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育主任的必备素养

德育主任的必备素养

浅谈中学德育管理干部的必备素养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校蒋生智摘要:德育极易被忽视。

德育为先,因为德育是在塑魂,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具体实施这项工作的德育管理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素养。

抓好德育,事半功倍。

关键词:中学德育干部素养行动指南一、我们应有的德育观点著名诗人歌德说: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价值。

尽力履行你的职责,那你就会实现你的价值。

德育是盐,德育主任就是善于调味的大厨。

学校要向纵深推进,又快又好高速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干部队伍。

德育工作千头万绪,更需要具备战略眼光、思想引领型的德育主任。

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主任就是一所学校思想阵地的捍卫者。

开展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塑造美好灵魂。

学生一旦形成健康的人格,在学习或考试中也会游刃有余。

高考不仅仅是考察文化知识,更多的是检验学生的人品。

而人品的形成要依靠德育主任精细的规划和具体的实施。

因此,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德育主任至关重要。

德育主任首先是个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人。

纵观古今,大凡有成就者无不博览群书。

也只有用书中精华滋养思维,才会在繁琐的具体工作中得心应手。

读书本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很多德育干部放弃了学习,疏远了书籍,只会凭空想象,不尊重规律,瞎乱指挥。

学习书本是一个方面,走出去放眼周遭,吸取先进学校经验,为我所用,更是深层次学习。

河北衡水中学创造了高考神话,引来全国学习。

我们发现,他们强大的德育是其中重要的法宝。

通过学习,带回来结合自身实际迅速成为自己的特色,这是学习后的再创造。

德育主任还要善于思考:自主自觉,静下来思。

德育主任必须是执行力强的人。

军队讲求服从,才会有战斗力。

学校经过商议定下来的决议,德育主任要坚决执行。

在商议的时候,可以发表不同意见,一经确定,不能有任何非议。

德育主任坚决贯彻学校的方针,就会给相关的班主任、学生做出表率。

不允许再去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只去研究方案实施的操作性、完美性。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如果只把工作当作一件差事,或者只将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

但如果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执行力是一种文化,长时间就会培养老师和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德育主任应该是有创新精神的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畅销书《追求卓越》作者托马斯·彼得斯说: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说:不创新,就灭亡。

由此可见,创新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显得多么重要,否则我们就会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进而丧失德育的引领作用。

学生一旦厌倦陈旧的德育模式,就不会产生预想的德育效果。

德育主任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创新方法,创新机制,敢为人先,敢于创新,这是德育干部最重要的素养。

德育主任还是一个富于爱心、甘于奉献的人。

选择做德育干部就意味着要牺牲小我利益,奉献给大我的团队。

德育是在塑造灵魂,功德无量。

德育主任肩负的是建设学生精神家园的重任,必须对自身的精神境界做高要求。

佛语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你付出的点滴一定会浇灌出娇艳的花朵来。

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意味着心中有爱. 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意味着胸怀大志。

德育干部要有这样的情怀: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

我校秉承“为学生设计幸福人生,让教师成就事业”的理念,顶层设计,中层实施,全方位多角度发展和经营人才。

德育就是素质教育,德育就是教学质量,德育就是可持续发展力。

也正因为德育干部倾心倾力的付出,我们才会享受教育带来的久违幸福。

二、我们应有的德育行动指南以终身难忘的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精神的中华人安居育才中学地处偏远农村,没有强大的人文底蕴,也没有百年老校的根基。

也正是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红土地上,育才人凭借满腔的激情和高位的智慧,化腐朽为神奇,不断刷新高考业绩,让数据说话,证明着教育存在的价值。

全校师生凝聚育才正能量,创办卓同大教育。

学校德育依照“激情德育”模式,迅速成为遂宁乃至四川的一张德育名片。

学生具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习惯和高尚的人格,自然会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和自发的发展欲望。

有了这发自内心的无穷力量,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就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德育是在塑造强大的灵魂,给予学生强大的内心世界。

摆脱教育功利性的羁绊,让学生享受教育过程的美丽。

这样的德育使高考成绩自然而然成为教育的副产品,使更多学生升入高等学校甚至名牌大学深造。

我校从建校伊始,高度重视德育工作。

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抓德育,就是抓升学率”的口号,真正地做到了“诸育德为首”。

