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相处以爱陪伴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各位家长向辛勤培育孩子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老师,你们辛苦了!
我是xxx的家长,很荣幸作为家长代表在这里发言,和大家共同探讨高考前孩子的学习问题。
接下来,我分享一下我在对张振捷的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与各位家长共勉。
一、及时督促孩子的学习,但不能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现进入高三冲刺阶段了,孩子们面临的学习压力非常大。
《中庸》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多次和张振捷交流,并不是要求他非要争前几名,但一定要求他制定目标,力求上进。
目标不在于形式,可大可小,可以是大学,当然也可以具体到分数。
我非常喜欢一个比喻,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进入高三以后,和孩子交流时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考试次数增多。
对于考试,一些家长持“唯分数论”、“唯名次论”,而我认为,高考前得每一次考试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发现自身问题。
所以,我个人认为,当孩子考完试,发下试卷,我们作为家长,不应该过分关注分数,而应该想办法,帮助孩子分析失分、出错的原因,让孩子,真正理解了,懂了,会了,才是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最终的目的。
从而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以良好的学习心态冲刺完最后二百天。
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尽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平时家庭和谐,夫妻和睦,邻里友好,让孩子处在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中,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做到认真倾听,和颜悦色,认真解答孩子的疑惑之处,这样孩子学习心情舒畅,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作为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成长。
不在孩子学习时,看电视,看手机,玩游戏,有良好的作息时间,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休息,平常生活中,尽量接送孩子,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在节假日时,带孩子去一些名胜古迹以及革命红色纪念馆,在正确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真正做到,陪孩子一起成长。
三、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综合素质的培养。
俗话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高三,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学习任务比高一高二繁重得多,这便需要我们家长要时刻提醒即引导他们调整好身体,从而适应高强度的学习。
例如,在饮食方面,要均衡营养,不偏食、不挑食等等。
此外,我们还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著名美国学者布鲁尔曾经说过:“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比培养孩子健康的身体更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
”学习固然重要,教育孩子怎样做人也同样重要,要教育他们尊老爱幼、尊师重德、诚实守信,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做到与人为善与人为乐的好品质。
四、多沟通、多交流,和孩子共同成长。
人和人是需要沟通的,父母和孩子之间也不例外。
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空跟孩子心平气和地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和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会有收益。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礼物。
平时要多多关心他们的个人生活,少一点打骂与责备,多一份交流与沟通。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支持与肯定。
同时应注意适当沟通,意思就是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我们不必时时事事亲自询问,留给孩子一些自我认识的空间,让他自己思考反省,也许经过他自己内心的警醒感悟,明白的道理会更加深刻,会更加记忆犹新,效果会更显著。
经常抽时间倾听孩子的心声,有时候我们想不到的,孩子说的
有道理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尊重他,支持他。
这样才能和孩子打开心扉,减轻思想上的隔阂,在家里也会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积极配合老师和学习的工作。
与学校配合,与老师沟通,是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与老师沟通的多了,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学习态度,制定最佳对孩子教育方式方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在高中最后几个月的时间里希望我们家长和孩子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共同完成冲刺。
以上这些只是我的粗浅认识,所有进入一中的学生都是学生中的佼佼者,所有的学生家长都是优秀的家长,我相信孩子们有父母的悉心照料,有老师的正确指导,有学校的科学管理,一定会度过一个快乐而充实的高中生涯,成功的走向人生的又一个起点。
最后祝老师和各位家长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所有同学学习进步、身心健康、最终考取一所自己理想的大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