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应用技术
HA-86 HA-89 酒精 乙二醇 防白水 异丙醇 丙酮 N-甲基吡咯烷酮
钢铁 不锈钢 紫铜 黄铜 热镀锌板
纯铝、铝型材 压铸铝、铝合金
锌合金、电解镀锌板
二、表面活性剂在脱脂除锈中的应用(3)
酸性除油、除锈及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无机酸
RQ-9 RQ-10 RQ-322H RQ-322D
有机酸
硫酸 盐酸 磷酸 硝酸 氢氟酸
内聚功
等温、等压条件下,两个单位液面可逆聚合 为液柱所作的最大功称为内聚功,是液体本身结 合牢固程度的一种量度。
内聚时两个单位液面消失,所以,内聚功在 数值上等于该变化过程表面自由能变化值的负值。
Wc G (0 2 g-l )
浸湿功
等温、等压条件下,将具有单位表面积的固 体可逆地浸入液体中所作的最大功称为浸湿功, 它是液体在固体表面取代气体能力的一种量度。
荣强产品应用技术培圳(二)
一、荣强产品在常见材料前处理的应用
钢铁
不锈钢
荣
铝及合金
强蜡 (水膜连续) (不挂水)
表 常见 锌合金
面
前处 理的
镀锌材料
处理 目的
去氧化物 (除锈)
处理
后相 无锈无垢无灰
关的
表面清洁
活
材料 其它金属及合金
除尘去垢
要求
玻璃、陶瓷
性
塑胶制品
剂
皮革制品
B.加入表面活性剂 后,憎水基团朝向 物体表面和吸附在 污垢上,使污垢逐 步脱离表面。
C.污垢悬在水中或随 泡沫浮到水面后被去 除,洁净表面被活性 剂分子占领。
6.增溶作用
当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与不溶于水的油相接触时,会 发生一系列的过程。
开始是油自动进入胶束内核,发生增溶作用。
随着油的不断进入,胶束胀大,最后在胶束内形成微 滴。这种体系称为微乳状液,简称微乳液。 微乳状液(简称微乳液)也属于乳状液.
酸洗注意事项 铜、铝(压铸铝)、锌合金选用酸时应注 意不能使工件处理时变色,处理这些合金时, 氢氟酸要慎用
TA-H TA-CH TA-EH PA-H PA-CH
柠檬酸 冰醋酸 氨基磺酸 草酸 苹果酸
三、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
能使水的表面张力明显降低的溶质称为表面 活性物质。
表面活性通常含有亲水的极性基团和憎水的非极 性碳链或碳环有机化合物。亲水基团进入水中,憎水 基团企图离开水而指向空气,在界面定向排列。
适 当 酸 碱 性 介 质 或 助 剂 改 变 油 脂 状 态
耐高碱 表面活性剂
RQ-127系列 AR低泡系列
HR系列 HD系列 RF系列 RQ-139系列 RQ-229 RQ-321 RQ-1226系列 RQ-226系列
耐中强碱、低 碱表面活性齐
RQ-121/122 RQ-16/16R
HA系列 HF系列 RQ-222/223 RQ-225系列 AR-9/10 RQ-9/10 RQ-526/536 RQ-63/63L
中性助剂
络合助剂 分散性助剂 增稠/粘助剂 溶剂型助剂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碳酸钠 硅酸钠 磷酸三钠 偏硅酸钠 硼砂 焦磷酸钠 三聚磷酸钠 磷酸氢二钠 碳酸氢钠
元明粉 食盐 磷酸二氢钠、
柠檬酸三钠 EDTA 葡萄糖酸钠 氨三乙酸钠 PA PA-E PA-P TA TA-E TA-H TA-EH TA-P TA-CH
阳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
1.离子型 2.非离子型
阴离子型 两性型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RCOONa 羧酸盐
R-OSO3Na 硫酸酯盐 R-SO3Na 磺酸盐 R-OPO3Na2 磷酸酯盐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R-NH2·HCl 伯胺盐
CH3 | R-N-HCl | H
仲胺盐
CH3 | R-N-HCl | CH3
叔胺盐
临界胶束浓度。
这时溶液性质与理想性质发生偏离,在表面张力 对浓度绘制的曲线上会出现转折。继续增加活性剂浓 度,表面张力不再降低,而体相中的胶束不断增多、 增大。
MICELLE
四、表面活性剂作用
表面活性剂的用途极广,主要有几个方 面:
1.润湿作用
cosq s-g l-s l-g
只有浸湿功大于或等于零,液体才能浸湿固 体。在浸湿过程中,消失了单位面积的气、固表 面,产生了单位面积的液、固界面,所以浸湿功 等于该变化过程表面自由能变化值的负值。
Wi G ( ls g-s )
Wi 0能浸湿。
动物油 植物油 矿物油
五、常见的油脂油污
羊毛脂、牛油、猪油、鱼油 菜仔油、花生油、豆油、蓖麻油 汽油、煤油、柴油、矿物油、机油重油
5.洗涤作用
脱脂洗涤剂中通常要加入多种辅助成分,增加对 被清洗物体的润湿作用,又要有起泡、去污、清洁表 面不被再次污染等功能。
其中占主要成分的表面活 性剂的除油去污过程可用示意 图说明:
A.水的表面张力大,对油污润 湿性能差,不容易把油污洗掉。
A.水的表面张力大,对油污润湿性能差,不容易把油 污洗掉。
4.乳化作用
一种或几种液体以大于10-7m直径的液珠分散在另 一不相混溶的液体之中形成的粗分散体系称为乳状液。