德育是唤醒心灵的艺术。

安居育才的德育工作,遵循规律,讲究艺术,以“唤醒心灵”为出发点和归宿,做的细、实、深、活、透,特色鲜明,成绩斐然。

学校教育的一切细节,都应具有育人的力量,很多时候,教育的意图就潜藏在学生生活常态的形式背后,而许多人终身受益的素质和习惯,就是这样在琐碎的细节中悄然养成的。

正因如此,注重细节、关注细节,成了安居育才德育工作的三大原则之一。

细节成就品质,“抓细节”就是“重过程”的具体体现。

千万不可将德育功利化,教育的意义蕴藏于复杂的过程中,而不在于简单的结果。

正因如此,创造充满吸引力的教育过程,也是安居育才德育工作的三大原则之一。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榜样的引领”。

“优秀学生”的评选一直是每年校园里的盛事。

评选要经过学生自主申报→初选→复赛→决赛→竞选演讲→全校学生代表投票等程序,历时三个多月。

学校从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而是有意识地创设了这样一个自我展示、自我教育的舞台。

安居育才中学每年还要组织“十大杰出班长竞选”、“十大道德模范”、“十佳环保卫士”、“十大青年教师希望之星”、“感动安中人物评选”“班主任风采大赛”等的评选,每一次的评选都是一次“充满吸引力的教育过程”。

各年级还要评选每周之星,如“奉献之星”、“勤奋之星”、“诚信之星”、“爱心之星”、“进步之星”、“卫生之星”、“礼貌之星”、“和谐之星”……。

每一栋楼内都设有每周之星光荣榜。

校园内到处是学校之星的照片和事迹介绍榜,加上制作精美的历届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院校的“优秀学子风采”匾,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可谓“群星灿烂”。

好的道德教育,不是空洞无味的说教,也不是脱离实际的生搬硬套,而是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用富有生命力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

所以,创设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场景和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亲身经历中,悄然达成我们的教育意图,是安居育才中学又一个德育工作的三大原则之一。

每年五月,学校都组织高一学生进行一次远足拉练。

往返80华里的路,要走一天。

“前方是我目标,坚持是我的承诺,铸我坚强意志,树我中华雄风……”远足誓师大会上,一千多名学生齐声宣誓,铿锵的誓词,激起年轻的热情。

远足开始了,校长许安富走在队伍最前面,任课教师随班前行。

衣服被汗水浸透了,脚上起了泡,走不动了,相互搀扶着,互相鼓励着,没有一个人上车。

想象远足活动,自然就联想到了红军长征,令人震撼。

经历了远足,才算是合格的安中人。

成大事者,必有大气魄,安中人做到了。

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示范和引领,因此,学校应成为一片道德的净土,一个“精神特区”是安中着力的精神品牌。

“十八岁成人仪式”,铺上红地毯,升国旗、唱国歌、面对国旗庄严宣誓、领导勉励、家长祝贺后,学校领导要给每位参加仪式的高二学生戴“加冠帽”,学生戴着“加冠帽”,捧着学校赠送的“生日”蛋糕,分班和学校领导、老师举行活动。

学校还请每位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没条件者就由老师代写。

吃着学校发的蛋糕,由亲爱的同学、敬爱的领导、老师陪着,孩子们含着激动的泪水,深情地读着爸爸、妈妈的信,不少孩子甚至互相拥抱,嚎啕大哭。

这样的教育才是“震撼心灵,终身难忘的教育”,有谁还会怀疑教育的效果?每年高考前夕,学校会组织规模宏大的“高考壮行晚会”,不断激励高三学子拼搏进取,超于自我,实现人生理想。

高二和高一的同学分列两边,手捧鲜花,摇动红旗,夹道欢迎,高三学子走过红地毯,迈过成功门,内心的震撼远比物质的奖励。

把德育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发挥到极致。

领导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师。

教师全力以赴、忘我工作,用自己的智慧、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

学校借助德育手段打造“精神特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悄然形成。

新课改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心理学家认为,在所有能调动积极性的因素中,需要是最根本的因素。

当学生受到尊重、需要得到满足时,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然得以激发,他们对学校管理的抵触乃至对抗自然就会减轻,而且这种强大持久的动力,还会让学生把自主管理转化为自觉行为,并由此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生活方式。

让校园成为自律的乐园是安居育才人的不懈追求。

因此,把学生自主管理放到德育工作的议事议程上来了。

各年级成立年级自管委员会,各年级之间形成竞争态势。

“小黄帽”是安中校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

“小黄帽”是年级学生会成员,肩负着很多学生自主管理任务,诸如卫生督查、三操质量、各项大型活动秩序的维持、指导规范值周班的工作等。

校学生会、值周班级、“小黄帽”完美配合将学校管理的和谐有序,更多的学生由此在自治中自我教育,在自律中自我发展。

学生从尊重中感悟到了自己的责任,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