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加工及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机械加工及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如图:回转工作台
1. 装卸 2. 铣面 3. 开槽 4. 钻孔
三、加工工艺规程的内容和作用
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把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用文件 表格的形式固定下来,称为~
2、内容 ➢ 加工路线和经过车间工段 ➢ 各工序内容及所用机床、刀具、工艺装备 ➢ 工件检验项目及方法, ➢ 切削用量, ➢ 工时定额 ➢ 工人等级
空刀

2、保证位置精度的可能性 ➢ 位置精度主要指同轴度、垂直度、平行度等 ➢ 最好一次安装下就能加工所有的表面
AB同轴0.02 安装
3、 零件安装时应有方便的定位基准 如车床子刀架
有附加基准影响外观 可去除(加工后)
4、加工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应便于加工 ➢ 零件结构布局 如箱体孔 大 中 小或 大 中 小或 大 中 小 ➢ 加工面位置
重型机械 中型机械 轻型机械
<5
<10
<100
5~100
10~200 100~500
100~300 200~500 500~5000
300~1000
500~5000
5000~50,00 0
>1000
>零件 200Kg以上 中型零件 100~200Kg 轻型零件 100Kg以下
3、作用 ①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②工艺过程是生产准备的依据 ③新建或扩建厂和车间的基本技术文件
四、指导思想
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五、生产类型
1、分类 生产类型
单件生产 成批生产 大量生产
小批生产 中批生产 大批生产
生产类型
单件生产 小批生产 中批生产 大批生产 大量生产
同一产品的年产量(件)
主要内容
第3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订 3.1 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述 3.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毛坯的选择 3.3 基准及其选择 3.4 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3.5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公差的制订 3.6 尺寸链及其应用 3.7 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工艺措施 3.8 工艺过程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3.9 制订工艺规程的实例---床头箱体的加工 3.10 装配工艺及装配尺寸链 3.11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思考与练习:
2、影响生产类型的因素
①品种、种类
②产量、零件数
③工艺过程的工序数
看一个工厂分类
④工作地数
⑤各工序的劳动量
3、工作地专业化程度
一个工作地点(机床)干工序数
大量生产:1~2种 大批生产:2~10
中批生产:10~20 小批生产:20~40
单件:40以上
工序大量系数
Kt R
大量 K>1.5
t-工序时间,R-节拍
内面应改为外面
➢ 多个加工面的尺寸、位向一致 ➢ 结构尺寸、形状与刀具关系
➢ 减小加工表面的尺寸
车单线螺纹 车双线螺纹
车台阶面 宽刀面车锥面 靠模法车锥面 尾座偏移法车锥面
小滑板转位法 车锥面
二、毛坯的选择
➢ 零件的生产纲领 产量大→模锻型材等 产量小→自由锻或手工造型
➢ 零件的结构和外形 复杂→铸造 简单→锻
2、组成
细分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如机床 或钳台)对一个(或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 过程。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 安装:一个工序有时在零件的几次装夹下完成,这时 在零件每次装夹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称为一次安装。 如a方案,两次安装。
➢ 工位:工件在机床上相对刀具所占据的每个加工位置 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称为一个工位。
大批 K=0.1~1.5
中批 小批
K=0.05~0.1 K=0.005~0.05
单件 K=0.005以下
六、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及内容
1、原始资料 ①产品的整套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 ②产品的验收质量标准 ③产品的生产纲领(年产量)和生产类型 ④毛坯的生产情况 ⑤车间现有条件 ⑥当前先进工艺及工艺及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⑦有关的工艺手册和统计资料
第三章 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熟悉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步骤 及其格式
(2)熟悉零件的毛坯选择和结构工艺性 (3)熟悉基准对加工的重要性,掌握合理选择定位基准的原则 (4)掌握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原则和方法 (5)掌握工艺尺寸链的解算方法 (6)了解机械装配的过程及其对机器质量的重要性 (7)熟悉装配方法及其适用性 (8)了解装配工艺规程的形式、制定方法和步骤
§3-1 概述
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 生产过程:指原材料到成品之间相关联的各个环节劳动 过程的总和
➢ 工艺过程:在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那些与原材料变 为成品或半成品而直接有关的过程
➢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直接变原料为零件的过程与产品装 配的过程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1、定义: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 寸、精度和表面性质,使之成为零件产品的过程
2、制订步骤 ①分析零件图纸和产品装配图 ②确定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 ③拟定工艺路线——核心 ④确定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⑤确定机床、工艺装备和切削用量 ⑥计算工时定额和工人等级 ⑦确定重要工序的检查项目和方法 ⑧填写工艺文件
§3-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毛坯的选择
一、结构工艺性:
工艺性:就是有加工的可能性 1、被加工表面的加工可能性
➢ 零件的尺寸大小
大→铸或自由锻 小→模锻、型材
➢ 零件机械性能
高→锻
一般→铸或型材
➢ 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如精密铸造、精密锻造等
三、毛坯的种类
锻件、型材、组合毛坯、冲压
§3-3 基准和基准的选择
一、加工时工件的安装方法
1、找正法 ➢ 直接找正法:四爪卡盘、车内孔 ➢ 划线找正法:安装前先划线,再按线找
有如下几种加工方法: a:在一车一钻床:
车所有外圆及端面内孔→钻六孔 A、B、D、C、E (C、D、E→A、B) 2个工序 b:两车一钻 车C、D、E→车A、B→钻六孔 3个工序 c:一车一钻 车C、D、E→钻六孔→车A、B 3个工序 d:一批工件 先加工C、D、E→A、B→钻 2个工序
➢ 工步:在加工表面 (钻、扩、铰)切削刀具和切削 用量(不包括切深)都不变的情况下完成的那一部分工 作。工序的基本单元 ➢ 走刀:有些工步,由于余量较大或其他原因,需要用 同一刀具在同一转速和进给量条件下对同一表面进行多 次切削(多次走刀),这样刀具对工件的每次切削称为 一次走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