要使它稳定存在必须加乳化剂。根据乳化剂结 构的不同可以形成以水为连续相的水包油乳状液 (O/W),或以油为连续相的油包水乳状液(W/O)。
有时为了破坏乳状液需加入另一种表面活性剂, 称为破乳剂,将乳状液中的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分开。 例如原油中需要加入破乳剂将油与水分开。
电解/超声波除 油、表面活性剂
RQ-622 RQ-623 RQ-625 RQ-139系列 RQ-1226系列 RQ-226系列
二、表面活性剂在脱脂除锈中的应用(2)
表面活性剂 常用助剂
高碱范围 25-35度
中碱范围 15-25度
低碱范围 5-15度
弱碱范围 0.5-5度
金属常见材料 耐碱性情况
高碱助剂 中碱助剂 低碱助剂
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改变接 触角的大小,从而达到所需的目的。
2.起泡作用
“泡”就是由液体薄膜包围着气体。有的表面 活性剂和水可以形成一定强度的薄膜,包围着空 气而形成泡沫,用于洗涤去油去污、浮游选矿、 泡沫灭火和等,这种活性剂称为起泡剂。
也有时要使用消泡剂,在喷淋清洗过程中泡 沫太多,有时要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降低薄膜 强度,消除气泡,防止泡沫溢出。但通常所加的 消泡剂只能暂时消泡,最好是选用具有自身抑泡 功能的低泡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物质的表面浓度大于本体浓度,增加单 位面积所需的功较纯水小。非极性成分愈大,表面活 性也愈大。
表面活性剂通常采用按化学结构来分类,分 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中又可分为 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型表面活性剂。阳离 子型和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不能混用,否则可 能会发生沉淀而失去活性作用。
混合 油
压延油、拉抻油、冲压油、润滑油、防锈油
动物油
植物油
混合 油
乳化剂、碱性助剂、加温
矿物油
乳化剂
7.润湿作用
润湿作用是指固体表面上的一种流体被另一流体取代 的过程。
也指固体表面上的气体被液体所取代,特别是指用水 或水溶液取代表面上气体的过程。
习惯上将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θ=90°时定义 为润湿与否的标准,θ>90°为不润湿,θ<90°则为润湿, 接触角θ越小,润湿性能越好。
也指固体表面上的气体被液体所取代,特别是指用水 或水溶液取代表面上气体的过程。
3.增溶作用
非极性有机物如苯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加入 油酸钠等表面活性剂后,苯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大 增加,这称为增溶作用。
增溶作用与普通的溶解概念是不同的,增溶 的苯不是均匀分散在水中,而是分散在油酸根分 子形成的胶束中。
经X射线衍射证实,增溶后各种胶束都有不同 程度的增大,而整个溶液的的依数性变化不大。
防腐缓蚀
无腐蚀 不变色 不溶胀
纺织织物
不变型
二、表面活性剂在脱脂除锈中的应用(1)
表面活性剂 脱脂的条件
可依据油污情况采用高、中、低碱 性介质以及酸性介质进行脱脂处理
活 性 剂 亲 油 基 与 油 污 有 良 好 的 键 引 力
活 性 剂 亲 水 基 与 水 有 良 好 的 相 溶 性
活 性 剂 与 助 剂 的 作 用 能 改 变 油 污 的 界 面 张 力
接触角的大小可以用实验 测量,也可以用公式计算:
cosq s-g l-s l-g
接触角的示意图:
临界胶束浓度简称CMC
表面活性剂在水中随着浓度增大,表面上聚集 的活性剂分子形成定向排列的紧密单分子层,多余的 分子在体相内部也三三两两的以憎水基互相靠拢,聚 集在一起形成胶束,这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
1.水包油乳状液,用O/W表示。内相为油,外
相为水,这种乳状液能用水稀释,如牛奶等。
2.油包水乳状液,用W/O表示。内相为水,外
相为油,如油井中喷出的原油。
乳状液转化:W/O---O/W 乳状液的破坏:使两相分离.
检验水包油 乳状液
加入水溶性染料 如亚甲基蓝,说 明水是连续相。
加入油溶性的 染料红色苏丹 Ⅲ,说明油是 不连续相。
R-CONH(C2H4O)nH 聚氧乙烯烷基酰胺
R-COOCH2(CHOH)3H 多元醇型
接触角
在气、液、固三相交界点,气-液与气-固界
面张力之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通常用q表示。
若接触角大于90°,说明液体不能润湿固体, 如汞在玻璃表面;
若接触角小于90°,液体能润湿固体,如水 在洁净的玻璃表面。
CH3 | R-N+-CH3Cl| CH3
季胺盐
两性表面活性剂
R-NHCH2-CH2COOH 氨基 酸型
CH3 | R-N+-CH2COO| CH3