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经济学课后复习资料讲解

产业经济学课后复习资料讲解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 什么是产业,如何理解产业的含义?首先,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 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成了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 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 其外延不断扩展。

(由重农学派流行时期专指农业, 扩展到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展时期主要指工业, 在扩展到近代以后可以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及其细分产业。

到了今天,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

第三,产业的含义具有多样性。

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 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 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的转换和社会分工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范畴。

第四,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即同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均具有这样或那样相同或相似的性质。

(如:需求角度上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 供给角度上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第五, 产业是结语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因为它研究的既不是国民经济总量, 也不是企业和家庭的经济行为, 产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

2.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产业,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例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从产业出发来揭示产业的发展和变化、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等诸如此类产业本身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3. 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学科体系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层次,阐述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意义、方法、形成发展以理论基础。

说明产业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产业领域中有关人的经济行为的组织、结构、管理、对象、发展规律等的应用经济学。

第二层次, 阐述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与文化学基本理论的应用性经济学科。

就学科性质而言,它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

第三层次,构成本书的主体部分,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发展四大块。

产业组织是指生产同一类产品的企业在统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 研究产业结构一般要研究产业之间的定量关联方式和产业的空间结构即产业布局。

产业管理是指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原理, 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管理措施的总称。

产业发展是指某一单个产业从诞生到被淘汰或进一步更新的全过程以及其对其他产业演变的影响过程, 其包括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发展周期、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等。

第四层次,阐述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为为人” 。

研究产业经济学,要以“人为为人” 的思想为指导。

一切经济行为首先是人的行为, 所以对人的行为规律的研究也就成了现代经济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产业经济学也不例外。

4. 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研究产业经济学首先是由于经济管理学科理论研究上的需要,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研究产业经济学还缘于产业政策实践的需要。

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对产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来知道产业政策的制定, 以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 以实践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业方面:研究产业经济学, 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研究产业经济学 ,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产业经济学, 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研究产业经济学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过程中, 这一切无不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提出了迫切的需要。

研究产业经济学, 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另外,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以及相应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状况一直不甚理想。

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

在产业布局上, 由于过去一直呛死安全过各地区的均衡发展以及备战的需要, 使得我国的产业布局有许多不合理之处。

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 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 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

由此可见, 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第二章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1. 简述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

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 17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第早在 17世纪就发现了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

他于 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数》通过考察得出结论:工业比农业的收入多,商业又比工业的收入多,即工业比农业、上也比工业附加值高。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分别于1785年和 1766年发表了重要论著《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

他根据自己创立的“纯产品”学说,提出了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划分: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和创造“纯产品”的阶级,包括足底农场祝贺农业工人;土地所有者阶级, 即通过地租和赋税从生产阶级那里取得“纯产品” 的阶级, 包括地主及其仆从、君主、官吏等;不生产阶级,即不创造“纯产品”的阶级,包括工商资本家和工人。

他在经济理论上的突出贡献是在“纯产品”学说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在生产和流通所作的分析。

可以说, 配第和魁奈的发现和研究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2. 什么是“马歇尔冲突”?马歇尔在分析规模经济成因时,发现了被后人称之为“马歇尔冲突”的矛盾,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 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 而垄断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3. 简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竞争的论述。

4.何为“有效竞争”?它有哪些判断标准?所谓有效竞争,简单来说救市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其中, 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或手段。

判断有效竞争标准的二分法: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的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 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

判断有效竞争标准的三分法:市场结构标准:集中度不太高;市场进入容易;没有极端的产品差别化。

市场行为标准:对于价格没有共谋;对于产品没有共谋;对竞争者没有压制政策。

市场绩效标准: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压力; 随成本大幅下降价格能向下调整; 企业与产业处于适宜规模; 销售费用在总费用中的比重不存在过高现象;不存在长期的过剩生产能力。

5. 哈佛学派是如何将市场结构作为分析重点,来构筑他们的结构主义政策论的?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按所谓的产业组织研究的三分法对其进行分析, 构造了 SCP 分析框架。

在哈佛学派的 SCP 分析框架中, 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 其基本分析框架是按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产业组织政策展开的。

在这里,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 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这种 SCP 分析框架所依据的微观经济理论, 是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两极, 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的, 自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

因而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 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 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基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哈佛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点,因此信奉哈佛学派理论的人通常也被称为“结构主义者” 。

在 SCP 分析框架中,对作为市场结构指标之一的集中度和作为市场绩效标准之一的利润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

哈佛学派认为, 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 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

这就是“集中度 =利润率”假说。

如果具有市场支配力的企业增加,整体经济就会受到垄断弊病的侵害, 因此主张必须对这些产业采取企业分割、禁止煎饼等直接作用与市场结构的公共政策, 以恢复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

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 在研究方法上片中实证研究, 是哈佛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两个重要特征。

在贝恩等人看来, 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市场行为, 进而导致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非效率。

因此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策。

这就是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政策论。

6. 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

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集成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 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实用性, 坚持认为长夜组织即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来研究, 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题的基本概念, 从而比哈佛学派在产业分析过程中更重视价格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用产品差别和进入壁垒等新的概念来加以说明的做法, 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对照。

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认为, 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 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 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

7. 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8. 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9. 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有哪些应用价值?10. 如何理解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第四章市场1. 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试分析每一种主要因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