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小学六年级数学上期中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这个班的男、女生人数之比是()。
A. 1∶3B. 2∶3C. 1∶2D. 1∶42.修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剩下的与已修的比是()。
A. 3:4B. 4:3C. 4:7D. 3:7 3.名著《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思为:一尺木棍,第一天截取它的一半,以后每天截取剩下部分的一半,那么永远也截取不尽.照这样推算,第三天截取的长度与最初木棒总长度的比是()A. 1:4B. 1:8C. 1:16D. 1:32 4.一根长6米的铁丝,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余下的,还剩下全长的()A. B. C. D.5.一个数(0除外)除以真分数,商()这个数。
A. 等于B. 小于C. 大于6.以广场为观测点,学校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下图中正确的是()A. B. C.7.如图所示,巡洋舰在雷达站的()处.A. 北偏东40°方向50kmB. 北偏西40°方向50kmC. 北偏东40°方向100km 8.如果小红在小强北偏东42°的位置上,那么小强在小红的()位置上。
A. 南偏西48°B. 北偏东48°C. 南偏西42°9.如图,设大长方形的面积为“1”,阴影部分的面积=()。
A. 3×B. ×C. ×D. 4×10.有两根同样长的丝带,从第一根上先用去,再用去米;从第二根上先用去米,再用去余下的,都仍有剩余。
两根丝带剩余的部分相比,()。
A. 第一根长B. 第二根长C. 一样长D. 无法确定11.“一堆货物有吨,第一次运走了吨,第二次运走了总数的”。
算式“ × - ”解决的问题是()。
A. 两次一共运走多少吨B. 还剩多少吨C. 第二次运走了多少吨D.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运多少吨12.与12÷ 相等的式子是()。
A. 12÷5×4B. 12×0.8C. 12÷4÷5D. 12×5÷4二、填空题13.一杯饮料,喝了,还剩________,已喝的和剩下的比是(________ :________)14.美术小组有18人,比航模小组的人数少,则航模小组有________人。
15.潜水艇在雷达站的________方向________千米处;巡洋舰在雷达站的________方向________千米处;护卫舰在雷达站的________方向________千米处.16.如图,公园位于学校的东偏南35°方向800m处,从公园回学校要往________偏________°方向走________ m.17.3:5= ________=________:35= ________=________(填小数).18.一瓶饮料升,淘气喝了,他喝了________升。
19.求5个的和是多少,列乘法算式并计算是________;把 ×3改写成加法算式是________。
20.0.5a= =c× =d÷ ,那么a,b,c,d从小到大的排列是________。
三、解答题21.甲乙两车从AB两地相向而行,已知它们的速度比是5∶4,在相距中点60千米处相遇,A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2.看图列式并计算。
23.以小明家为观测点,根据下面条件在下图中标出各地的位置。
(1)小丽家在小明家东偏南30 º的方向上,距小明家4 km。
(2)学校在小明家西偏北35 º的方向上,距小明家5 km。
24.某工厂二月份比元月份增产,三月份比二月份减产.问三月份比元月份增产了还是减产了?【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 C【解析】【解答】男、女生人数之比是1:(3-1)=1:2.故答案为:C。
【分析】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说明全班人数是3份,男生人数占1份,那么女生就占2份,据此写出男、女生人数之比。
2.B解析: B【解析】【解答】解:剩下的与已修的比是(7-3):3=4:3。
故答案为:B。
【分析】因为已经修了全长的,也就是说全长占7份,已经修的占3份,那么剩下的占7-3=4份,据此作答即可。
3.B解析: B【解析】【解答】(1--×)×=×=:1=÷1=1:8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应用,根据题意,把这根木棍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天截取的是1×=,第二天截取的是(1-)的,也就是(1-)×=×,第三天截取的长度是第二天截取后剩下的,也就是(1--×)×=×=,然后用第三天截取的长度:最初木棒总长度,结果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4.B解析: B【解析】【解答】1--(1-)×=1--=。
所以还剩下全程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将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次用去后剩下的是1-,第二次用去几分之几是用第一次用去后剩下的乘以,接下来用1减去第一次用去的几分之几再减去第二次用去的几分之几即可得出答案。
5.C解析: C【解析】【解答】一个数(0除外)除以真分数,商大于这个数。
故答案为:C。
