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春季学期六年级培优辅差记录表

2018春季学期六年级培优辅差记录表

教师姓名
傅东江
类别
托底
学生姓名
崔克、纪伟鹏、付韶凯、李文莀
训练内容
怎样判断一个句子是否完整
1、方法: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要具备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在回答“什么或者谁或者哪里”其中一个问题,第二部分则是在回答“干什么或者怎么样或者是什么或者有什么……”其中一个问题。另外还要注意一个完整的句子写完了,一定要写上句末标点。(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其中的一个)
4、排比
5、设问
6、反问
效果

存在问题
比喻和拟人,一些学生分不清。
六年级一班“托底培优”记录表
班级
六年级
时间
2018年5月11日
教师姓名
傅东江
类别
培优
学生姓名
傅文建、付柯、李雯佳、陈志宇
训练内容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有四种方法,掌握了它们,不但可以加深对比喻的认识,还有助于了解比喻与借代、比拟、比喻义、比较的区别。
六年级一班“托底培优”记录表
班级
六年级
时间
2018年3月16日
教师姓名
傅东江
类别
培优
学生姓名
傅文建、宋雨荷
训练内容
有关“四”的知识:
1、文房四宝是()
2、四海:()
3、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与作者是()
4、四“君子”()
5、四大发明()
效果

存在问题
良好。
六年级一班“托底培优”记录表
班级
六年级
时间
2018年3月16日
1.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这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关键。
2.喻体的隐、现是区别比喻和比拟的根本标志。
3.比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必须是临时产生的,而比喻义是一个词的固定义项。
4.不同类的事物才可以相互比喻。
效果

存在问题
效果还好,要多加练习。
六年级一班“托底培优”记录表
班级
六年级
时间
2018年4月27日
傅文建、付柯
训练内容
反问句改陈述句:
1、自问自答法
2、删减法;
去掉“难道…吗”“怎么…呢”
否定词改肯定词肯定词改否定词
问号改成句号
效果

存在问题
效果良好。
六年级一班“托底培优”记录表
班级
六年级
时间
2018年3月23日
教师姓名
傅东江
类别
托底
学生姓名
纪伟鹏、崔克
训练内容
扩句:
一、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
2、练习
这样气势宏伟的山。居里夫人这位坚定刚毅、不谋私利的科学家。螳螂捕蝉。老师给我们讲了勇敢的武警战士抗洪抢险。《鲁宾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迪福写的。
效果

存在问题
粗心现象很严重。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新河小学






教师:傅东江
班级:六年级
教师姓名
傅东江
类别
托底
学生姓名
付韶凯、李文莀
训练内容
ü和声母j q x相拼的法则:
后面两点可以省去,相反j q x后面的“u”其实是“ü”单独写时要恢复两点。
üüeüanün
效果

存在问题
口诀记得到,操作有困难。
六年级一班“托底培优”记录表
班级
六年级
时间
2018年3月23日
教师姓名
傅东江
类别
培优
学生姓名
3、夸张;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
4、排比
5、设问
6、反问
效果

存在问题
比喻和拟人,一些学生分不清。
六年级一班“托底培优”记录表
班级
六年级
时间
2018年4月27日
教师姓名
傅东江
类别
培优
学生姓名
陈志宇、毛思甜
训练内容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有四种方法,掌握了它们,不但可以加深对比喻的认识,还有助于了解比喻与借代、比拟、比喻义、比较的区别。
效果

存在问题
效果良好,到个别学生老在句后加词语,或改变句意。
六年级一班“托底培优”记录表
班级
六年级
时间
2018年4月13日
教师姓名
傅东江
类别
培优
学生姓名
李雯佳、李乙欣
训练内容
陈述句改反问句改
增添法;
加上“难道…吗”“怎么…呢”
否定词改肯定词肯定词改否定词
句号改成问号
效果

存在问题
效果非常好。
六年级一班“托底培优”记录表
教师姓名
傅东江
类别
托底
学生姓名
付韶凯、孙如
训练内容
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
2、拟人;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
3、夸张;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
1.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这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关键。
2.喻体的隐、现是区别比喻和比拟的根本标志。
3.比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必须是临时产生的,而比喻义是一个词的固定义项。
4.不同类的事物才可以相互比喻。
效果

存在问题
效果还好,要多加练习。
六年级一班“托底培优”记录表
班级
六年级
时间
2018年5月11日
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二、整体扩句法。就是把句子两部分一下子扩充。如“红旗升起来了。”可按“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起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班级
六年级
时间
2018年4月13日
教师姓名
傅东江
类别
托底
学生姓名
纪伟鹏、崔克
训练内容
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
2、拟人;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