待人。
校长要以平等的心去期待、关心每一个教师,以同样的热情去帮助、教育每一个教师。
在日常管理中不厚此薄彼,对那些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扎实工作的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之精神上得到安慰和满足,从而迸发出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那些做事拖沓,推三倒四,拈轻怕重的教师当面给予指正教育,这样让教师感到校长待人公正、公平。
2、乐观合群。
乐观就是校长要时刻铭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甘愿做“人梯”、“渡船”,用高尚的思想境界、无私奉献的精神、乐观积极的态度影响全体教师。
合群就是校长要性格活泼、开朗,具有合作的人际关系,把教师当作合作的好伙伴,把学生当作合作的朋友,与教师合作,与学生合作,与家长合作,与相关的社会各界合作,努力构建健康文明、团结奋进的和谐校园。
四、个人修养素质是搞好学校建设的催化剂
校长在尽量多地要求每一位教师时,还应尽可能的尊重、爱护、关心教师,视教师为兄弟、朋友、知心人,这样就能充分调动方方面
面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效益。
在处理问题时,既要注意“诚恳”,又要注意“容忍”,要了解别人,克制自己。
在整体工作中,校长的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容易给周围的人以比较强的心理影响和作用。
校长在处理各种事务时要考虑周全、耐心细致,有时甚至要委曲求全,必要时还要不计较个人所承受的“侮辱”。
五、管理与创新素质是搞好学校建设的着力点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校长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
但我认为一所好学校,光有一个好校长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一个志同道合的领导班子、一批好教师,甚至充足的生源。
一个好校长可能影响一所学校的发展,带动全体师生向预定的目标前行,或者说,校长自身素质对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校长担负着组织和实施的责任,发挥着关键作用。
只有具有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高素质校长去引领、组织和推动,学校才能获得优质发展。
新时期的教育是一种超越式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全靠校长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大胆的实践探索。
因此,学校的优质发展需要校长不断增强教育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勇于创新实践,实现由经验管理型向科学管理型的转变。
素质教育本身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它需要校长根据校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地创造出新经验。
因此,校长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就是影响素质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是学校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持久地开展的关键。
管理是一种综合的实践活动,它需要管理者具有较高的能力素质。
校长必须善于运用新的教育哲学思想,现代管理心理学原理和现代教育技术,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手段,对学校中的人、财、事、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学校预定的工作目标。
这种能力是校长最基本的管理素质。
它包括自学能力、概括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经济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作能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放下,作为一个校长千万不要想着自己是谁,是多少人之上的校长,要想着自己就是一个平凡的教育者,人生的使命是为了完美教育,有了一颗平凡心,专心于教育事业,就能很好的对教师起到引领作用,从而使教师的队伍建设更完善,使学校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