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沙枇杷栽培技术研究

白沙枇杷栽培技术研究

白沙枇杷栽培技术研究
1.定植
定植以春季发芽前2月下旬至3月份定植为宜。

苗木掘取时,最好带土球。

如带土球困难,应保持根系完好,并蘸上泥浆;栽植时对叶片要作适当处理,如掘苗时根系保持良好,可作少量处理,反之根系受到破坏严重,应剪去部分,甚至全部叶片,仅留叶柄。

山地栽植一般株行距在4m左右,亩栽40株左右,平地株行距4×5m,亩栽33株。

定植穴直径80~100cm,深60~80cm,每穴施厩肥20~25kg。

如土壤pH<5.5,应加入适量石灰进行调节。

对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田块,应开定植沟,以防积水烂根。

定植后,一定要浇透定根水。

因枇杷根系浅,需用竹杆或木棍绑扎固定,以防风吹倒。

稻田改植应深沟高畦、筑墩种植,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并逐年客土加高。

2.整形修剪
由于枇杷枝梢生长的特性,—般自顶芽下分生4-5个轮轴状侧枝,此后有陆续分生多年后,可自然形成圆头形树冠。

如不加整形树冠容易郁闭,阳光通透不良,对果实的生长和发育影响较大,因此必须于幼树时代就要整形,以利提早结果和长年丰产稳产。

因枇杷干性强,推广适宜树形为主干分层形。

主干高60cm左右,3~4层,层间距60~80cm,主枝数第一、第二层3~4个,第三、第四层l~2个,全树共有主枝10~12个,各层主枝应分散错开,同层主枝均匀分布。

一、二层主枝可配副主枝2~3个。

2.1幼龄期整形
第一年,定植当年多不修剪,待长至60-70cm时定干。

选留向四周斜生开展、分布均匀的强壮主枝3~4个,其余从基部疏除,中心干及主枝延长枝均不剪。

第二年,中心干顶芽继续向上延伸,自顶芽附近抽生的2~3个枝条和上年一样留作第二层主枝,保持与第一层60-70cm间距,让其自然斜伸,但和第二层主枝错开,不使重叠。

同时在第一层主枝上留l~2个侧生枝作副主枝,其余及早除去。

第一主枝距主干不小于50cm。

第三年和第二年一样,选配第三层2个主枝和第二层主枝的l~2个副主枝,其余均抹除。

在主枝、副主枝的先端,如见花蕾,应即摘除,以使其继续延伸生长。

第四年,在各主枝上培养副主枝,其它可进入正常修剪,如有必要可继续留好第四层。

2.2修剪
可周年进行,以9月中上旬修剪为主。

因枇杷萌芽力弱而成枝力强,因多进行疏剪长放,少进行短截、重短截。

主枝及亚主枝修剪:除顶芽延伸外,其侧芽常萌生3~5个新梢,应疏删细弱密技,留l~2个强壮侧枝。

结果枝的修剪:对于花过多的树,结合疏花,疏去或短截一部分结果枝,枇杷的结果枝宜不超过4-5年生。

对过老而长的果枝可自基部删去,或于中部选有不定芽发生可能处回缩。

徒长枝从基部剪除。

如在枝条稀疏的部位,可行短截,使自基部抽生新梢。

疏除枯枝、病虫枝、弱枝、交叉枝及过多、过密结果母枝等。

注意因为枇杷伤口愈合力差,伤口直径在1.5cm以上,剪截后很难愈合,往往要枯死一段,因此要加强大伤口的保护,将伤口削平,涂上保护剂。

3.疏花匀果
枇杷着花很多,花期又长,开花时花蜜分泌甚多消耗养分很可观,另开花结实过多,易产生严重的隔年结果现象,降低果实品质和树体抵抗力,所以必须采取疏花匀果措施。

