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概述

第三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概述


生成学习模式的图式表征
第三节 学习理论概观
一、学习理论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
• 学习过程的实质是心理的形成、变化与发展的过程。
现实意义:
• 有助于改进自身,改造世界
二、学习理论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个体的经验从哪里来的?
• 先验论:来自先天或遗传 • 学习论:来自后天
个体如何在后天生活中获得经验?
• 主体经验(心理机能)→先验论/经验论/外部活动内化论/ • 客体经验→联结论/认知论
赫尔巴特的五步骤: 1.准备 2.提示 3.比较和抽象 4.概括 5.应用
二.学习过程的信息加工模式理论
1.加涅信息加工模式
2.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型
(A)注意 (B)原有知识 (C) 新知识的内部联系 (D) 原有知 识与新知识的联系 (E)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 STM为短时记忆 WM为工作记忆 LTM为长时记忆
三、学习过程的“环状结构”理论
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依据活动理论,对活动的结构进行分析,认为一切 活动的结构都是环状,人的学习过程的结构,也是一种环状结构。
(一)定向环节
开始于外界环境的刺激作用,其中包括主体的感觉器官和中枢的一系列反 映动作。这些动作的结果起到揭示刺激本身的特性及其意义与作用,达到 认知新的环境,建立调节行为定向映象,解决行动的定向问题。
行为的后天成分在个体 生活中的作用 最低级的动 物生命形式 最高级的动 物生命形式
三、学习的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分类 按学习水平分类 • 信号学习 • 刺激—反应学习 • 连锁学习 • 言语联想学习 • 辨别学习 • 概念学习 • 规则学习 • 解决问题学习
按学习结果分类 • 言语信息的学习 • 智慧技能的学习 • 认知策略的学习 • 态度的学习 • 运动技能的学习
(二)行动环节
是紧接定向环节的动作而来的,它是在定向映象的调节支配下发生的。行 动环节的作用主要是把新环境的定向付诸实施,对动作的对象施加影响。
(三)反馈环节
是执行环节动作结果的回归式内导系统。这种回归式内导系统的作用在于 对行动结果进行检验、调节和认可。所以,反馈环节的功能主要是校正行 动。
四、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理论 维特罗克认为学习的生成过程就是:学习 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已经储存在长时记 忆中的事件和脑的信息加工策略,与从环 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新知识)相互作用, 主动的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以及主动地 建构信息的意义。 按照维特罗克的模式,学习过程不是先从 感觉经验本身开始的,它是从对该感觉经 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
动物的学习
• • • • • 习惯化学习 模仿学习 印痕学习 联想学习 推理学习
次广义的学习: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 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 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理解:人类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1.内容上:动物仅掌握个体经验; 人掌握个体经验与社会经验 2.方式上:动物的学习是自发的过程; 人的学习是通过社会传递并以语言为中介 3.性质上:动物的学习是被动适应的过程; 人的学习是主动反映的过程
(三)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 按学习进行的方式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按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 机械学习 有意义学习
(四)我国学者的学习分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学习 道德品质或行为习惯的学习
第二节 学习过程的分析
一.学习过程的阶段性 孔子的七阶段: 1.立志:指必须确立学习志向,形成学习动机。 2.博学:即广泛地去获取丰富的感性知识和书本知识。 3.审问:即详尽地考察、探究学习中所产生的一切疑问。 4.慎思:指在学习中要认真、严谨地进行思考。 5.明辨:指在学习中确切地分清所学知识的真伪、是非。 6.时习:指在学习中要及时、经常地进行温习。 7.笃行:即把所学得的道理,切实地体之于身、付诸实践。
第三章:学习概述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 广义的学习: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 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 的变化的过程. 理解: 1.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 2.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 3.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4.行为的变化并不都意味着学习的存在.
三.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渊源
结构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
四.行为主义学习论的发展脉络
华生---格思里---埃斯特斯---桑代克---斯金纳
五.认知派学习论的发展脉络
格式塔学派---发生认识论---认知建构主义
六.人本主义学习论的发展脉络
柯梅斯---马斯洛---罗杰斯
(一)学习机制获得的先验论和经验论
– 唯心论的天赋论
• 人物:笛卡儿;康德;彪勒 • 观点:将个体心理机能或学习机能的获得归因于先 天或遗传,否认后天的经验、实践的决定作用,违 背的唯物论反映论的基本原理。
– 机械唯物论的经验论
• 人物:哈特莱;穆勒 • 观点:人的心理机能或学习机能是来自后天经验, 但却无法科学地解释后天的经验是如何使主体形成 高级的心理机能。
• 观点:个体思维的发生过程,就是儿童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 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与社会经验,从而使图式 不断地协调、建构(即平衡)的过程。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根 本点就是将儿童思维发生的过程类比为数理系统的演进程序。 • 评价:反响巨大,芜箐混杂
– 维、列、鲁学派的活动内化论
• 观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形成物,它 不可能由个体自我建构而获得,而只能来自于人类 社会历史形成的实践活动的内化,个体只有在社会 传递下进行实践性的外部活动,才能不断内化为心 理活动的方式。 • 评价:注意了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 强调了人的心理机能的社会性,用实践来说明个体 思维发生的基本途径。
狭义的学习: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 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 德品质的过程。 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1.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的学习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 情况下进行的。 3.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4.学生的学习具有多重目的性。
(二)学习机能获得的外部活动内化理论
– 曼德勒的符号类似物理论
• 观点:机体在外部行为的过程中,内部会产生一种对外部行为 的复写或复现表象或符号类似物,以后它可以离开外部行为而 单独提前出现,从而使机体能通过此来指导、控制行为。(符 号类似物就是思维) • 评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比较粗造。
–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二.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一) 学习是有成熟与心理发展. 1.学习可以影响成熟. 2.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从而促进个体心理发展 (三)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 (四)学习是文明延续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行为成分与动物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
行为的先天成分及成熟在个 体生活中的作用
(二)布卢姆的学习分类 教育目标:认知 情感 动作技能 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 • 知识:指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记忆。 • 理解:能解释所学的知识。 • 应用:指能将习得的材料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 • 分析:区别和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 • 综合:把思想重新综合为一种新的完整的思想,产生新的结构。 • 评价:根据内部的证据或外部的标准作出判断。 情感领域的目标由低级到高级分为5级:接受或注意、 反应、价值判断、组织、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动作技能的目标由低级到高级分为7级:知觉、定向、 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行为、适应 和创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