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日本京都·桂离宫No.2 英国伦敦·伯肯海德公园 No.3中国扬州·个园「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简介 平面图 风格特点 功能分区 局部景观总结「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2摘要:园林艺术是一门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相结合的艺术。
由于时代、民族、地域、社会背景、人文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对园林艺术的表现形式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加之造园者个人实践经验、艺术修养与审美意趣的差异,不同条件的交叉组合形成了各不相同、千姿百态的园林景观。
而东西方文化思想与社会发展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二者各自发展的同时又相互影响,更是让园林艺术形成了异彩纷呈的独特风姿。
本文将分别取东西方不同时期的个人喜爱的优秀园林案例进行分析,浅谈个人一个学期以来在园林艺术鉴赏与设计上的理解和收获。
所取案例分别是:日本京都桂离宫、中国扬州个园、英国伦敦海德公园。
关键词:园林艺术桂离宫个园海德公园「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3 Katsura Rikyū日本京都·桂离宫地址:Katsura Detached Palace; Katsura Misono NishikyÅ -ku图1-11.1简介桂山庄建于日本元和六年(公元1620 年)。
当时的主人是居住在京都八条的皇族智仁亲王。
正保二年(公元1645 年)由智仁亲王的儿子智忠亲王进行扩建。
到明治十六年(公元1883 年),桂山庄成为皇室的行宫,并改称桂离宫,归当时的宫内省管辖。
桂离宫占地6.94 公顷,有山、有湖、有岛。
山上松柏枫竹翠绿成荫,湖中水清见底,倒影如镜。
岛内楼亭堂舍错落有致。
桂离宫的主要建筑有书院、松琴亭、笑意轩、园林堂、月波楼和赏花亭等。
在“造景”方面,建筑师着眼于明朗和宽阔。
整个景区以“心字池”的人造湖为中心,把湖光和山色融为一体。
湖中有大小5 岛,岛上分别有土桥、木桥和石桥通向岸边。
岸边的小路曲曲折折地伸向四面八方,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
松琴亭、园林堂和笑意轩都是日本“茶房”式建筑,是供在这里游玩的皇室品茶、观景和休息之处。
月波楼面向东南,正对心字池,是专供赏月的地方。
书院里收藏有上千册的古书和各种古董,都是皇室的珍品。
1.2平面图桂离宫庭园的中心有个大的水池,池心有三岛,并且有桥相连。
园中道路曲折回环联系各处。
池岸曲绕,山岛有亭,水边有桥,轩阁庭院有树木掩映,石灯笼、蹲配石组布置其间,花草树木极其丰「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4富多彩。
桂离宫庭园内的主要建筑是古书院、中书院和新书院等三大组建筑群,排列自然,错落有致。
图1-21.3风格特点移步换景小巧精致野趣尚存1.4功能分区桂离宫的整体地势东侧较高,中部以池泉为主,西侧平坦。
书院建筑群建在心字池的西岸,由古书院、中书院、乐器之间和新御殿组成。
从古书院北边的月波楼开始,顺时针摆放着御腰挂、松琴亭、祀字亭、赏花亭、园林堂和笑意轩这7座御茶屋等小品建筑,其间穿插红叶山、苏铁山、鼓之瀑、沙洲、天桥立、萤谷、梅之马场等景点。
月波楼南侧小庭园松琴亭是庭园中尺度最大的御茶屋建筑,位于月见台的正东方向、池塘东岸的一个半岛上,三面环水,与月见台形成强烈的对景关系。
游园的过程中,步移景异,中途还能在茶室休息和娱乐。
这些都是回游式庭园的重要特征。
图1-4是现今游览桂离宫的路线图。
可以看出,桂离宫庭园内围绕着心字池有一套完整的园路系统,供人游览全园。
在游览全园时,既能沿着园路步行,也可以坐船穿梭在洲岛之间。
大多数建筑的正立面「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5 都面向水池,所有景点也都环水而建。
在历史上也有关于智忠亲王等人乘船游览全园的记录。
图1-3 图1-41.5局部景观图1-5「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6梦窗国师是枯山水式庭园的先驱,他所做的庭园具有广大的水池,曲折多变的池岸,池面呈“心”字形。
从置单石发展迭组石,植树远近大小与山水建筑相配合。
利用夸张和缩写的手法创造出残山剩水形式的枯山水风格。
图1-6茶庭是自然式的宅园,截取自然美景的一个片断再现茶庭之中,以供人们举行茶道仪式时在茶室里边向外欣赏,更有利于凝思默想以助雅兴。
此期茶庭造园家首推小堀远州,由他建立的这一流派后来称为远州派。
1.6总结总之,日本庭园受中国苑园的启发,形成东方系的自然山水园,而日本庭园的发展变化又根据本国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和民族感情创造出了独特的日本风格。
日本庭园的传统风格具有悠久的历史,后来逐渐规范化。
日本把“一池三山”的格局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自己特点的“水石庭”,池和岛的主题表现已经形成。