3.1疏花、穗
于10月下旬~11月上旬进行。

疏穗的程度依品种、树势、树龄来决定。

树势较弱或分枝较多的品种宜多疏,反之则少疏。

树冠顶部多疏,中部少疏;壮年树少疏,老树幼树多疏。

疏穗量一般为保留全树枝梢数的60%~70%,疏除 30~40%。

疏去树冠顶部的l/2,中上部的l/3,中下部的 l/4梢的花穗。

疏穗时应保留一段穗轴,折口要齐,切忌拉裂。

疏穗之后应及时进行疏蕾,宜摘除总轴上各支轴,留基部2-4个支轴为好。

3.2匀果
应于4月上旬寒害过后进行匀果。

匀果原则看树留果树势强可多留,反之则少留;看头(梢)留果结果枝粗壮,叶多且大可多留,反之少留。

一般3~4片叶留1只果,8~10片叶留2~3只果;看果留果大小整齐,分布均匀,果形大的留住;看品种留果大果形1~2只/穗,中果形2~3只/穗。

留果量,一般留树冠顶部l/3,树冠中上部l/2梢,树冠中下部可适当多留。

一般留果量比实际产量多10%。

匀果方法,先疏冻害果,再疏密生果。

尽可能保留中部果,疏去顶生果穗,每穗留果成鼎足之势。

匀果同时,按树势和留果量,可出一部分空梢,作为疏花穗的补充措施。

4.套袋
套袋是目前绿色果品、无公害果品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可避免农药直接接触果实,有效减少果实的农药污染和残留。

具体的说,枇杷的套袋有利于防止为害果实的灰斑病、吸果夜蛾及鸟类,果实发育良好提高品质,保持果面色泽鲜艳毛茸完整,防止雨后暴睛时裂果,减少果实机械擦伤,减少果实的冻害,提早成熟,增加果实的商品性。

果袋可选择单层袋(内涂层)、双层袋(内涂层)等。

套袋规格,穗袋20cm×17cm,单果袋为10cm×14cm。

袋下方开口,上方封口,袋顶两角剪开,以利通气和观察。

套袋时间在疏果后进行,套袋前做好病虫害防治。

套袋时按由上而下,由内而外的顺序进行,套袋时先把果穗基部1~2片叶束在果穗上,再套袋。

必须使袋内鼓起,不接触果实。

袋口可用细绳或细铅丝扎紧。

果实采收时去套袋。

5.采收
如为本地鲜销,宜于5月底~6月上旬,果实全部转为乳黄色时采收。

如需远运的,则可在八九分成熟时采收。

由于气候、地势、土质及品种的不同,枇杷成熟度不一致,应选黄留青、分批采收。

枇杷果梗易断,采时可用手折,以手捏梗,小心摘下不触及果面,防止果面毛茸脱落或果面受伤,引起腐烂。

又采收人员指甲必须先剪平滑,以免工作中碰伤果实。

果柄不宜过长,以免装运时触伤果实。

采下的果实应及时分级包装,包装一般用竹篓或果箱,内部衬垫,横放排列,箱口留6cm~7cm,上覆草纸,再封盖,外运出售。

6.包装、贮藏、运输
果实包装以前鲜销多用塑料篓或竹篓,近几年由于对果品包装的重视,多改用纸箱,箱内垫草纸、纸屑或干草等,可大大减少机械损伤。

纸箱规格为28×14.5×18cm,一般装果 2.5公斤左右。

箱外面印上商标,注明产地、品种、等级、毛重、果实净重及包装日期等。

装箱不能太多太满,以免果实重压。

包装时分品种、分等级,一般分为3级,具体如下:
枇杷贮藏大量进行时,以晚熟品种耐藏为佳,我地以冠玉、青种为最佳,如用冷库贮藏应做到温度稳定,库温维持1-5度左右,并要江意通风和保持一定的温度。

如用塑料袋包装,以减弱果实的呼吸量减少干缩,延长贮藏期,通风时注意控制二氧化碳2-3%和氧气3%的浓度,也要控制乙稀的浓度。

一般农户个人贮藏枇杷可选用成熟适度、完好无损的新鲜果实用竹篮挂起来,注意遮光通风,—般可贮藏15天以上。

枇杷果实较软,运输时一定要小心轻放,减少颠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