【分析】真分数小于1,一个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
6.B解析: B【解析】【解答】解:A:学校在广场的东偏北30°方向;B:学校在广场的北偏东30°方向;C:学校在广场的北偏西30°方向。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图上的方向,夹角的度数确定学校在广场的方向即可。
7.C解析: C【解析】【解答】50×2=100(千米)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标,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巡洋舰与雷达站连线和北方向的夹角是40°,巡洋舰与雷达站之间连线的长度为100km,因此,巡洋舰在雷达站的北偏东40°方向100km处。
8.C解析: C【解析】【解答】北的相反方向是南,东的相反方向是西,北偏东42°的相反方向是南偏西42°。
故答案为:C。
【分析】小强和小红的位置关系是方向相反,度数不变。
9.C解析: C【解析】【解答】如图,设大长方形的面积为“1”,阴影部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C。
【分析】先看看阴影部分所占的三个格占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然后看看阴影部分占这三个格的几分之几,最后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可解答。
10.B解析: B【解析】【解答】解:假设丝带的长度是5米,则第一根剩下:5×(1-)-=3-=(米)第二根剩下:==(米),所以第二根剩下的长。
故答案为:B。
【分析】注意这两个的意义是不同的,不带单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用去了2份;带有单位的表示用去的实际长度。
假设丝带的长度是5米,分别计算出两根丝带剩下的长度即可。
11.D解析: D【解析】【解答】解:×表示第二次运走的数量,×-表示第二次运走的比第一次运走多的量。
故答案为:D。
【分析】第二次运走总数的几分之几×这堆货物的重量=第二次运走的重量,第二次运走的重量-第一次运走的重量=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运的重量,据此作答即可。
12.D解析: D【解析】【解答】12÷=12×=12×5÷4 。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据此解答。
二、填空题13.23;1;2【解析】【解答】1-13=23;13:23=(13×3):(23×3)=1:2故答案为:23;1;2【分析】单位1-已喝的=剩下的;先写出已喝的和剩下的比再化为最简整数比解析:;1;2【解析】【解答】1- =;:=(×3):(×3)=1:2.故答案为:;1;2.【分析】单位1-已喝的=剩下的;先写出已喝的和剩下的比,再化为最简整数比。
14.【解析】【解答】18÷(1-14)=18÷34=24(人)故答案为:24【分析】根据条件美术小组有18人比航模小组的人数少14可知把航模小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美术小组的人数÷(1-1解析:【解析】【解答】18÷(1-)=18÷=24(人)故答案为:24。
【分析】根据条件“ 美术小组有18人,比航模小组的人数少”可知,把航模小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美术小组的人数÷(1-)=航模小组的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15.北偏东60°;480;西偏北15°;600;西偏南30°;630【解析】【解答】潜水艇在雷达站的北偏东60°方向480千米处;巡洋舰在雷达站的西偏北15°方向600千米处;护卫舰在雷达站的西偏南30解析:北偏东60°;480;西偏北15°;600;西偏南30°;630【解析】【解答】潜水艇在雷达站的北偏东60°方向480千米处;巡洋舰在雷达站的西偏北15°方向600千米处;护卫舰在雷达站的西偏南30°方向630千米处.故答案为:北偏东60°;480;西偏北15°;600;西偏南30°;630.【分析】观察平面图可知,此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规定方向的,据此以雷达站为观测点,根据图中的方向、角度和距离描述位置即可.16.西;北35;800【解析】【解答】解:如图公园位于学校的东偏南35°方向800m处从公园回学校要往西偏北35°方向走800m;故答案为:西;北35;800【分析】公园位于学校的东偏南35°方向800解析:西;北35;800【解析】【解答】解:如图,公园位于学校的东偏南35°方向800m处,从公园回学校要往西偏北35°方向走800m;故答案为:西;北35;800。
【分析】公园位于学校的东偏南35°方向800m处,从公园回学校要向相反的方向走,距离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17.45;21;60;06【解析】【解答】解:27÷3=95×9=45;35÷5=73×7=21;100÷5=203×20=60;3÷5=06;所以:3:5=2745=21:35=60100=06故答案解析: 45;21;60;0.6【解析】【解答】解:27÷3=9,5×9=45;35÷5=7,3×7=21;100÷5=20,3×20=60;3÷5=0.6;所以:3:5==21: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