個園中国扬州·个园地址:江苏扬州市盐阜东路10号「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7图2-12.1简介清代扬州的盐商开始营造园林,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了。
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
1988年个园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里面了。
此外,它的取名也因为竹子顶部的每三片竹叶都可以形成“个”字,在白墙上的影子也是“个”字。
2.2平面图「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8图2-22.3风格特点叠石之趣四季之美2.4功能分区园分住宅和庭园,松竹林三个部份,面积广阔,建筑多样,住宅部份原为四进三路,前进的砖雕门楼和轿厅已不存在,现存的还有三进两路,中路五开间,东路三开间,前两进为平房,后进为串楼,每进都建有幽房小院,院中具有不同的景色点缀,住宅部分还有厅堂四十多间,住宅的后面为亭园,这是个园主体建筑的部分,园中楼阁四起,山水相依,古木参天,竹影摇曳,亭园的布局显得非常精致优雅,风光如黛,确是扬州住宅园林中象形度势,因地置宜的园林构造艺术的典范。
2.5局部景观春:春山,竹丛中,插植着石绿斑驳的石笋,状似:雨后春笋“之意。
夏:夏静位于园之东北抱山楼相接。
夏静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
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透、漏、皱、丑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
秋:经过抱山楼的“一“字长廊,东部秋景。
秋景用黄山石堆叠而成,山势较高。
面积也较大,夕阳斜照,一片金黄,再加上植被采用枫树增添了不少秋色。
冬:园南用白色石碓起的冬山,给人以积雪未化之感。
冬山西墙开有两个圆形漏窗,可引隔墙春景入院。
冬春二景截然分隔又巧妙连续,表达“冬去春来”之意。
「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9图2-32.6总结个园四季假山是分峰用石的典范,是超越时空限制的成功佳作。
造园家赋予各造园要素以生命力,使整个园林呈现丰富的生命意趣,其次是造园家大胆创新,打破时空界限,打造出象征四季的假山精致,做到纳四时于一园,并且设计安排得特征分明而又一脉相承。
Hyde Park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地址:Westminster, London W2 2UH「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10图3-13.1简介海德公园,位于英国伦敦中心的西敏寺地区,伦敦最大的皇家庭园。
该公园被九曲湖(Serpentine Lake)分为两部分。
该公园的紧邻肯辛顿花园,许多人认为它也是海德公园的一部分,其实严格来说是两个公园。
海德公园面积为1.4 km²,肯辛顿公园为1.1 km²,总计2.5 km²。
这里现在也是人们举行各种政治集会和其他群众活动的场所,有著名的“演讲者之角”(Speakers' Corner)。
3.2平面图图3-2 3.3风格特点「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11 喧闹都市里的一片宁静绿野3.4功能分区海德公园从东南方进入有三条路线:左边是比较宽广的Rotton Row,许多社交名流喜在此游乐骑马;另一条延伸到东北的Park Lane,高级大饭店和住宅林立;往北方有著名的演演讲角(Speaker's Corner),speaker's corner是一个大的可以公开发表自己观点的地方,经常可见有人在此即兴演讲。
在hyde park的南端有hyde park骑兵营,清晨首先看到的一定是在训马。
海德公园西边即为肯辛顿公园,有一个蛇形湖泊,其旁的同名艺廊(Serpentine Gallery) 颇受欢迎。
特点总结为:功能分区简单,但可进行多功能的使用;全部是开放式,服务于城市;平面布局大体是自然式与规整式的结合;绿化更强调园艺本身及其水平。
3.5局部景观图3-3演说者之角「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12图3-4骑马道「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13图3-5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3.6总结海德公园历史悠久,历史氛围浓厚,也是英国最大的皇家公园,伦敦最知名的公园之一,因为公园里多花草树木,空气新鲜,人们称之为“伦敦的肺”。
喧闹的都市里存在着这样一片没有边际的绿野,确实给市民带来了很多欣喜与慰藉。
参考文献:《桂离宫》,传统文化保存协会出版《桂离宫庭园艺术与建筑艺术浅析》,欧颖《日本和风建筑的现代形式解读》,张轶伟,张灵《个园与退思园艺术表现手法鉴赏》曹涌,陆江平《从海德公园看伦敦城市公园》,刘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